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70後“啃老族”的父母已不在,沒法啃老的啃老族,現狀如何?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人養育孩子就是希望可以“養兒防老”,畢竟人老了之後會逐漸失去自理能力,如果有自己的孩子可以孝順床前是最讓人安心的事情了。但是現實生活中卻常常出現事與願違的情況,許多孩子不僅不能贍養老人,甚至還成為了“啃老族”,這樣的例子還不在少數。

首批70後“啃老族”的父母已不在,沒法啃老的啃老族,現狀如何?

如果你以為在家當“啃老族”的都是年輕人,那就錯了,不少年過不惑人還是在家“啃”父母的老從不去工作。父母總有老去甚至死去的一天,70後“啃老族”父母已經不在,沒法啃老的他們,如今過得怎樣?

今年50歲的阿懶就是一個典型的“啃老族”,由於他長年賴在家裡不去工作,周圍的人早已忘記他的本名,只記得他的外號叫做“阿懶”。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阿懶是一個非常懶惰的人,他年輕時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富裕,所以從小父母對阿懶是非常溺愛的,這也造成了後來阿懶的悲劇。

阿懶大學畢業後嘗試著做了幾份工作,但是他不是嫌這就是嫌那,後來便一直賴在家裡不願意出去工作了。阿懶的父母原本以為等他成熟了就會改變了,沒想到這一啃老就是幾十年。現在阿懶的父母早已經去世了,家裡的錢也被阿懶坐吃山空,為了維持生計,阿懶只能出去撿些廢品來賣錢。

儘管如此,很多人都說並不同情阿懶的現狀,作為一個四肢健全的人,阿懶淪落到今天的地步只能說是自作自受了。阿懶的例子也給父母們提了個醒,千萬不能把孩子養成“廢人”。

☞為什麼孩子會成為一個“啃老族”呢?

①父母過於溺愛

父母對於自己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許多父母沒有掌握好疼愛孩子的尺度,將疼愛孩子發展成了溺愛孩子。孩子在溺愛中長大習慣了萬事依賴父母,長大後就很容易變成“啃老族”。

②孩子心理過於脆弱

每個人的生活中總是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有些人心理承受能力較好就可以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而心理過於脆弱的人就會向自己最信任的父母尋求庇護,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啃老族”。

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最重要的還是看父母對孩子進行了怎樣的教育,相信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啃老族”,這就需要父母從小悉心教導了。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能避免他們成為“啃老族”呢?

①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在小時候依賴父母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千萬不能因為心疼孩子而一直幫孩子包辦一切,但是父母是沒有能力為孩子包辦一輩子的。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漸增長,父母應該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逐漸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日常事務,這才是真的為了孩子好。

②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孩子小時候,父母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但是孩子長大成人後,贍養父母則是孩子的責任。要想讓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父母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知道必須要勇敢面對和肩負起屬於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一味地依賴父母。

​和你說句心裡話

很多父母都捨不得看到孩子受挫的樣子,於是選擇了對孩子一再地包容,但是孩子的人生道路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去走,父母能做的就是教會孩子直麵人生。

今日話題:還有哪些方法能避免孩子成為“啃老族”呢?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