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換卡羅拉空氣濾芯和空調濾芯(詳細教程)

一年一度的保養結束了,4S店居然沒給我按手冊上要求換掉空氣濾芯和空調濾芯,只是幫我吹了吹,好吧,幫我省一筆。不過跑了一萬多公里,看著挺黑的,尤其是空調濾芯,決定自己動手換。

於是只好上電商網站去淘,第一次淘這種東西,有點眼花繚亂,品牌眾多,什麼博世,馬勒,曼牌,還有號稱豐田原廠配件的,連包裝都和4S店一模一樣。

這下不知道選誰了,考慮到豐田的濾芯找的就是電裝代工,那就買電裝品牌吧。貨收到後,迫不及待地想動手裝了,不過,還是得把原廠的拿出來對比一番,看看到底有啥不同。

一打開貨,我有點失望,為什麼呢,因為買之前也和電裝的客服仔細聊了,說包裝有封條,裡面還有日期,這有聊天記錄作證。可是各位看圖吧,收到貨後,沒有封口,是直接可以拆開的,沒有任何日期,也就是說不知道這東西放了多久。因為我看過有的評論說發現濾芯被放久了發黴了還在出售。今天看到這一幕,我很失望,這麼單純的人就這樣被騙了。

我們再來看看濾芯上的印刷,沒有豐田標了,說明是在賣自己的品牌,箭頭表示空氣流動方向,一般是從上往下。

再來看看它的正反面,注意看它的格柵,有很多,密度也還可以,大概有37條,比原廠還是少幾條,我數過其它牌子,格柵更少。格柵多說明過濾面積更大,這也是我最終選擇電裝的原因之一;另外,和原廠一樣,有三條加強筋,裝進去不易變形,其他品牌大多沒有加強筋,這是我選擇電裝的原因之二。

準備拆手套箱了,先把旁邊的阻尼器斷開,捏住它往左一推,就斷開了。再把手套箱往裡推一點,以斷開兩邊的掛鉤,再用力,記住,用點力氣,往上一提,整個手套箱就下來了。(裝的時候順序反著來就行了)

看下圖,手套箱的下面也有鉤住的地方,用力往上提是為了和它脫鉤。

裡面就是空調濾芯了,前面有個保護蓋,把右邊那個卡子往外撥一下,就很容易把蓋子取下來。

蓋子取下來之後,露出了真正的濾芯,可以看到,原廠的濾芯和市面上的濾芯從印刷上就不一樣,上面有好幾個K,是啥意思我也不懂,原廠濾芯上印有一行小字:

禁止高壓氣槍吹,大家都被吹過的吧。

取出來和買來的濾芯對比一下吧。

我發現,原廠濾芯上纖維很多,有絨毛的感覺,相比之下,買來的就比較光滑了,所以過濾效果應該是原廠的比較好。

正反面其實大同小異,除了格柵不一樣,尺寸都一樣,這安裝應該很容易了吧。

是我想的容易了,裝的時候發現並沒有原廠的那樣一塞就進去了,絲滑的感覺,沒有任何阻力。電裝的花了少許時間,主要花在用力往裡塞上面了。後來我仔細觀察,發現電裝的加強筋是浮在格柵上面的,原來的是嵌在格柵中,這無疑往上方增加了體積。

最終還是裝進去了,蓋保護蓋的時候明顯感覺沒有原來好蓋了,有凸出的感覺,要用點力。

到這裡,空調濾芯裝完了。

下面進入換空氣濾芯環節。

首先打開發動機艙,右邊那個黑一點的乾淨一點的就是空氣濾芯所在位置,我用毛巾擦拭了一下。有兩個卡扣需要解開,就可以把上蓋打開了。

一個在右邊,往車頭方向一扳就開了。

一個在裡面,往副駕駛方向一扳,也開了。

把蓋子往上提一提,這裡就不比手套箱了,別用蠻力,旁邊都是線和接頭,蠻力碰壞誰都不好,露出空氣濾芯的一角,把它取出來吧。

照例做個對比。

左邊髒的當然是原廠的了,格柵是一樣多的,不過感覺還是原廠的纖維更多更密,電裝怎麼看都顯得比原廠光亮(不過電裝的空氣濾芯也是有細小絨毛狀纖維的,這裡只是相比之下)

不知道保養的時候有沒有細心的朋友觀察過,原廠的新濾芯,整個白的看過去還略帶一點淡綠色,這個我是仔細注意過的。而電裝就是純白。

即便是用髒了,如下圖,也還是能從周圍看出淡綠色痕跡,這是電裝沒有的,至於這淡綠色起什麼作用,不得而知,原廠自然有原廠的考慮,所以說,貴有貴的道理。

取出舊濾芯,把新濾芯放進去,注意有一個角是直角,其它三個是圓角。直角應該位於左下角位置,否則就裝錯了。

到這裡,兩濾就全換完了。我的感受是,原廠的東西品控方面是值得信任的,是為本廠的汽車量身設計定做,自然是最匹配的。唯一的痛點就是價格,如果價格親民,其實更推薦大家用原廠的濾芯。還有一個感受就是,電商上的東西真是魚龍混雜,以次充好,甚至假貨,劣貨,如果不是經驗豐富,用了這樣的產品傷車實在划不來。

看完這些,你是堅持自己買還是用4S店原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