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蕪湖要聞

一.
電商銷售逆勢上漲 打造商貿新業態

一季度,我市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緊緊圍繞穩外資、穩外貿、擴消費,大力推動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全市商務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45.98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20.75億美元,同比增長12.86%,進出口增幅、總額均位居全省第2位;蕪湖口岸進出口貨運量139.52萬噸,同比增長3.3%;集裝箱運量179363標箱;到港船舶1468艘,同比增長8.9%。

限上商貿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疫情以來,蕪湖商務部門積極推進商貿流通領域防疫阻擊戰,疫情期間支持企業採取“不見面”的方式營業,並部署建立“白名單”制度。聚焦“四重一小”,截至3月底,全市所有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已經全部實現復工復產。

同時,落實市政府出臺《關於應對疫情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的18條扶持政策,第一批33家企業已經過審核。推出“守護‘人間煙火’行動”,投放10000份消費券。積極組織2020蕪湖農產品展示展銷會,開設了老字號展區,共有10家老字號企業參展,其中中華老字號3家、安徽老字號7家。

電商銷售逆勢上漲

疫情期間,市民多選擇居家生活,此時生活習慣也有所改變。此時,我市以電商為抓手打贏經濟保衛戰。一季度,全市共有143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商貿單位涉足互聯網零售,比去年同期淨增22家,實現網上零售額57.43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7家億元以上電商共實現網上零售額45.08億元,增長8.6%。期間,市商務局組織22家汽車流通企業參加“皖美好車雲端GO”2020安徽汽車雲展活動,共計銷售汽車703臺,累計銷售額14922.7萬元,汽車銷售量位居全省第二。

此外,商務部門積極培育市級電商示範園區和電商企業,啟動2020年市級電子商務示範園區創建申報工作,督促各縣局完善電商培訓課程,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深度合作,對各縣疫情期間農產品由蘇寧易購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線下銷售,建立電商扶貧利益聯結機制,推廣“電商(平臺)+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幫助本地特色產業拓展市場渠道。

打造商貿新業態

在現在的形勢下,如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據市商務局相關人士介紹,下一步將會繼續加大電子商務發展力度,支持各縣(市、區)爭創省級電子商務示範縣、示範園區和示範企業,積極發展農村電商。推進批發零售業、餐飲住宿等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促進傳統商貿業改造升級。加強老字號培育與保護完善老字號發展政策。提高信息化發展水平,建立完善電子商務、服務消費等統計調查制度,推動營銷網、物流網和信息網有機融合。完善市場應急調控機制,提升對市場的預警預測能力。

應對疫情完善流通新佈局,優化商貿流通網絡佈局,實施大企業培育戰略,進一步壯大市場主體。以大企業為依託,加大商品配送中心和城鄉連鎖直營店建設,完善農村商品流通、農產品流通、再生資源商品回收體系。加快發展商貿物流力度,加快建設智慧物流配送體系,建設跨區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完善便民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安全消費水平,加快推進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

穩外貿促內銷

記者瞭解到,下一步,我市將繼續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出口轉內銷充分釋放經濟張力,一手穩外貿,一手促內銷,以大帶小、上下聯動、內外互動。

組織外貿進出口企業儘快復工生產,開展進出口業務,想方設法履行外貿合同,減少外貿訂單損失;重拾外貿企業信心,強化政策支持;加強外貿企業風險排查,最大限度減少損失;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加強對重點外貿企業開拓市場支持力度,適時調整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支持方向,爭取更多外貿訂單。在穩外資方面,及時跟蹤世界製造業大會重大簽約項目落實情況,全力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問題。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疫情期間面臨的困難,多措並舉,精準施策,幫助企業早復工。

同時,我市將充分發揮蕪湖港進境糧食、肉類指定口岸功能,謀劃設立冰鮮水產品、進口水果等指定口岸。持續推進蕪湖綜合保稅區整改提升工作,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推進三山港擴大開放驗收運營,持續推進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工作,充分利用蕪湖空港資源和綜合交通優勢,規劃建設空港保稅區,積極申報自貿區試點。

二.
《蕪湖市住房公積金2019年年度報告》出爐

全市48.34萬名職工受益

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一直是廣大市民關注的話題。近日,《蕪湖市住房公積金2019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外公佈。2019年,住房公積金各項業務保持平穩運行,我市住房公積金年歸集額首次突破50億元,達到51.97億元,同比增長7.82%。截至2019年末,全市已建立住房公積金的單位6961戶,職工48.34萬人,累計繳存額408.68億元。根據計劃,今年我市將積極引導非公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積極打造“指尖上的公積金服務”,推進“全程網辦”。

根據《報告》,去年中低收入職工成為住房公積金政策主要受益群體。優先滿足繳存人家庭首套住房剛性需求,支持引進人才、大中專畢業生和中低收入職工購房。2019年度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7700筆,22.07億元,其中為中低收入家庭發放7475筆,21.33億元,分別佔比均為97%。

