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足不出戶,卻眼見千里幸福滿滿?

“爸爸媽媽一起陪我去遊樂場玩,就是我的幸福”——來自一位孩子;

“小時候,一分錢買一個冰棍兒就是我的幸福”——來自孩子的母親;

“以前的幸福,就是能吃飽肚子”——來自孩子的姥姥。

時代在變化,我們也在變,祖孫三代眼中的幸福感充滿差異,越來越富足的生活水平使得幸福感逐漸豐實起來,這都離不開父母所給的儀式感。有心理學家表明,適當的生活儀式感,是可以增加幸福指數的,孩子在有儀式感的家庭裡生活,自我心理暗示就會增強,也能讓孩子從另一方面培養出有責任的性格特徵。

1.儀式感之一:家庭成員間的言語行為互動要增強

孩子在家庭生活裡,最常接觸的人就是父母親了,所以父母之間的關係怎樣,就間接導致了孩子怎樣對待父母和他人。父母之間親密無間,互相尊重,那孩子自然也會耳濡目染,幸福感自然就上去了,相反,家長之間每天爭吵不斷,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裡自然會缺少幸福感,造成性格上某方面的缺失。

國外有個這樣的實驗,隨機找了兩個家庭,兩家都是一家三口,一家父母關係很和諧,對待孩子也是面帶微笑,另一家父母總是吵架,甚至還在孩子面前吵著說要離婚,研究人員連續一個月觀察這兩個家庭中的孩子,結果明顯後者的孩子性格在集體生活中不合,而第一家的孩子性格開朗,與他人交往十分融洽。

接收幸福的人,往往能製造很多幸福,他們在傳遞幸福的同時,給予別人一個微笑,在大腦皮層中傳遞幸福的信號,從表面中就會透露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幸福往往就是具像化成一句簡單的言語,一個簡單的動作。

2.儀式感之一:不間斷的給孩子製造小儀式和小驚喜

記得曾經每個學期開學前,媽媽便會提前一天帶我們去文具店採購開學用品,精美的文具和漂亮的書皮,都會讓我親自挑選,然後買回家之後,父母和我一起進行包書皮的活動,最後還不忘在書皮上寫上的名字,看起來賞心悅目,所以每年開學的那幾天,我的學習狀態都是動力滿滿。

簡單的儀式感是不需要家長去好費心思專門好費多麼大的心思準備的,每年開學前的包書皮活動都可以算是有儀式感的活動,家長要做的是發現生活中的儀式感。家長要孩子也會有想被人寵愛的想法,孩子被寵愛了,就會感覺自己被重視,是被人關注的狀態,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會有很強烈的自信心。

有的家長說,我們從來不過生日,等孩子成年後也不需要過生日了,現在平時的該買的該用的也不缺。這種觀念的存在其實是有一定誤區的,生活本身就是千篇一律的重複,儀式感是讓孩子發現生活美好的重要渠道,也是約束孩子的重要方法,不間斷的儀式感可以滋潤孩子的心靈成長。

3.儀式感之一: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前段時間在一檔綜藝節目上,有位媽媽的話火了:作為一個男孩子,你長得很帥。但是你將來如果能泡得在書房,下得了廚房,能擔當,有責任,那麼你的未來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一定會很幸福。

這位媽媽的話其實蘊含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學會做家務事的重要性。,其實做家務事也是一種儀式,孩子在小的時候做家務是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可以促進家庭間的情感交流,讓孩子有自己的勞動成就感;當孩子長大後,有了這些做家務的基礎,他會變得勤奮、富有責任感,並且還可以在以後的家庭中獲得家庭成員的尊重,從而獲得一定的幸福感。

有這樣一句古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會讓孩子理解生活,熱愛生活,產生對生活的興趣心,更好的在社會中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在德國,孩子從小就有做家務的好習慣,從兩三歲開始,就要從簡單的家務事開始做起,比如幫父親擦桌子、掃地等等。

4.儀式感之一:培養孩子自我內心調控能力

在國慶檔大火的電影《中國機長》中,那個一直陪在媽媽身邊的拉薩男孩吸引來我的注意,他看起來只有六歲左右的年紀,在大難當頭時表現的居然比身邊的母親還鎮定,有了孩子的這份鎮定自若和陪伴,母親也變得強大起來,最終大家平安無事。

擁有強大內心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突出,會更具有幸福感,對於生活中的種種困難,也不會只知道一味的退縮。著名心理大師榮格曾表示過怎樣獲得幸福感:一種能夠成功地用來應對世事變遷的哲學或宗教視角。顯然,內心強大,就是最終答案。

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自我調控能力時,要注意的的一點是:循序漸進。孩子隨著年齡的長大,心理能力慢慢的不斷增強,如果家長朋友一時間給孩子過大的心理壓力,可能會造成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從而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大家好,我是關注家庭教育成長的常徵老師。

以上是我的一些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