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結婚後才發現媽說得都是真理?

有些人有些事,不經歷過 ,你永遠無法真正理解。

我媽是個農村婦女,我是個大學生。

結婚前,我一度各種不認同她,覺得她俗、LOW、短視。

可是結婚後,我覺得她簡直就是個哲學家!

結婚前,我媽的要求就是對方各種物質條件要好,條件通過的才會讓我去相親。

我當時就特別嫌棄她“拜金”,那時候的我認為,婚姻裡面感情才是最重要的,我必須得找到一個我喜歡的。有情飲水飽,物質條件那都不是什麼事兒。

最後如願以償,我嫁給了一個沒有什麼家庭背景、也沒有什麼物質積澱的老公,現在悔得腸子都青了。

沒有豐厚的物質條件,談什麼情感,談什麼愛情。兩個人每天為了工作,為了養孩子,忙的連溝通的時間都快沒有了。

沒有錢的時候你就只能拿時間去換錢,而愛情需要有充足的時間和金錢。

​結婚前,我媽要求我現在的老公給買房,要高彩禮,要買各種的衣服和首飾。

我那時候覺得我媽事兒特多,又不是賣閨女要求那麼多幹嘛?我們是真愛。

結婚以後,我發現我媽實在是太明智了。雖然她沒有讀過經濟學,但是她卻明白沉沒成本效應。

男方付出的越多,他就會對你越珍惜,什麼都不要的,那是傻子。

如果我有閨女,她出嫁的時候我也會各種要求,沒房子堅決不準結婚,彩禮要到男方不能承擔為止,衣服首飾都挑最好的買。

我女兒出嫁,肯定要做世界上最風光最美麗的新娘。

結婚前我媽總愛嘮叨我爸。因為我爸沒事兒喜歡看小說,一看就是半天,然後我媽就會在旁邊各種叨叨指使我爸去做各種事。

我那時候就說我媽,你讓我爸歇會兒唄,人家看會兒小說怎麼啦?

後來我結婚生了孩子之後,深刻的理解了“父愛如山”的真正含義:

無論你在旁邊多麼手忙腳亂,多麼焦頭爛額,忙得多麼不可開交,他都視而不見、無動於衷,幫不上什麼忙。

那時候,簡直恨死自己的老公了。

現在回孃家,我就幫著我媽說我爸:“你為什麼不幫忙分擔點家務?”

結婚前特瞧不慣我媽,為了省幾塊錢,有時候能多跑兩條街,為了買一件衣服貨比十家。

那時候我就批評我媽:你這得浪費多少時間啊,至於嗎?能差多少錢呀?

然後懷孕的時候我辭了工作,在家裡專心養胎。這時候我開始斤斤計較,花每一分錢都算計,腦子裡有一個小算盤,啪啪啪的不停的打。

女人不掙錢了,就會不惜拿時間去換錢,最後變得格局很小。

那時候我深刻理解了我媽,畢竟我只有一個孩子,就已經天天上愁養不起,她可是養了我們姊妹三個。

所以孩子稍微大一點之後,我趕緊出來找工作就業了。

結婚前我喜歡各種買買買,東西不好用了、舊了,果斷扔掉換新的。

而我媽呢,一件東西她總是喜歡用很長時間,只有最後徹底不能用了,才會換新的。

我們家現在的落地扇和我同歲,已經30出頭了。我們家的炒菜鍋,我媽用了得最少有十年了。

有時候我就叨叨說你換個新的吧,這個不好用了。她總是笑笑說湊合著用唄。

結婚以後,一方面由於財政比較緊張,另一方面觀念也發生了改變:我發現惜物其實也是一種人生境界,是一種很優容的英倫情懷。

人這一輩子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東西,也不需要買那麼多東西。

小的時候,爸媽經常吵架,又是哭鬧又是冷戰,搞得我們三個孩子都有心理陰影。

等我到20歲出頭的時候,有一次我媽抱怨我爸,我就直接說要不你們就離婚得了,反正你們彼此都看不順眼,為什麼不分開呢?

我媽沉默了,跟我爸過到了現在。

結婚以後,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發現,愛情可能會消退,可是親情永遠都不會。

旁人永遠都無法理解,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庭放棄多少、付出多少。

感謝我的母親一直委曲求全,把我們三個撫養長大,讓我們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有正常的生活。

我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老太太,有點斤斤計較,有點小算計,有點虛榮,有點嘮叨,有點摳門,沒有大格局,沒有讀過多少書,沒有出過遠門。

但是她有一種本能的生存智慧,把自己全部的時間精力都給了孩子。

我愛她。

-END-

看完點贊,腰纏萬貫

今日話題:有沒有那樣的時刻,你忽然發現自己媽說得特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