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午飯3100萬!90後“幣圈賈躍亭”收割中老年的故事-掌眾金服

第一次知道孫宇晨大概是在接近10年前,那會他還在北大歷史系讀本科,後面去了《南方週末》實習。

當時的孫宇晨給蜜姐的感覺類似於年輕時代的“許知遠”。文藝、風度,才華溢得冒泡。他和許知遠一樣,是被上帝選中的人。

孫宇晨是誰?1990年生,美國常青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北京大學學士。波場TRON創始人。

波場TRON是什麼?是基於區塊鏈的開源去中心化內容娛樂協議。

最近孫再次大火了一把,因為他花費3100多萬人民幣,拿下了今年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


4日凌晨,孫宇晨個人微博公開了這條消息,同時公開的還有其“致社區的一封信”。

人生真的很神奇,有的人10年始終原地踏步,有的人遊走在風口,標籤都已經換了好幾撥。

比如孫宇晨,他10年前是想成為“韓寒”的,當然他也有這個潛力。這也就理解了他為啥選擇了北大歷史系,而不是金融相關專業。

他在北大是“異類”,走的是名仕路線。憂國憂民,指點江山,風光無限。但好景不長,他創辦的《新新青年》其中創刊號一篇文章被曝抄襲。“名仕”路線是走不下去了。


正如他幾年前某知名雜誌報道孫宇晨時寫的:一個小城少年,靠著對聲名的強烈渴望,完成了人生的一系列跳躍。他從不掩飾對成功(賺錢)的極大興趣。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銳波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馬雲創辦的湖畔大學首批學員中唯一90後學員……此後孫宇晨的人生軌跡基本和文學不沾邊了。

他成了“幣圈賈躍亭”。

賈躍亭擅長PPT,孫宇晨熱衷做PR。孫宇晨和他的波場幣一直飽受爭議的原因也在這,之前他甚至連技術團隊都沒有,只是不斷地做社交,PR……後面因為似乎因爭議太大,孫才拉了一個技術團隊支持。

這次天價買下巴菲特午餐,孫宇晨早在幾天前便開始營銷。

6月1日,疑似孫宇晨拍下了巴菲特的慈善晚宴的各種小道消息就開始瘋傳,其產品波場幣的價格近日也處於上漲態勢。

尤其6月4日凌晨孫宇晨微博宣佈後,價格有明顯拉昇。


在幣圈,通過知名人士站臺,獲得募資再通過多種利好消息拉昇幣價,莊家出貨的套路並不神秘。顯然孫宇晨非常熟悉類似套路。

加入湖畔大學後,他對外自稱“馬雲門徒”。在很多關於公司宣傳文章中,清華大學、監管人士等被拉出來為其宣傳背書的也不少見。

孫宇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說:我們這種初創公司,說白了還是太 low 嘛。只能靠老闆狂出臺,狂做 PR,才能吸引投資者注意,不然靠什麼跟大公司們拼?3個月沒動靜,就被幹死了。PR 在我們這兒就是跳動的心臟,時不時就得蹦躂一下,不蹦就死了。吃相是很難看,但是沒辦法。

或許正是這種“殺伐果斷”,讓孫宇晨能號稱一年內從三本水平逆襲到北大歷史系,美國歸來後又搞定了 IDG 的投資,成立銳波科技。

10年過後,從公開信息來看:許知遠是真文藝的,孫宇晨是真想成功(賺錢)的。敢說敢做,面對韭菜毫不動搖地花式收割,蜜姐實在佩服。

這樣來看,花3100萬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對孫來說也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正如他在“公開信”裡說的“我們的目標是告訴大家真正的投資是與遠見和執行力相關的。”

“這次與巴菲特共進午宴,將是一個謀求互相理解和成長的機會。為了增進對話並支持整個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社區,我將邀請數位區塊鏈業界領袖一道,前往紐約共赴午宴。”

巴菲特不看好比特幣、區塊鏈,曾多次公開diss。孫宇晨則試圖向股神解釋為什麼不要錯過區塊鏈,不要重蹈錯過谷歌、亞馬遜的錯誤。

但解不解釋得通又有啥關係呢?做一輪PR,拉個盤,割一波韭菜,午飯錢基本就回本了。投入產出比崗崗的!


就像電影“西紅柿首富”橋段裡演的,王多魚想快速花掉鉅款,花天價約見股神拉菲特吃午飯。

但這種行為並沒有讓王多魚更窮,反而他更有錢了。約見股神行為本身,讓更多韭菜盲目信任權威跟風操作。

目前來看,孫宇晨暫時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