去年,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堅持應提盡提,支持各類住房消費,提高宜居水平,全年提取住房公積金38.1億元,同比增長5.07%,政策紅利釋放對象呈年輕化趨勢,中低收入家庭獲得更多住房消費支持。其中,住房消費提取佔81.55%(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佔26.44%,償還購房貸款本息佔54.29%,租賃住房佔0.65%,其他佔0.17%);非住房消費提取佔18.45%(離休和退休提取佔10.02%,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係提取佔6.21%,出境定居佔0.54%,其他佔1.68%)。提取職工中,中、低收入佔97.89%,高收入佔2.11%。

另外,去年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圍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工作定位,適時調整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資金流動性繼續好轉,資產結構持續優化。2019年末,我市住房公積金個貸率100.23%、使用率100.08%,同比分別下降8.31個百分點和3.1個百分點。同時,通過提供低息住房貸款為繳存職工減輕住房消費負擔。2019年新增住房公積金貸款為貸款人節約利息支出4.4億元,有效減輕購房人還貸壓力,助力提升市民生活質量與獲得感。

三.

長三角鐵路昨迎返程小高峰

記者獲悉,5月5日,“五一”小長假運輸最後一天,長三角鐵路迎來返程客流小高峰,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預計當天發送旅客逾135萬人次,計劃加開客車62列,重聯動車組172列,運能安排充足。

“五一”假日運輸,長三角鐵路客流出現回升,日均旅客發送量超132.6萬人次。5月4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發送旅客117.4萬人次。據統計,4月30日至5月4日,“五一”小長假運輸5天,該局安全有序發送旅客662.9萬人次,其中5月1日當天發送旅客176.5萬人次,創今年春節後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

長三角人口密集,旅遊景點眾多。“五一”小長假期間,鐵路探親流、旅遊流、通勤流、學生流和務工流交織疊加,客流主要集中在京滬、滬寧、滬杭、寧杭、甬臺溫、杭黃、合福、寧安等高鐵沿線城市。

鐵路部門提醒廣大旅客,不論何時,出行前都請關注相關列車開行服務資訊,關注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12306網站或車站公告,以免耽誤行程;旅客出行乘車請佩戴好口罩,配合做好體溫檢測、掃碼,聽從車站客運工作人員的引導,自覺遵守進出站和乘車秩序。

四.
守望相助 苦練內功 危中尋機

發佈時間:2020-05-06 08:24信息來源:蕪湖新聞網 閱讀次數:200次 字體:【 大 中 小 】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全球擁有12個生產基地、產品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奇瑞集團,把自己的全球網絡變成“聯合作戰編隊”,打響了海外市場的“保衛戰”。

疫情初期,當國內汽車市場按下“暫停鍵”時,奇瑞緊急加派人員奔赴海外各大區,一方面從海外緊急籌集醫用物資馳援國內疫情防控,一方面搶抓機遇突圍海外市場,為一季度多處海外市場實銷創新高打下基礎。今年一季度,奇瑞集團海外市場開局穩定,累計出口2.7萬輛,連續2個月實現出口數量環比連增,在巴西、俄羅斯等市場的實銷數據創下近5年來新高。

打響海外市場“保衛戰”

據奇瑞國際公司人士介紹,奇瑞已有序組織40多名海外工作人員分批撤離歸國。截至目前,奇瑞仍有37名海外大區員工留守巴西、埃及、俄羅斯、沙特、阿根廷等國家,其中堅守時間最長的員工近200天未能回國探親。這些留守海外的奇瑞員工,成為堅守當地穩定市場、幫助海外合作伙伴共抗疫情的“逆行”勇士。

巴西是此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奇瑞國際巴西大區總經理許青松和他的團隊成員全部居家隔離辦公。大到新產品生產線改造策劃,小到項目組人員工資發放,奇瑞巴西工廠製造總監朱明剛、研發骨幹辛加運等人,每天早晨6點鐘開工,平均每人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6小時。

奇瑞埃及工廠是少數尚未停工的海外工廠之一。為了保障新產品下線,需要在現有生產線不停線的前提下,利用生產間歇期“見縫插針”增加共線生產的新項目。奇瑞從1月份開始,陸續從國內製造工程院派出了焊裝、塗裝、總裝等工藝工程師,深入埃及工廠“手把手”指導埃方進行項目改造和生產調試,順利完成新產品下線任務。

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除了為海外經銷商、生產工廠提供抗疫指導和保障服務,奇瑞還持續向海外輸送緊急物資,提供各類人道主義援助。從2月底開始,奇瑞在許多國家的海外經銷商、合作伙伴就陸續發來求助請求。奇瑞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陸續向意大利、烏拉圭、阿根廷、俄羅斯等20餘個國家的合作伙伴捐贈各類醫用物資80餘萬件。

