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下:充電寶和單車的結局是否相同呢

一、我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發展歷程

在共享經濟如火如荼發展的背景下,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 享雨傘等共享經濟的新形態在中國市場上不斷湧現。共享充電寶作為 一個新興的產業,受到許多企業的青睞。如今消費者對手機或平板電 腦等便攜類電子產品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充電寶正是這種需求下的 衍伸產品,有效解決了這類產品電池續航能力不足的缺陷。而且,相 對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的投入、運營、維修成本都比較低,投資 者資本回收率較高,因此,共享充電寶市場備受投資方和生產企業 的關注,自2014年首次與消費者見面之後,近幾年來發展非常迅速。 我國第一家生產充電寶的企業是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電科技”)。它在2014年8月首次提出了“充電寶租賃”的共享 模式,主要針對人們日常出行時經常遇到的手機電量不足問題,提供 有效解決方案。來電科技在創始人袁冰松的帶領下,其科研團隊不斷 地進行產品開發和硬件測試,2014年10月,推出了世界上首臺共享充 電機櫃,並配有專用的共享充電寶產品。次年2月,來電科技向國家 知識產權局提交了專利申請,也成為該行業中最早申請專利的企業。 截至2017年9月,來電科技已申請了85項專利,這為來電科技奠定了 行業發展的基礎,其專利數量遠多於同行業其它企業。在來電科技試水成功之後,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進入到共享充電寶 市場當中。2015年11月,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街電科技”)成立,主營“Anker街電”城市移動電源租借服務。街電科技強調“街電”的核心賣點,將充電箱設備放置在主要的街邊店鋪或者大 型商場的商家中,這一方式打破了傳統的“守充”租借服務模式,根 據用戶需求實現隨時隨身隨充服務。2016年11月,北京伊電園網絡科 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電科技”)成立,其創始團隊成員均來自阿 裡巴巴、富士康等知名公司,他們有著一流的科技研發和創新開發能 力。小電科技成立後,短短時間內完成3次融資,而投資方都“身價 不菲”,騰訊、紅杉資本都身在其中,短時間內迅速發力,2017年第 四季度持續領跑,成為該行業的後起之秀。

來電、街電、小電形成了共享充電寶市場“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是也沒有阻擋其它企業的躍躍欲試。2016年年底開始,湧現了許多 新的共享充電寶企業,例如以“機櫃室共享充電寶”為主要產品的友 電科技、雲充吧、雲租電;以“固定場景的充電箱式共享充電寶”為 主要產品的河馬充電、充充科技、小斑充電;以“小場景下的桌面式 共享充電寶”為主要產品的HI電、魔寶電源、滴滴充電。

隨著越來越多以“某電”、“某充”為名的企業進入該行業, 共享充電寶行業也迎來了與共享單車類似的“百電大戰”、“三國 殺”。2016年年末,共享充電寶被推到了共享經濟的風口,融資大 戰、專利大戰不斷升級。2016年7月來電科技以侵犯其3件實用新型專 利權為由將雲充吧告上法庭,歷經一年的爭論,2017年7月以來電科 技勝訴告一段落。2017年10月,共享充電寶“樂電LeDian”停止運營,回收所有的共享充電寶設備,撤出市場。同樣遭遇滑鐵盧的還有 Hi電,因自身技術短缺陷入資金斷裂造血難的困境。共享充電寶行業 正在面臨著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洗牌。


二、我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市場競爭態勢

(一)運營模式

從目前我國共享充電寶企業的運營模式來看,主要分為移動模式 和固定模式兩種。其中,移動模式的主要代表廠商是來電科技和街電 科技,其主要特點是租賃櫃固定,但是一個租賃櫃中可放置十多個可 攜帶的實體充電寶,使用很方便,但是需要押金,多用於機場、火車 站、景點等人流較大的場所或者餐廳、酒吧等小場所。另外一種運營 模式是固定模式,主要代表廠商是小電科技,這類模式的主要特點是 實體充電,即機端連線充電,無法帶走充電寶,這種方式使用和維護 成本低,而且無需押金,但是主要以桌面充電形式分佈於小場所,使 用場景比較受限。

(二)市場佔有率

從整體市場佔有率上看,2016年以來,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發展迅 猛,很大的衝擊了傳統的充電寶行業,至今已有約0.34億用戶在使用共享充電寶,而隨著投資方資本的不斷注入,共享充電寶的用戶基數 也大幅擴大。2017年智能手機用戶使用傳統充電寶的比例比2016年下降了20%,而使用共享充電寶的智能手機用戶上漲了11%。共享充電 寶的發展勢頭迅猛。

