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現實 印證未來——觀影《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立足於現實與非現實之間來表達某些東西,看似超越現實的東西,卻通過現實擁有的超能力得以實現;看似平淡無奇的現實生活,卻又處處與超越現實的自然力量聯繫起來。

《天氣之子》以天氣變化混亂的時代為背景,講述被命運操控的少年與少女,自己“選擇”生存方式的故事:高中生帆高離家出走前往東京,他將遇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少女天野陽菜——她通過祈禱便能令天氣變晴。

對於天氣這個話題,任何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深有體會。古代農業社會強調看天吃飯,就是講天氣對人類生活產生的影響。近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天氣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逐漸減小,但天氣仍然伴隨我們的身邊。

前段時間,日本遭受到颱風的襲擊,並且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可見,即使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程度的文明,但仍然不足以完全消除天氣對人類的影響。試著回想一下,我們每個人都有祈禱天氣的經歷,賣傘的人希望天天下雨,而要舉辦運動會的人則希望晴天。

《天氣之子》就是從這種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天氣為主題而展開的。電影中女主陽菜利用自己作為晴天女孩的力量,為那些期望晴天的人實現願望,乍看之下很超自然,但實際上這背後反映的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對天氣的小小心願。

從人類整體的角度來看是人類試圖改變天氣,讓天氣能夠為人類所用。但現實中,想要改變天氣並不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在電影之中,就多次說到了的天氣是自然的力量,如果要改變天氣,必須要付出代價。在電影結尾,陽菜最終被召回到天上。

《天氣之子》通過一個十分現實的主題——天氣,揭示了人類對天氣的矛盾心理。人類又想改變天氣,但又擔心遭到自然的報復。

在科學的時代,我們嘗試用各種手段來預測和改變天氣。儘管如此,但科學仍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而那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東西,我們就用“非現實”“超自然”來稱呼。既然科學的能力有限,人類就只能轉而求助於“超自然”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從整體上看,作為天氣之子的晴天女孩的力量本身就是非現實的。天氣之子擁有能夠改變局部天氣的力量,這種力量為許多人帶來了快樂。但是另一方面,天子之子的存在使得本來正常的天氣變得十分混亂,而天氣之子的最終宿命也是要回到天上。

另一處“非現實”的地方在於,帆高在得知陽菜的命運之後,選擇了與現實抗爭。用一己之力將陽菜硬是從天上拉了下來。使得原本正常的天氣又再度變得異常,其結果就是東京連續降雨3年。這也是這個電影廣為詬病的一個地方。

有人說,除了看到男主的自私之外就看不到別的東西了。帆高的這個舉動也是超出了我的預料,為了實現自己的愛情,犧牲了東京人民看到了晴天的可能性。但是,我認為,正是這種出乎意料的劇情,使得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融合更加深入,而且主題也更加突出。帆高反抗警察,不惜一切代價要到陽菜身邊,反映出來的是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強烈對抗。在電影最後也有為帆高行為正當化的努力,儘管這個努力不是很成功。但最終,通過這種超現實的力量所實現的愛情,也是要付出代價。

天氣之子,顧名思義就是與天氣有關的故事。這個電影名字不叫晴天女孩而叫天氣之子,是因為帆高和陽菜二人都是天氣之子。前者的力量,體現於通過自己的力量打破了人與天之間的界限;而後者的力量,在於局部地控制天氣。

天子之子,背後反映出來的內涵,和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與當代環境保護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有一定的聯繫,而這些是通過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衝突融合所表現出來的。

東京連續的大雨,是代表著非現實的天氣之子力量的一個體現,陽菜實現人們的晴天願望則是非現實力量的一次展現,此時現實都處於深層。但是當陽菜力量使用過度,到被帆高拯救陽菜這段期間,那些對主角們的不信任或者裝作不信任體現的是現實的壓倒了非現實。

最後,帆高通過非現實的力量拯救了陽菜,但有得必有失,最終的結果既是happy ending,也是bad ending,也許這就是現實與非現實的最終融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