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戀愛乃至婚姻中的8條殘酷規律

1. 一見鍾情真的看臉。 人與人之間的最直接的相互吸引,大多來源於外貌。人們對於外表好看的人總有一種“外貌吸引力刻板印 象”(physical-attractiveness stereotype),不論是在職場、朋友、Pao友、還是婚姻中。更重要的 是,“看臉”並不是後天習得的,而是先天形成的。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在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對那 些成年人眼中的姣好面容就表現得更加有興趣(Gosline,2004)。

2. 世界上並不存在所謂的“對的人”。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一直沒有談戀愛是因為我還在等那個對的人。” 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個與你完 美契合的“對的人”嗎?答案是否定的。 完美契合是不存在的。比如,即便兩個價值觀上大體相似的人,雙方仍然也會在具體事件上的看法不一, 世界上不會真的存在“我總是什麼也不必說,ta就什麼都懂了”或是“無論我們談論什麼,ta的想法總是 與我一致”。 不僅如此,雙方契不契合很可能是一種流動的狀態。隨著個體成長及環境變化,雙方在價值觀、個性等方 面都可能發生改變,這就可能使得某些一開始契合的東西變得不契合,而那些一開始不契合的東西變得契 合。當然,也正是這種流動性,使我們有可能與一個不完全契合的人,通過磨合而逐漸變得更加契合 。

3. 大腦告訴我們,“愛情”與“性慾”可以是完全分開的 神經科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性衝動與愛意會調動大腦的不同區域,簡單來說,被性慾衝昏的大腦狀態(後 腦島)與被毒品控制的大腦十分相似,而表達愛意時,被調動起來的大腦區域則是引起你憤怒等情緒的區 域(前腦島)(Cacioppo,2013)。所以,一個人可能真的存在“只想睡你,並不愛你”的情況。

4.“不來電”是培養不出愛情的 很多人會為了維持一段穩定的關係而忽略“不來電”這種生理吸引的缺乏。他們會說“慢慢的感覺會培養 出來的。”不,不會的。不要指望慢慢培養感覺,“感覺”這個東西,在關係的早期就能非常容易地被注 意到的。一個擁抱,牽一下手,甚至只是聞到對方的氣味,就會顯然感受到。你根本不需要去“思索”自 己對一個人有沒有感覺。雖然有化學反應不一定就是真愛,但如果沒有化學反應的感覺,愛情顯然也並不 存在。

5. 即使是非常相愛的兩個人,也在相處中有無數次想要掐死對方的衝動。 愛情並不是持續穩定的狀態,而是一個個不連續的瞬間。 當我們說出“我會永遠愛你,以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像現在這樣愛你”這樣的話,真的只是我們的美好幻 想。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某種程度來說,所有的愛都是不連續的,斷開的,即便是最相愛的情侶,也會 有“想要掐死對方的時刻”。所以,當你偶爾對伴侶感到厭惡,或是感到了伴侶對 自己的冷漠,也不用對這段關係完全失去信心或是覺得“這就不是愛情了”,畢竟,愛的感受發生在一個 個瞬間裡,也就意味著它有可能在另一些微小的瞬間中被磨滅。

6. 凡是令你虛弱的,都不是真正的愛情。 愛情的面孔有很多種,從來就沒有通用的判定方式,但是有一種感情一定不是愛情。真的愛情和其他好的 關係一樣,應該是一種增強力量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削弱力量的過程。而有時,在一段令自己感到虛弱的 關係裡待得太久,一個人甚至會忘記自己有離開的力量。

7. 所謂的“唯有你是我的精神友伴”可能只不過是你被“備胎”了。 很多備胎,真的都不知道自己“被備胎”了。一個典型的“備胎跡象”就是,你的這位“精神戀人”,ta 有現實中的伴侶,你們可能沒親過吻、沒牽過手,或沒上過床,但是一起看電影、坐在公園長凳上聊家 庭、侃讀書、談人生。雖然你知道對方有戀人,但你深信自己(而不是ta的男/女朋友),才是與對方有精 神交流的人,並感覺對方也是如此認為。 事實是,這種情況下你要額外警惕,你是不是被備胎了。畢竟,研究證明,備胎的數量在單身者與非單身 者之間,並沒有顯著的不同。

8. 親密與慾望是一對天生的敵人——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心理學家說,親密是來自“having”的狀態,而慾望是來自“wanting”的狀態。更詩意地說,親密是一 種“at home”的感覺,而慾望則指向某個未知的彼岸(somewhere unknown)(Perel, 2006)。一方 面,想要維持長久的關係,最不能缺乏的就是安全感和確定感,而另一方面,慾望則是一種和神秘未知相 關的體驗。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承認的事實或許是,你們從未真正“擁有”過對方,放棄那些對安全和穩定的幻 想。 雖然現實往往“扎心”,但還是願你們都能被這個殘酷的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