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乎想象的悲劇——大阪夏之陣,死者超兩萬,它是如何發生的?

作為天下統一的最後一步,德川家康決心消滅豐臣家,大阪夏之陣就是雙方最終決戰。戰場位於巨城大坂,就在大坂百姓的生活之地,20萬以上的德川軍隊湧入,在此發生了戰國最大的巷戰。

在這場巷戰中,無數百姓被捲入,死亡人數達2萬之巨。大阪夏之陣圖屏風明確記錄了大坂夏之陣時的暴行,訴說了亂世中百姓們的悲劇。本文將揭開這場悲劇的真相。

德川家康與豐臣家的首次對決,大阪冬之陣給百姓留下很深的對立情緒,為大坂夏之陣留下了隱患

慶長19年10月,德川家康下達了討伐豐臣家的命令,總計20萬的部隊向大阪開動。

在江戶開創幕府以來11年間,德川家康基本已將天下據為已有,唯一尚未得手的就是豐臣家所支配的大阪,攻下大坂,天下就名副其實地屬於德川家康了。

豐臣秀吉的兒子豐臣秀賴與其母澱夫人擺出迎戰的架勢,死去的豐臣秀吉傾其心血而築起的大阪城就是他們作戰的強大後盾。

澱夫人

當時大阪擁有30萬以上的人口,已發展成與京都、江戶齊名的日本最大規模的都市,其面積無論縱橫,都能容納得下三個地鐵車站。

在這個廣闊的城市裡,能夠容納眾多的士兵,食物、武器、彈藥。都市的周圍還築有長達8公里的壕溝和土城牆。

簡而言之,大阪是將堅固的城池和富饒的城下町融為一體,易守難攻的要塞都市。

豐臣家族的兵力只有3萬,比起德川大軍的20萬,就如螳臂擋車,因此豐臣家族徵集浪人和農民,作為臨時的僱傭兵來增強戰力。

豐臣家發起的農民動員,不限於大阪周邊,擴展到了近畿一帶。很快,當初只有3萬的豐臣部隊增加到10萬,已經足以和德川的部隊展開一戰。

大阪城

隨著戰鬥的趨勢日益增強,同一個村子的農民也分為敵我兩個陣營。位於大阪城以北5公里左右的中島地區就有一個典型的事例。

總右衛門是中島的一個村子裡有影響力的人物,他要求加入豐臣家族,並送出了發誓忠誠於豐臣家族的書信。可是不是所有的村人都願意追隨豐臣家,總右衛門的外甥——大郎左津門就集結了一部分支持德川的人,他們秘密制定反叛的計劃。

並向德川家康送出書信,信中解釋道他們當前不得已才追隨豐臣家族,表達了以後會追隨德川家康的意願。太郎左衛門認定新時代將以德川為中心,因而選擇了反叛之路。

德川家康

慶長19(1614)年1月19日,大阪冬之陣開戰,豐臣家族在有壕溝和土城牆保護下的城下町,配置了10萬人,總右衛門等中島地區的農民,也作為豐臣一員加入戰鬥。

大阪擁有堅固壕溝,防禦也得到加強,德川家康發動多次攻擊也進不了壕溝的內側。

而投靠德川家康的太郎左衛門,為了立功開始行動。太郎左衛門要求協助德川家康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正打算朝著大阪城北側行軍。

城的北側離本丸最近,是一個戰略要地,可是附近流過的河道成為天然的屏障,阻擋住了行軍去路,對附近地理很熟悉的太郎左衛門,製作了大阪城北部一帶的地圖獻給德川家康。

此外,還指出河道的淺灘給德川軍帶路。因此,德川家康的部隊能夠成功向城北側行軍。

接著,德川家康朝著大阪城發起攻擊,城內中島地區的農民也正躲在裡面,太郎左衛門等人也參與了向同村人發起的攻擊。

12月16日,一發炮彈直接擊中本丸澱夫人的居室附近,侍女數人瞬間死去,澱夫人十分害怕。終於,豐臣與德川之間舉行了休戰的談判。12月20日,和解達成。百姓捲入其中的大阪冬之陣結束了。

就在3天后,德川家康開始實施和解裡所提及的條件,那就是填埋大阪城的壕溝。至此,此前靠壕溝所保護的百姓生活之地,徹底暴露在敵人的面前,易守難攻的要塞都市大阪失去了最大的優勢。

在大坂冬之陣中,因為有壕溝保護,大坂城內的百姓沒有受到太多的傷害。可是中島地區的農村所發生的村人對立整件,並未隨著和解達成有所緩和。

比方說途中投靠德川家康的大郎左衛門就招致反對派的仇恨,遭到追殺。在百姓中間,這些深切的對立情緒持續了很久。這也是戰爭所具有的極端可怕的一面。

德川家康再次挑起戰爭,大坂夏之陣開始,百姓亦參與到戰爭之中

慶長19年12月,在大阪催生了新的戰爭火種。應該是豐臣家族自己填埋的二之丸、三之丸的壕溝,卻是德川的部隊開始填埋,豐臣家族抗議和約定的條件不一樣,又開始重建已經填埋掉的壕溝,德川家康將豐臣家族的此番工事,斷定為做戰鬥準備的叛逆行為。

