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門閥制度:九品中正制助推了它的發展,科舉制結束了它的征程

導語:談及

士族門閥制度的興衰,可以追溯到東漢初期。當時的豪強大地主們在擁有了大量資產,掌控了經濟命脈的同時,他們的政治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漸漸地滲透到了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並開始擔任高級官職。

到了東漢後期,社會上已經出現了“選士而論族姓閥閱”(仲長統之《昌言》)的情況。依據經濟實力,推定政治地位,進而納入仕宦範疇,而且把門第作為選用官吏的先決條件。因而,“四世三公”、累世為公卿的社會現象就出現了。不過,漢代的門第之見雖然已經出現,但還沒有形成制度。

從歷史沿革來看,士族門閥制度初步形成於曹魏、西晉時期,確立、鼎盛於東晉及南北朝前期,衰落於南北朝後期,收結於隋唐。

一、士族門閥制度的初步形成。

興於曹魏、通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選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及兩晉和南北朝的、經濟上的品官佔田蔭客制(官吏可以按照品級的高低保護親屬、客戶),從

法律層面上確定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等級關係和世襲特權。

九品中正制(圖示)

尤其是西晉王朝時,不但受封的爵位可以世襲罔替,甚至連官職,特別是地方上的刺史,也是父親死後兒子承繼。由於西晉朝廷掌控乏力,這種不成制度的制度也被順理成章的定型了。

隨著這一制度的形成,地主階級內部的財產及權利的再分配,也均以門第為主要標準。門閥以內的地主,屬於士族;以外的地主,則被稱為庶族。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了隔絕和歧視:士族和庶族、寒門之間不能通婚;生活習俗有著不同的標準、要求等。

士族的活動場景(圖景)

尤其是對庶族來講,如果生活行為等不符合自己相應的身份,就是僭越,是要遭到士族“攻伐”的。這樣一來,士族和庶族兩大社會階層的等級懸殊,乃至對立,越來越嚴重。

隨之,

士族門閥制度被不斷“夯實”著、發展著,推進到了全盛時期。

二、士族門閥制度的發展盛況。

西晉王朝偏安江南後建立的東晉政權,是以北方流亡士族為主體,聯合南方士族共同執政的政權。這種性質的政權,自然更加護佑士族,使得門閥制度達到了鼎盛時期。

當時的北方流亡大族以王、謝、袁、蕭為首,朝中的高官大員多是王、謝等家族的人。唐朝詩人劉禹錫詩中所說的“舊時王謝堂前燕”的“王謝”,指的就是執掌江左政權達百年之久的王、謝兩家。

士族王導等與東晉皇帝司馬睿(圖景)

與此同時,北方流亡大族為了鞏固江左基地,又聯合了當地的土著大族,如朱、張、顧、陸等。這些土著大族是東漢以來形成的,有很多是東吳孫氏政權集團成員的後裔。如以陸機、陸雲為代表的陸氏家族,就是東吳大將陸遜、陸抗的後人。

陸機(像)

到了東晉敗亡後的南北朝時期,士族按地域分為郡姓、僑姓、吳姓和虜姓。

一郡的大姓望族,稱作“郡姓”。其中,山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士族以王、崔、盧、李、鄭為首,關中的士族以韋、裴、抑、薛、揚、杜為大。過江的逃亡貴族稱之為“僑姓”,指的是西晉末年南遷的北方大姓,以 王、謝、袁、蕭等姓氏為主。

東南的叫做“吳姓”,主要是指原東吳留下來的大族,如:朱、張、顧、陸等。代北的則是鮮卑“虜姓”大族,主要指南下並逐漸漢化的少數民族,以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為首,構成了北朝的主要門閥。

北魏時期的太和年間,朝廷詔令諸郡各自排列本地的姓氏、家族,進而認定了四海望族中的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范陽盧子遷、盧澤、盧輔,清河崔東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七家十姓為天下之冠,就是所謂的“七大高門”。