從品牌佔有率上看,迄今為止,中國共享充電寶市場相繼湧出數 十家廠商,但是綜合實力排名第一梯隊的仍是最早的三家企業:來電 科技、小電科技、街電科技。根據艾媒網2017年發佈的“2017中國共享充電寶品牌影響力排行”上看,來電科技以7.8的影響力指數排名第一,小電科技相差0.6排在第二位,街電科技影響力指數為6.8,排名第三。但是,從市場份額和網絡搜索關注度上看,2017年以來,街 電的市場份額和搜索關注度一路走高,而來電科技、小電科技的市場 份額都在下滑。街電關鍵詞的整體搜索指數始終和共享充電寶保持一 致,比來電的整體搜索關注度高出2倍以上。雖然前期有資本光環籠 罩,但經過兩年多的運營,共享充電寶行業第一梯隊的較量已開始差 距顯現。

除了第一梯隊的三家企業之外,河馬充電和小班充電發展迅速, 已佔據第二梯隊的領先地位。河馬充電的品牌影響力為6.6,與第一梯隊的小電科技差距不斷縮小,小班充電緊隨其後,品牌影響力為 6.4。除此之外,還有一家企業表現值得一提,就是怪獸充電。怪獸充電憑藉其自身強大的運營及團隊實力,成為市場的重要力量,其創 始團隊來自美團、優步、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獲得了小米科技 等投資機構的天使融資,其產品特色是使用藍牙+2G的雙重通訊,提高了用戶的體驗。怪獸充電發展非常迅速,2017年的品牌影響力排行中,以5.5的影響力排在小班充電之後,是未來市場上的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品牌。

共享充電寶市場發展至今,已有不少廠商通過自身的運營打造, 在市場上建立了競爭優勢。但目前各梯隊實力差距仍然較小,且共享 充電寶市場新品牌頻出,市場並不穩定,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 展開,各梯隊廠商位置或將出現頻繁互換。

(三)融資情況

自2014年來電科技首次開始融資之後,在共享充電寶市場中一直 融資不斷,進入的資本方也越來越多。其中街電科技、來電科技、小 電科技先後完成A輪融資,在行業中佔據絕對優勢,其他共享充電寶 廠商紛紛完成天使輪融資。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廠商成立,融資規模也 越來越大,僅在2017年4月,就相繼完成共計10次的融資。同時,融 資方也越來越知名,令人較為關注的騰訊、阿里、聚美優品紛紛入局 充電寶市場。2017年4月,騰訊成為小電科技戰略投資方,陳歐則作 為街電的主要投資方,阿里螞蟻金服和來電科技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 服務,與街電科技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關係。融資的規模和投資方的強 大,說明越來越多投資者看中了共享充電寶這個市場,試圖從中分一 杯羹。隨著融資的不斷升級,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共享充電寶市場的 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四)盈利模式

總結目前我國共享充電寶市場的盈利模式,可以概括為租賃費 用、押金、廣告收入、周邊產品售賣等類別(參見表2-1)。雖然運營商們各有所側重,但是多數企業是多種盈利模式並用。這種盈利模式 與共享單車的模式非常類似,相對來說比較單一,這也正是許多市場 評論家對共享充電寶市場不太看好的原因所在。目前共享充電寶廠商 致力於擴大市場規模,多推出規定小時免費、支付寶免租金、紅包打 折等促銷活動,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要想在未來實現盈利,各大廠商 仍需探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

(五)主要競爭戰略

隨著大量共享充電寶廠商的湧現,越來越多的品牌可供消費者選 擇,市場中品牌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從目前情況來看,共享充電寶 市場的產品差異化不大,缺少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競爭戰略比較單一。

目前我國共享充電寶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各廠商的競爭方式也 比較粗放,更多的使用高密度的宣傳、大範圍的增加櫃機、免收租金 的優惠、一定時間內使用免費的競爭戰略。這種戰略在行業發展初期 是適用的,對於新入局共享充電寶行業的企業來說,爭取用戶量是關 鍵所在,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高覆蓋密度的櫃機佈局是必須的。這 些都需要龐大的資金做支撐,隨著競爭的加劇,一些企業會資金不足 增長乏力,APP安裝量降低,慢慢的走向萎縮和消亡。最終一些規模 不濟的企業會慢慢退市,或進入非重點市場,最終形成幾足鼎力的競 爭態勢。