第二年,慶長20(1615)年4月,德川家康再次發出對大阪城攻擊的命令。德川家康自己也離開駿府,向離大阪不遠的京都進發。

大部分壕溝被填埋的豐臣家族,開始了新的防衛作戰,他們計劃讓大坂南部的紀伊發生起義,讓起義的百姓們從背後威脅德川家康,再讓軍隊從大阪出擊,以形成夾擊之勢。

這樣一來,不止是大坂,周邊地區的百姓也捲入了戰爭之中。

阿菊出生在大坂附近的坂南市,她在這場戰爭中的悲劇在阪南市的周邊被代代傳誦了下來。在大坂夏之陣之前,20歲的阿菊嫁入鄰國紀伊的一戶土豪人家。

此時豐臣家族的使者到訪阿菊嫁過去的村子,使者號召發動反對德川的起義。紀伊此地早就對德川的惡政抱有強烈的反感,以阿菊丈夫為首的村人們,決定作為起義軍加入戰鬥。就這樣,新婚僅僅5天后,阿菊丈夫就奔赴戰場。

可是德川軍比預想的行動要快,這一消息也傳到留守的阿菊那裡,阿菊為了送去這個消息,攜帶密信前往大阪城。

她穿越險峻的山路向大阪前行,為了騙過德川的耳目,還剪掉長髮,裝扮成男人的樣子,可是阿菊還是沒有趕上。開始夾擊計劃的起義軍和豐臣的部隊,被預想行動更快的德川軍一一被擊破。

起義軍的犧牲人數超過400人,死者中也包括阿菊的丈夫。不久,攜帶密信的阿菊也被抓住了。德川家康憐憫豐紀尚輕的阿菊,說是可以繞她一命。

可是,阿菊不接受殺害丈夫的敵人的憐憫,最終被殺害了。阿菊的悲劇最終作為手毯歌被人所傳唱,至今還留在人們記憶之中。

德川軍攻陷大坂城,百姓無處可逃,遭遇極端的暴行

可是此後大阪夏之陣,帶去了更多記憶裡容納不下的悲劇。德川家康決定展開短期決戰。5月5日,德川家康離開京都向大阪進發,通常花3天才能到的路程,德川家康用了2天就到了。

5月7日,15萬5千的德川軍隊出現在大阪城南部5公里處,前來迎擊的豐臣家族只有5萬5千兵力,豐臣軍正後方就是壕溝已經被填乾的大阪城,城下的街鎮毫無遮擋地暴露在德川軍眼前。

面對德川迅速的行動,百姓們連逃離的時間都沒有。慶長20年5月7日正午時分,大阪夏之陣這場決戰的序幕揭開了。在大阪夏之陣圖屏風的右側,描繪了最大的激戰地,天王寺口附近的戰事。

德川家康佈陣於天王寺口附近,親自指揮,對陣的豐臣一方是名將真田幸村,幸村他們奮不顧身發起攻擊逼近德川家康的大本營,可終究寡不眾,漸漸地陷入困境,最終失敗了。

德川軍向著大阪城開始北上,大軍蜂擁至失去壕溝保護的城下町,攻入大阪城本丸。下午4時許,大阪城陷落。

就從此時開始,百姓們的悲劇開始了。大阪夏之陣圖屏風詳細繪下了當時慘烈的戰爭狀況。

大阪夏之陣圖

德川從南側圍攻過來,百姓們只能往北邊唯一的一條路逃跑,人們逃到了河邊上,可橋已經被豐臣家族燒燬,想要渡河逃離的人們只有跳入河中。

由於長時間下雨,河流的水位增長,人們被河水吞噬,河流漸漸地變得擁擠,而好不容易渡過河的人,等待他們的卻是端起鐵炮的德川軍。

此外,這場自從關原之戰以來,15年未有的大戰,成為了士兵們獲取好處的地方。士兵們瞄準逃離的人們,掠奪起來。有人行李被搶去,有人被剝得精光。

且士兵們爭相對女性施暴。當時,殺害百姓取其首級,謊稱是武士的首級來獲取賞賜的行為,被稱之為"假頭顱"。在這場戰爭中,很容易殺害的百姓被想獲取賞賜的士兵們所襲擊,成為"假頭顱"的犧牲品。

包括"假頭顱"在內,德川家康取下的首級達到了1萬數千。德川軍還默認了士兵們狩獵奴隸,包括年幼的孩子,活生生的人作為戰利品被擄去。根據記載,作為奴隸被擄去的大約有數千人。

而大阪夏之陣三個月後,幕府將年號改為寓意和平開始的"元和"。在巨大的犧牲過後,幕府高調宣佈戰亂已經結束,和平的時代已經到來。

結語:

福岡的大名黑田長政召集畫師畫下了大阪夏之陣圖屏風。通常的屏風基本上是描繪祖上的武將如何立下戰功的,而這個屏風,它的左半邊描繪的全是活生生的慘劇。

大名黑田長政儘量讓隨戰爭而生的慘烈狀況,作為史實保留下來。他懷有很強烈的自我告誡的想法,也懷著贖罪的心情才做出了這樣的行為。

在持續一百多年的戰國時代,各種各樣的慘烈的戰鬥不斷重複,每次戰爭過後,人們之間產生的怨恨都不斷地增加。在最後發生了這場此前從未有過的激烈巷戰,死者超過2萬人。

很多大名親眼見證了這場慘劇,知道了反抗德川家的大名最終是怎樣的命運,失去了反抗的意志。對於一般百姓而言,自然是希望不要再發生這樣的戰爭,能夠平靜的生活。

因此戰鬥的最後,德川將軍登上了權力的頂峰,實現了天下太平。此後,江戶時代二百餘年,成為歷史上沒有過的長時間的和平時期。這場最終戰鬥的悲劇成為了和平的基石。

參考文獻:《淺野御家之記》《甲陽軍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