航天界大事,「天問一號」今升空,意義重大

據新華網消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被髮射升空。2000多秒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往火星,執行火星科學探測任務。

此次探測任務意義重大,如果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首批登陸火星的國家之一。



天問一號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效果圖,火星車重約240千克。

圖片來源:截圖自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宣傳片

意義重大

此次任務的背景,是各國心照不宣的全球火星探索競賽:在2020年7月至8月是地球26個月一次的火星發射窗口,美國計劃在本週內將「毅力號」火星車送上天,阿聯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則於上週末在日本升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為民早先為火星探測任務的必要性作了解答,他說:「1、我們不能永遠躺在地球這個搖籃裡。要走出去,瞭解火星到底什麼樣,揭開宇宙和太陽系的奧秘;2、進行火星探測是國家科技實力的體現,也能帶動基礎科學及技術的進步;3、人類的好奇心和不斷探索的慾望使然」。

任務艱難,要求嚴苛

此次發射任務,選在了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承擔運載任務。選擇文昌發射場的原因之一在於其是中國四大航天發射場中緯度最低的一個,在此發射,所需的燃料量會少很多。而長征五號火箭則是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在中國目前的火箭家族中,也只有長征五號有能力承擔將天問一號送往火星探測的任務。

據悉,長征五號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研製,起飛質量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運載能力。憑藉長征五號,中國火箭送入了世界主流火箭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