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豪華的"聖境":投資40億,木雕紅木藝術令人震撼!

泱泱五千年,華夏文明博大精深,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明體,承載了太多故事、思想、觀念和情懷。


在這其中,有一宗思想浩瀚似海,深刻地影響了2500年的中華大地,那就是孔子文化。


山東曲阜尼山是聖人孔子的出生地,是比肩耶路撒冷、麥加、雅典的儒家聖城。

如今一座投資40個億,以“明禮生活方式”為主題,集文化體驗、修學啟智、生態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複合性文化載體“尼山聖境”在此落成,成了世界級人文旅遊目的地。

景區中,除了標誌性的孔子像,就得數這座呈現新東方古典美學風格的大學堂。

它彙集了中華傳統文化之大成、中華傳統藝術之大觀、中華民族當代文化成就之大器,它是統領尼山聖境文化空間的制高點。


大學堂是以《四書》中的《大學》來命名的。這裡彙集了東陽木雕、景德鎮陶瓷、蘇州刺繡、揚州漆器、山西泥塑等一批現今國內頂級的工藝,打造了包括迎賓大廳、臺階大廳、七十二賢廊、禮廳、義廳、仁廳、智廳、信廳、禮樂堂等的文化空間。

毫無懸念,這裡的木雕依然是由東陽木雕領軍人物---中國木雕界泰斗、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木雕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設計並主持製作。


事實上,木雕紅木藝術在尼山聖境是以一種令人震撼的氣場勝出。

走進尼山大學堂正門就是集賢廳。


走進集賢廳,碩大的裝飾性木結構樑架質樸溫厚,甬道兩旁是6座木雕框架鑲嵌尼山六景刺繡屏心的落地屏風。


逐漸抬升的石階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屋頂,東陽木雕製作的紅木“麟鳳呈祥”藻井光華耀目,令門廳滿堂生輝。

這座全木結構的藻井原型是北京隆福寺毗盧殿藻井。


北京隆福寺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為皇家敕建,雍正元年(1723年)大修,1976年拆除,不過毗盧殿明間的藻井得以保存。


藻井由小木作和木雕將四邊形、八邊形、菱形和圓形組合在一起,中間井芯為整木雕刻的蟠龍,在多邊形組合形成的小三角形、菱形裡面雕有龍鳳,龍為行龍,鳳為站立狀和飛翔狀兩種。

尼山大學堂內的“麟鳳呈祥”藻井形制大大超過前者:其邊長為12米,通高3.2米。整座藻井由最底層的八角形開始,逐層向上收縮,由兩個正方形交錯分割出三角形、菱形以及八角形等,最後以圓形的井芯收鎖。井芯直徑為2.7米,高浮雕站立的麒麟和飛翔的鳳凰,雕刻厚度達0.6米。


有別於隆福寺藻井之處在於,“麟鳳呈祥”藻井除了用168個斗栱支撐,還用了64個牛腿加固並美化。“這座藻井的體量太大,加上全部用紅木製作,自重較大,所以需要用牛腿支撐。”


陸光正說,“麟鳳呈祥”藻井在傳統基礎上有所創新,是尼山大學堂技術含量最大的木裝飾。


為什麼採用“麟鳳呈祥”的紋樣?陸光正認為這是基於尼山特殊的文化地位:“相傳孔子的母親顏徽在嫁入孔家時,丈夫已77歲,顏氏擔心無法生育,故而到尼丘求子並如願以償。所以,鳳凰是向孔母顏徽致敬,麒麟指的就是孔子。”


因此,整座藻井每片花板都雕刻同樣的“麟鳳呈祥”紋樣,在有規律的重複中體現瑰麗的視覺藝術效果,強化人們對尼山的文化認同。

集賢廳是入口大廳,也是進入大學堂後第一個室內空間。在功能上,起到遊客服務中心的作用,人們在這裡集合匯聚,抬頭便是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由八十一級臺階組成,臺階寬13.5米,兩側設立長明燭燈和竹簡牆,代表孔子高舉生命之道,弘揚心性仁學,麗如日月,朗照百代。

從大學之道開始正式開啟“登堂入室”的求學之旅。“登堂入室”出自《論語》比喻學問由淺入深。


經過八十一級臺階的攀登後,到達位於第二層的“七十二賢廊”。

七十二賢廊,是大學堂最重要的文化空間之一。這裡共有30個神龕和七十二賢的塑像,背景都為山水畫。


孔子有三千弟子,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這裡講述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穿過七十二賢廳,接下來就是大學堂的5大核心空間空間部分:仁廳、義廳、禮廳、智廳和信廳,對應孔子倡導的“仁、義、禮、智、信”儒家文化。


五個廳堂用五種不同的方式講述孔子的思想,其中“仁廳”居中,“義、禮、智、信”四個廳圍繞在仁廳四周。

仁廳是大學堂中面積最大的空間,也是大學堂的核心區域。


這是一個面積達到三千平米巨形的“課堂”,空間感受設計成為一個儒文化的圖書館:四周高大的書架一直延伸到屋頂,放滿了儒家經典的古籍,中央是一列列的書案,可容納上千人聚於一堂聽課、抄經典、舉行儀式。


20根9米多高的立柱支撐起了這座超大空間。這些四方形柱子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高達6.3米,雕刻以松竹為主題的圖案,全部由陸光正手繪設計;下部為2.7米,雕刻詠松竹的詩詞。

“竹,取簡編之義,與藏書及書架切合。”陸光正引用《史記·孔子世家》解釋,“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中,我於易則彬彬矣’。”


韋編就是用牛皮牽固竹簡。而與竹子相伴的松柏圖案,取“志士仁人”的象徵,與仁廳的主題符合。“這些圖案中有不少是松竹合用,寓意懷仁仁德,在《禮記·禮器》中有相關典故。”

仁廳的整個內部裝飾是按照中華傳統文化的元素,結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請當今最高等級的工匠傾力打造,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中華文化的一座殿堂。薦讀-->古法純生漆再現紅木市場!

義廳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指“人”作為。在仁廳的兩側有四個門,分別通向義、禮、智、信四廳。這是義廳,整體以白色為主色調。

禮廳

義、禮、智、信四廳所處方位也是非常的有講究,是根據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所融入的五行和方位來排列。

智廳

信廳

這裡的每個廳無論是風格、造型、顏色都截然不同,每當你走進一個廳時,你彷彿走進了另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