同時,奇瑞把國內的抗疫經驗、防控舉措彙編成“抗疫寶典”,翻譯之後發給海外合作伙伴,意大利經銷商收到之後格外感動,形容就像拿到了“救命稻草”。一些海外國家疫情發生初期缺少相關病情的診療經驗,奇瑞還積極牽線搭橋,幫助當地醫院和國內定點醫院建立聯繫,提供遠程診斷和治療諮詢,與海外合作伙伴共克時艱,共渡難關。

苦練內功加快品牌“走上去”

2020年是奇瑞“走出去”開啟海外出口的第20年,奇瑞海外用戶已累計突破160萬。

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包括汽車行業帶來的重大影響,奇瑞把全球汽車市場的“凍結期”視為提升內功的“蓄勢期”,抓緊時間細化海外市場研究、梳理未來銷量規劃和產品規劃、加快新產品佈局、提升產品品質,等待疫情拐點的到來。

除了苦練內功,奇瑞還通過推進屬地化發展的方式,加快品牌在海外市場“走上去”,不僅努力為所在國帶去優質產品和服務,給當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支持當地救災、環保、教育、民生等各類公益事業,踐行中國品牌對當地用戶、合作伙伴、社會公眾的承諾。2019年12月,奇瑞第四次榮獲“2019中國企業海外形象20強”。

五.
我市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重點區域2019—2020年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完成情況。記者看到,我市2019—2020年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2%,降幅在省內排名第四,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中排名第八,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下降4%的目標。重汙染天數由2018年秋冬季的4天降低至1天,完成持續改善的目標。

2019—2020年秋冬季期間,我市緊緊圍繞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持續推動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五控”措施,按月調度各項主要工作任務,60項主要任務均按期完成。

打贏藍天保衛戰,貴在行動、成在堅持。今年是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我市已提前謀劃,全面部署,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地持續推動重點行業提標改造、柴油貨車汙染防治、工業爐窯和鍋爐整治、強化提升預警預報能力等各項工作,實現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助力蕪湖市高質量綠色發展。

六.
我市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重點區域2019—2020年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完成情況。記者看到,我市2019—2020年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2%,降幅在省內排名第四,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中排名第八,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下降4%的目標。重汙染天數由2018年秋冬季的4天降低至1天,完成持續改善的目標。

2019—2020年秋冬季期間,我市緊緊圍繞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持續推動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五控”措施,按月調度各項主要工作任務,60項主要任務均按期完成。

打贏藍天保衛戰,貴在行動、成在堅持。今年是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我市已提前謀劃,全面部署,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地持續推動重點行業提標改造、柴油貨車汙染防治、工業爐窯和鍋爐整治、強化提升預警預報能力等各項工作,實現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助力蕪湖市高質量綠色發展。

七.
我市提前完成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清理整頓

今年是實現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的攻堅年。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已提前完成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清理整頓工作,時間進度及核發數量均位於全省前列。

清理整頓工作開展以來,市排汙許可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實行“日告知、周調度”的工作制,每天彙總工作進度,每週總結工作進展,定期安排下週工作計劃。全市建立起“市級統籌、分工協作、分級實施”的工作機制,按“縣區受理、技術單位審核、相關科室會籤”創新設立排汙許可證審理全流程,按照“突出重點、先易後難、整體推進”工作思路分步做好清理整頓工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峻疫情,市生態環境部門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積極創新各種工作做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排汙許可核發工作。通過市生態環境局官網、公眾號、蕪湖日報等媒介發佈致排汙單位的一封信和相關公告,宣傳申領排汙許可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創建“蕪湖市排汙許可工作群”,排汙許可工作人員及技術專家24小時線上、線下解疑釋惑。

八.
運管約談處罰“滴滴”

日前,我市交通運管部門正式約談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蕪湖辦事處,通報了近期對該平臺不合規“網約車”的查處情況,督促該企業立即停止對不合規車輛和人員“派單”,同時嚴格順風車安全管理,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共同維護出租車營運市場穩定發展態勢。

據市城市客運管理所負責人介紹,隨著疫情防控成果的不斷鞏固,社會經濟生活正在逐步恢復,經歷了疫情衝擊的出租車營運市場也在逐步回暖復甦。然而,在此期間運管部門卻不斷接到群眾投訴舉報,稱滴滴平臺持續給不合規的車輛派單,特別是給由營運轉非營運的車輛派單。同時運政執法大隊也在日常巡查中發現了6輛“有人證無車證”“人證不符合”等不合規“網約車”。這些車輛運營成本低、保險少,運營成本遠遠低於合規車輛。他們的出現嚴重擾亂出行市場秩序,違反公平競爭,引起巡遊出租車駕駛員和合規網約車駕駛員的強烈不滿,造成行業較大維穩隱患。同時,還造成了我市網約車合規率下降的局面。根據安徽省交通廳最近一次的數據通報,2020年第一季度,我市網約車合規車輛完成訂單率、合規駕駛員完成訂單率及雙合規完成訂單率在省內的排名出現了雙下降。

