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情史,和他的成功祕聞

1965年,15歲的張藝謀,在西安初識肖華時,他後來的戀人鞏俐,在這一年出生於瀋陽。


誰也不會想到,22年後,這個襁褓中的女孩,會用一紙情書,和騷動的文字,輕易撕扯開張藝謀的第一段婚姻。


一、


1965年,在父母的勸說下,14歲的肖華從北京轉學到西安。


入學後,肖華和張藝謀分到一個班裡。


因為兩人都愛畫畫,常常一起辦板報,所以關係很快親密起來。那時候他們已經互生情愫。



1968年,上山下鄉活動在全國宣傳開來。


在張藝謀的勸說下,肖華和他一同下鄉,去到陝西乾縣。


在那裡的三年,他們的關係,終於有了最後的突破。



張藝謀的衣服髒了,由肖華來洗;張藝謀的襪子破了,由肖華來補。在旁人看來,兩人儼然已是一對小夫妻的模樣。


在那黑呼呼的窯洞,兩人留下了他們的激情,留下了他們的日日夜夜。


1971年,在鄉下待了三年的兩人,被同時召回縣城,在廠子裡做起工人。


雖然兩人工作的廠子,相隔五十里。


但他們還是一個星期約會一次。那段時光,是他們彼此最珍惜對方的時候。



1972年,22歲的張藝謀愛上攝影。兩人一毛一毛地攢了兩年,買了一部“海鷗”牌照相機。


張藝謀對相機珍惜的要命。也用他拍下很多不錯的照片。


時光飛逝,很快到了1976年,恢復高考前夕。


陸陸續續的,開始有大學,到工廠裡招考。


張藝謀知道,他必須狠勁的抓住這次機會。


1977年,張藝謀一邊工作,一邊認真準備,他利用閒暇時間,千方百計地找書看。


同時,他找了很多硬紙板,把自己拍攝的作品,粘貼成冊,並將每一張的拍攝經過,寫成文字,附在上面。



1978年,張藝謀打聽到北京電影學院要招生。


於是,在那年5月,張藝謀利用一次去瀋陽出差的機會,把之前集成的冊子,帶到北京,找北電的招生老師們看。


幾個老師在看完張藝謀的作品後,都喜不自禁,欣賞的說:“從來沒有見過攝影基礎這麼好的考生!”


但是,一問張藝謀的年齡。


那幾個老師,齊刷刷的開始搖頭。


那一年,張藝謀已經28歲,攝影系最大年限是22歲,他超出六歲。



於是,張藝謀遺憾地回到西安。


看到落寞的張藝謀,肖華和他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場。


但肖華認為,絕不能放棄。


於是,肖華將這件事告訴自己的姐夫,畢竟姐夫在京城生活了很多年。


最終,姐夫利用自己的人脈,幫張藝謀搞定了這件事。


不久之後,北電攝影系破格錄取了張藝謀。


但當時的肖華,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張藝謀這隻她親手放飛的風箏,在不久後,會掙脫風箏線,飛到鞏俐的“高粱地”。


那一年,鞏俐13歲,還是濟南二中的一名學生,但因為歌舞優秀,常常在學校舞臺上大放異彩。


她和張藝謀相遇,還有9年時光。


二、


1978年,28歲的張藝謀,帶著對北影的新奇感,進入學校。


和他一同進校的,還有21歲的顧長衛,和26歲的陳凱歌。


不過,陳凱歌考的,是導演系。



在北影那四年,張藝謀,拼命的學。


因為,分到電影廠的老前輩告訴他,畢業以後,你基本上要有10到15年才能出頭。


張藝謀一算,等他出頭,得到40歲,那也太晚了。


更何況,他本來就是同學中比較年長的。


於是,他一邊學攝影,一邊還向導演系的同學借書看,從不敢耽擱一天。


陳凱歌后來說,在北影82屆153個同學中,有一點屬張藝謀最強,他心比天高。



1982年,北影畢業後,32歲的張藝謀,被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那一年,17歲的鞏俐正在緊張的準備高考。