在共享充電寶市場中,充電寶、充電櫃等硬件設施的前期投資成 本較大。而固定場景下固定共享的服務模式,一方面相比於其他兩種 模式成本較低,另一方面充電寶損壞破壞風險較低。

另外,在共享支付寶行業的競爭中,品牌聯合的特點比較明顯。 不少企業在進行品牌宣傳時運用聯合營銷和綁定營銷等營銷推廣手 段。例如,街電科技和聚美合作,怪獸充電宣佈與支付寶達成戰略合 作,來電科技與電池領導品牌飛毛腿進行戰略合作。這些合作宣傳有 效的提高了共享充電寶品牌的知名度。

三、我國共享充電寶行業面臨的挑戰

(一)行業競爭格局動盪

從2014年第一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問世,到2017年10月,第一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出局,短短3年的時間,共享充電寶行業在出現爆發式 的繁榮之後,已經開始遭遇行業的第一次寒流。目前的行業競爭仍然 是以資本競爭為主,越來越多的湧入者使得行業用戶分散,價格戰加 劇,行業生態結構非常不穩定,雖然成立較早的企業在技術和市場上 佔有一定的先機,但是競爭優勢並不明顯,行業競爭格局仍處於動盪 狀態,未來也許還會出現大規模的行業洗牌。

(二)供應鏈中話語權較弱

正如前文所述,共享充電寶行業中注重技術研發的企業是鳳毛 麟角。多數企業更多的是依賴上游的電池供應商和下游的商戶渠道生 存。但是,從上游的電池供應商來看,共享充電寶企業如果沒有核心 專利或技術,也就意味著在產品質量、數量、技術創新等方面要大量 的依賴上游電池供應商,對供應鏈能力的把控是比較弱的;從下游的 商戶渠道來看,該行業激烈的競爭導致了訂單不斷分流,價格戰頻發 也給了商戶更多的選擇,行業競爭的話語權越來越多的遞到商戶手 裡。如果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共享充電寶企業必須提高供應鏈中的話 語權。

(三)盈利模式單一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盈利模式是 比較單一的,雖然有租賃費用、押金、廣告收入、周邊產品售賣四種 盈利方式,但是更多的企業還是將盈利期望放在了廣告收入上。目前 的共享充電寶使用率並不高,如小電科技、街電科技投放的充電箱擁有6-12個充電寶,但日均使用頻率不到0.2。這種低使用率造成租賃費用很低,對於高資本投入的共享充電寶企業來說不亞於杯水車薪。 而在押金方面,共享充電寶對於押金的留存率也不高,用戶隨用隨 存,用完就取,還有許多商戶對於充電寶的押金更是收取現金,押金 在賬戶的存留時間很短。在廣告收入方面,雖然是多數共享充電寶企 業的盈利重點,但是目前處於行業發展初期,許多廣告商也在持幣觀 望,目前的收入潛力並不確定。而對於周邊產品的售賣,多數共享充 電寶的使用用戶只是為了解決臨時的燃眉之急,並沒有購買數據線或 其他相關產品的意願。因此,共享充電寶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必須 考慮豐富盈利模式。

(四)使用安全存在隱患

央視“3.15”晚會曾經曝光過公共充電設備可能存在信息安全性,容易被黑客攻擊,盜取用戶個人信息。雖然桌面共享充電寶相對 比較安全,因為位置固定,容易追溯來源和保證安全,但是便攜性不 強。便攜充電寶因為使用的人和地點都在流動,很難保證充電寶的信 息安全,如果被黑客借走後進行技術設置,那麼後面使用的顧客信息 很可能就被輕易竊取,目前的共享充電寶企業還不能完全解決這一難 題。隨著人們對個人信息安全的越來越關注,共享充電寶的信息安全 問題會嚴重影響人們的使用意願。

(五)消費者使用意願仍待開發

從我國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使用習慣來看,70%以上的用戶仍然習 慣於使用插座電源充電,隨身攜帶充電寶的用戶比例並不高,因此, 出現臨時充電需求的可能性較高,從表面上,這對於共享充電寶企業 來說是個機會。但是,出現臨時充電需求的多數是手機使用頻率較高 的用戶,而這些用戶通常會隨身攜帶充電寶備用,也就是說,30%的 攜帶充電寶用戶也正是共享充電寶應該重點開發的潛在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