記者從運管部門瞭解到,滴滴平臺於3月16日起在蕪開展順風車業務,但是從為期一個月的運營情況來看,順風車業務並未嚴格執行《蕪湖市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指導意見》中關於“一天不能多於4次”“實現發佈行程信息”“司乘人員分攤油費成本”等相關規定,涉嫌變相開展非法營運,從而引發了巡遊出租車駕駛員和網約車駕駛員的不滿,加劇了各方矛盾。針對上述問題,市運管部門在約談中明確要求滴滴平臺公司立即開展整改工作,切實履行企業安全生產和維穩主體責任,強化運行風險管控,制訂應急預案,自覺維護行業穩定。

據悉,目前市運管運政執法大隊已相繼對滴滴6起不合規“網約車”進行了立案查處,並對每一起查實的案件進行駕駛員與平臺“雙罰制”,旨在進一步維護出租車行業穩定,規範出租車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九.
蕪湖市紮實推進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

4月28日,根據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要求,我市召開了全市殯葬改革和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現場推進會,總結去年以來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進展情況,學習先進,找出差距,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全面推進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市政府副市長桑寶慶,市政府副秘書長黃錦超,市民政局局長古大海等出席會議,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江大橋開發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各縣(市)區民政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局長,社會事務科(股)長參加會議。

會議組織實地觀摩了蕪湖縣兩個鎮級公益性公墓,通過現場介紹經驗和做法,實地察看等方式,規範全市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標準和管護要求。

會議通報了去年以來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進展情況,會議要求,要壓緊壓實公益性公墓建設的工作責任,加快推進力度,倒排工期、掛圖作戰;要統籌謀劃部署公益性公墓建設任務,科學預測未來安葬需求,完成城鄉公益性公墓的佈局規劃;要提高公益性公墓的利用率,堅持公益屬性和均等惠民,保證公共資源合理公平配置;要提升公益性公墓規範化建設水平,新建公益性公墓嚴格按照《安徽省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指南》進行建設和管理。

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把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作為“十三五”時期深化殯葬改革,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任務,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加強協調配合,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要完善部門協作機制,著力構建統籌協調、分工負責、整體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加大財政支持加強土地供給,切實做好政策落地、資金安排、推進實施等工作,合力推進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要加強督查考核。對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推進情況進行督查考核、通報和約談,對於思想重視不夠、工作推進不力、嚴重失職失責的,將根據規定予以問責。

2019年全省殯葬改革暨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會以來,蕪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殯葬工作,把城鄉公益性公墓作為為民服務解難題的一項基本民生工程來抓,多次召開會議推進,堅持全市動員、壓實責任、綜合施策,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取得了關鍵性突破。基本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作推進的全市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格局,為確保我市2020年底完成城鄉公益性公墓全覆蓋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
我市開展春季種子市場監督檢查

為貫徹落實2020年全國春耕備耕農資打假工作視頻會議精神,保障春耕備耕農資產品質量安全,市種子管理站根據《蕪湖市農業農村局關於開展全市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督查和質量監督抽查的通知》要求,自3月24日起由主要負責同志帶領執法人員,會同無為市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站,開展全市種子市場監督抽查。

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蕪湖市農業農村局隨機抽取了全市31家種子企業和批零大戶,隨機抽取執法人員,進行種子市場監管督查和質量監督抽查。對近3年有違法行為記錄的南陵縣紅寶種業有限公司進行了重點檢查。本次檢查著重對各經營主體的經營檔案、品種備案和標籤標識以及品種的合法性等內容進行檢查,並對當前生產應用的主栽品種、近兩年引種備案品種和農民反映問題較多的品種進行抽樣檢查,共扦取水稻、玉米種子樣品58組。


從本次監督抽查情況來看,我市春季種子市場秩序總體良好,種子供應數量充足,能有效保障全市春耕生產。水稻品種趨於優質化,一大批水稻品種大米品質達2級以上,能有效引導我市水稻產業提質增效。

檢查中發現了一些違法違規問題。主要有:種子包裝不規範,散裝種子銷售,銷售種子未備案,標籤標識不規範,種子銷售檔案不齊全甚至沒有檔案等問題。檢查中也發現個別種子管理機構對種子市場監管鬆軟,流於形式甚至監管缺失,導致區域內種子市場混亂、重大種子質量案件連年發生。市種子管理站要求各縣(市)、區種子管理機構進一步加強種子市場監管,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立即整改和查處,於6月18日前將整改和查處情況書面報送市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