而1歲的陳婷,還在無錫老家學走路。


1983年,33歲的張藝謀,已經在製片廠幹了一年,但依然只是劇組裡的攝影助理。


看看自己,再看看那些鬱郁不得志的老攝影師和老導演。張藝謀心急如焚,他不想就這樣把自己的一輩子毀了。


恰好,那段時間,廠領導為廠裡沒有像樣的導演而發愁。



於是,張藝謀回到廠裡,和幾個同學一起遊說廠領導。最後,成立了全國第一個青年攝製組,開始自己幹。


那一年,鞏俐第一次高考落榜,無奈之下,她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準備再次迎接高考。



1984年,張藝謀和幾個同學折騰出的電影《一個和八個》,在全國上映。


大學畢業不滿一年,就獨立拍片,這在當時的電影界是“史無前例”的。


通過這部作品,張藝謀的機會來了。


那一年,陳凱歌在看了《一個和八個》電影后,力邀張藝謀擔任電影《黃土地》的攝影。


《黃土地》上映後,張藝謀獲得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很多人覺得,張藝謀的鏡頭,簡直能化腐朽為神奇。



於是,1985年年底,西影廠長吳天明,找到張藝謀,讓他為電影《老井》掌鏡。


本來只是讓他搞攝影,但多看了張藝謀幾眼後,吳天明越來越覺得,張藝謀就是他要找的主角“孫旺泉”的樣子。


“外形像太行山的石頭,硬朗、結實、有稜有角,氣質深沉,質樸中有股陽勁”。



正好繞了一大圈,都沒選到合適的男主角。


吳天明乾脆一拍大腿,給了張藝謀500元片酬,由他出演了男主角。


攝影,張藝謀擅長,所以他不懼。但演電影他是第一次,絕不能搞砸咯。


開拍前,張藝謀一頭扎進太行山,在一戶農民家裡住下來。


每天挑水十幾擔,連打了兩個月的豬食,光著膀子背了兩個多月150斤的石板。


最後,手、背都被磨糙了皮。


為了《老井》,為了演好“孫旺泉”,張藝謀快搭上了半條命。


吳天明一看,成了。



果然,片子在上映後,張藝謀從“東京國際”“金雞”、“百花”,捧回三個影帝。


為此,剛從北影畢業的王志文,還調侃說,我們這些科班的,學了四五年表演課,有毛用?還不如一個張藝謀。


可王志文沒想到,這不是最牛逼的,張藝謀之後執導的《紅高粱》,直接震撼了全世界。


也是這一年,鞏俐成功考入中戲,距離他們在高粱地裡相遇的日子越來越近。


六、


1986年3月,莫言的《紅高粱》在《人民文學》發表,震撼文壇。


36歲的張藝謀,看完《紅高粱》,內心像被子彈擊中一樣。高密鄉荒野的氣息,男人女人的傳奇,讓多年來壓抑的張藝謀覺得,這種敢愛敢恨,肆意舞動的生命,才叫人。


他要找的,就是這樣的本子,他必須把它拍成電影。


於是,還在拍《老井》的張藝謀,從太行山片場,趕到北京,找到莫言。



張藝謀說,我要拍你的《紅高粱》。當時的張藝謀,內心打鼓,他生怕莫言拒絕。


可沒想到,談了不到半小時,莫言就答應了。


多年後,莫言說,當時,之所以答應,是因為看到張藝謀曬得黝黑的皮膚,就想到了生產隊的大隊長,覺得特別親切。



後來,改劇本時,莫言還對張藝謀說,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別說讓“我爺爺”和“我奶奶”在高粱地裡野合了,就是讓他倆在高粱地裡搞原子彈,我也支持你。


拿到版權後,張藝謀繼續回劇組拍片。因為拍片拼命的勁頭,在他說想拍《紅高粱》時,吳天明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後來,在開拍前,因為沒有合適的場景,吳天明又給了張藝謀4萬塊錢,種了100多畝的紅高粱。


三、


1987年夏天,《紅高粱》在高密開機。


37歲的張藝謀,終於和22歲的鞏俐相遇。



據說,在中戲選角時,眾多女孩子裡,張藝謀一眼就相中了鞏俐。當時,鞏俐穿了一身鬆鬆垮垮的衣服,外表清純,滿臉學生氣,完全沒有劇中“我奶奶”的潑辣。但張藝謀就是看上了她。