太原王瓊(像)

後世的文人投門拜訪,自報姓名時,必定得說明自己的“門閥郡望”。

所謂的“郡望”,就是指某些顯赫姓氏的州郡所在。如柳宗元自稱柳河東,郡望在河東;崔護自稱博陵,郡望在博陵,等等。這種做派,就是封建社會重視門閥出身的一種陋習。

這些士族把持了不同時期的朝政,佔據著重要的職位。其他的庶族和寒門,雖不是完全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卻永遠沒有職任高官的機會。

三、士族門閥制度衰落的主要原因。

鑑於政治、歷史的諸多因素,士族門閥制度在區域鼎盛的同時,於南北朝後期逐漸走上了下坡路。其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西晉滅亡的後果。西晉政權遭受“八王之亂後”的重創後,在北方興起的五胡(氐、羯、羌、鮮卑、匈奴)勢力,尤其是匈奴政權的打擊下,敗退到了江南。隨之,北方的一些傳統的士族高門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

進軍中原的匈奴軍兵(圖景)

其二,起義動搖了根基。南北朝後期不斷爆發的農民起義,使得士族的根基軟化、塌陷。如,東晉末年的農民起義,使得江南的士族陷入沒落的境地;北方士族,在北魏末年爆發的六鎮、河北、關隴等農民大起義的沉重打擊下,也在政治上、經濟上逐漸落寞、衰微。

其三,動亂加速了衰亡。公元528年,北魏秀容川的契胡酋長、後來的權臣爾朱榮,在其發動的“河陰之變”中,殺了北魏王公大臣二千餘人,連漢化的鮮卑代北士族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爾朱榮(像)

南朝之梁朝的“侯景之亂”(公元548年到552年)後,江南地區的社會經濟遭到了顛覆性的破壞,從而大大加速了腐朽無能的南朝士族的衰亡。

其四,庶族躋身於上層。隨著王朝的不斷變換,庶族地主的地位不斷上升。在政權不斷更迭的過程中,一些充當了帝王的忠實爪牙,為統治者提供了切實利益的庶族地主,漸漸得以參政議政,贊襄王命。

自“侯景之亂”後,江南的庶族地主階層更是發生了質的變化,得到了大發展,不斷躋身統治集團上層,出現了“南朝多寒人掌機要”的現象。

而此時的南方士族,已是“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姻婭倫雜,罔計廝庶”。一些士族的地位、權勢日益衰落,聘嫁婚配時已經無法再去計較士族還是庶族,無法再講究門當戶對。

其五,庶族擁有了皇權。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個政權後,又相繼分別改換為北齊、北周,政權分別被庶族的軍人高歡、宇文泰擁有。庶族出身的皇帝,自然門第之見較輕,甚至對門第懷有敵意。於是,大批的庶族地主被吸納到中央政權中來,大大弱化了士族的權威。

宇文泰(劇照)

如此一來,士族衰敗了,庶族興起了。

四、科舉終結了士族門閥制度。

北周滅亡北齊,大隋取代北周之後,政府成員大都是北周時的人馬。這樣,隋王朝自然也就無可爭議地、順理成章地承認了庶族地主雄立於朝廷的事實。同時,

隋文帝楊堅還在政治、經濟上進一步削弱了士族的勢力。

隋文帝楊堅(劇照)

經濟上,通過清查蔭戶和輸籍法等措施,使隸屬於士族豪強的農民,成為一般的國家編戶的農民,從而削弱了士族地主的經濟力量;政治上,破除“尊世胄,卑寒士”的觀念,終止了歷史悠久的選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創立了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科舉”制度。從而,凍結了“士族特權”。

科舉考試(圖景)

隨著大隋被李唐王朝的取代,“科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落實,曠日持久的士族門閥制度退出了歷史舞臺。

參考文獻:《晉書》、《魏書》、《南史·王僧達傳》、《昌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