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秋深山有骨,霜降水無痕

霜——降。

一個名詞和一個動詞的簡單結合,卻遠遠不止是一種氣候現象,它背後的百般思量與萬千風景,只有經歷過風霜的人才懂。

2019年10月24日01時19分迎來霜降。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陸游曾賦詩:“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霜降後的殘秋,白晝秋雲散漫遠、霜月蕭蕭霜飛寒,過完霜降,冬天就真的來了。

霜降有三候

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豺狼開始捕獲獵物;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作家耿立記他父親的話時說:“泥土也該躺倒睡一會兒,誰不累呢?泥土也要歇息一下筋骨。與泥土廝守的人要講良心,讓泥土安靜地睡一覺,不要打攪。”

泥土睡覺正是在霜降之後,自此人也應該注意休養生息。

正當賞菊時

霜降時節,正是菊花盛開之際。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那凌寒而放的各色菊,恰是萬木枯槁,晚霜橫渡時,生命中的一種精神,靈魂裡的一種生機!

漫步于山野當中,抬起頭來,層層疊疊的山林,顯出不同層次的色彩。經過風霜後的林木,是那樣的莊重、深沉和含蓄,甚至每一片樹葉,都變得成熟而優雅。

相比城市,只有山村的深秋,才熱烈得那麼理所當然,那麼有內涵。

霜降,柿柿如意

很多地區有“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的說法,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發跡之前,秋冬靠柿子維生。登基後,於霜降日封柿子為“凌霜侯”。傳奇愈演愈興,遂化為民俗。

柿子雖然既美味又營養豐富,但是屬於涼性的食物,而且含有大量的丹寧和角質以及一些具有收斂作用的物質,鹼性非常強,因此在空腹時千萬不要吃過多的柿子。

霜降進補

霜降時節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養護的重點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食療食補,儘量選擇藥食同源,偏性較小的一些常用的食材。

因此,霜降節氣食補的選擇,首先是白色入肺能潤的,比如百合、淮山,或者是蓮子、芡實等等;再來是集合地氣精華的,比如紅薯、土豆、蘿蔔;水果可以來點應季節的蘋果、梨子、柿子。

霜降邂逅詩詞

《歲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詠廿四氣詩·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風捲清雲盡,空天萬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

誰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唐·劉長卿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裡,山翠縣樓西。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列岫亭》

宋·江定齋

倚檻窮雙目,疏林出遠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無痕。

天地供吟思,煙霞入醉魂。

回頭雲破處,新月報黃昏。

《舟中雜紀十首》

元末明初·王冕

老樹轉斜暉,人家水竹圍。

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壯,看山思欲飛。

操舟有吳女,雙槳唱新歸。

《如夢令》

清·黃琬璚

曉向高樓凝望,遠樹枝枝紅釀。

睡起眼朦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楓江上。

無論是“霜色何因入鬢根”的無奈,還是“氣凌霜色劍光動”的凜冽,霜色始終與寒冷、垂暮、或是鋒利、無情相關。然而,人生一路誰能永遠有春風相拂,夏花相伴,秋實相依,輝煌總會落幕,澎湃總會平靜,大紅大紫總會歸於素簡,觥籌交錯總會歸於一粥一飯的平實。

在這場輕霜之後,你願意回家添一件寒衣嗎?

編輯|鄭夢蝶

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