後來,把鞏俐帶回拍攝地高密時,莫言看了鞏俐還直搖頭,心想,完了,這電影要砸到她手裡了。


然而,不僅沒砸,還大火了。所以,從這一點講,不得不佩服張藝謀看人的眼光。



說實在的,《紅高粱》拍的,的確夠勁兒。無論是黃土坡上“顛轎”,還是高粱地裡“開炮”。都極大的渲染了生命的野性,以及民族的活力。現在看,依然熱血沸騰。


不難想象,作為導演的張藝謀,當時在片場,是多麼的心潮澎湃。


荒涼的“十八里坡”,孤獨的鏡頭後,張藝謀滿眼都是婀娜的鞏俐的身影。



漸漸的,他們日久生情。張藝謀後來講,在高密時,他們還沒什麼事,但到了寧夏,他們有過那麼幾次。


但時,就這幾次,讓張藝謀上癮咯。


1987年10月,《紅高粱》拍攝完成後,張藝謀回到家裡。


一個偶然,肖華髮現了鞏俐寫給張藝謀的信。信的內容,足以讓張藝謀渾身震顫,但卻讓肖華跌入深淵。


打頭一句便是:“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帶走了。”


讀到這,肖華已經懵了。



鞏俐在信中繼續說:“我想結婚,我希望能得到答覆,我期望上天賜給我幸福。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你賴在我懷裡的樣子可愛極了,我們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做不完的事,哈哈,你知道我們做不完的事,是指什麼嗎…”


據肖華後來講,鞏俐當時是有男友的,姓楊,是鞏俐的同學,這位楊同學甚至為此事打過鞏俐,甚至揚言,要來西安收拾張藝謀。


但無論是肖華,還是楊同學,都沒能阻止熱戀中的兩人。肖華說,那段時間的張藝謀,整日在家裡坐立不安。她知道,他是想去見鞏俐。


無奈,肖華只能和張藝謀離婚。


四、


1989年,張藝謀和鞏俐的感情,曝光於外界。


為避風頭,他們接下《古今大戰秦俑情》這部戲,去到香港。


沒想到,卻出了事。


拍戲時,一名司機疏忽大意,駕駛汽車直接衝向張藝謀。結果,張藝謀腿部骨折,住院治療。



當時,鞏俐已經與男友分手,所以對張藝謀進行了悉心的照料。


兩人的感情,在那個階段如膠似漆。



1990年10月,鞏俐在訪問中幸福的說,到了不想拍戲的時候,就待在家裡當家庭主婦,有情人終成眷屬嘛。那段時間,兩人出雙入對,留下很多珍貴的回憶,40歲的張藝謀在鞏俐身邊,調皮地像個孩子。



1992年,張藝謀還在長城上許下願望,一定要讓鞏俐,演一次武則天。


可沒想到,轉眼,兩人的關係,就出現了裂縫。


1993年,28歲的鞏俐,認為自己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據說,還專程去上海城隍廟算了一卦。算卦的告訴她,最好在30歲前就結婚。


於是,鞏俐馬上去徵求張藝謀的意見。


可沒想到,張藝謀眉頭一皺,說,結婚?我從來沒想過。


鞏俐一聽,當場就委屈得哭了。


從這之後,他們關係已不如從前。



一直到1995年1月,在拍完《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最後一個鏡頭後,張藝謀公開宣佈與鞏俐分手。


所有人都很吃驚,張藝謀不顧一切的拋棄肖華,為何最後沒有迎娶鞏俐。坊間傳言是,鞏俐和張藝謀的女兒關係處得不好。但只是傳言。


1996年2月,鞏俐和香港人黃和祥結婚。


那段時間,張藝謀陸續拍攝了《有話好好說》,《一個都不能少》等電影。



直到2000年前後,認識了現任妻子陳婷,當時張藝謀50歲,陳婷19歲,之後,陳婷陸續為張藝謀生下三個孩子。


兩人一直很低調,直到2013年“超生事件”爆出,兩人關係才浮出水面。


但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縱觀張藝謀的成長史,我們發現,雖然他的“感情劇本”有點狗血。


但不得不承認,他在電影事業上的付出,以及成就,是讓我們欽佩的。希望70歲的張藝謀,能再接再厲,產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關注@叫我小惡魔 頭條號,獲取更多八卦爆文。比如《王晶情史,和他與向家的瓜葛》《孫紅雷是如何打好一手爛牌的》《呂良偉情史,和出演黑道內幕》《周迅的漫漫情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