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地名故事之九龍坡區地名由來

自秦隸屬江州,北周武成二年(560年),隸屬巴縣。清代乾,屬巴縣智裡。清末改裡設鄉。1930年,屬巴縣十區。1939年12月至1944年9月屬重慶市第十七區九龍鋪鎮。1944年10月至重慶解放,屬重慶市第十七區和巴縣馬王鄉。1952年10月馬王鄉劃入重慶市第四區。1956年7月楊家坪街道、九龍坡(今黃桷坪)街道所轄農村部分併入馬王鄉。1958年9月,馬王鄉併入人和公社。1961年3月建九龍公社。1983年4月更名為九龍鄉。1993年1月撤九龍鄉建九龍鎮。

重慶九龍坡區地(街)名由來【九龍坡】《巴縣誌》記載:境內王坪山岩上,鐫有九龍灘古蹟五個大字,灘在江心,有九石翹首若龍,得名九龍灘。後設店鋪,名九龍鋪。一說因地處長江北岸呈斜坡地形,演化為九龍坡;二說重慶談判時新華日報記者將九龍鋪機場誤報為九龍坡機場,反使得九龍坡逐漸流傳開來。

1.楊家坪

清康熙年間,多楊姓居民在此坪上居住,故名。民國三十三年雖設萬年場,但民眾仍習慣稱楊家坪至今。

2. 黃桷坪

清乾隆年間,此地坪上有一大黃桷樹,行人常在此休息乘涼,故名。

3.灘子口

清光緒年間,此處是灘腦殼通往巴縣城山路必經路口,故名。

4.鶴皋巖

清道光25年,文人龔靖皋經此,見白鶴飛翔於巖上林中,即揮書“鶴皋巖”三字,故名。後演變為鵝公巖。

5.石坪橋

此地昔為農田,1950年建成公路後,因在石橋鋪與楊家坪之間,此地又曾有一座小石橋,故名。

6.石橋鋪

早年系重慶至成都東大路驛站,因有石橋和店鋪得名。

7.渝州路

原分段為大石路、東風支一路,1981年以重慶古稱渝州合併命今名。1938年始建。

8.陳家坪

因地處坪上,昔年多陳姓聚居,故名。

9.紅育坡

曾名草房街,1950年後,川外附屬外語學校在此修建校舍,取“培育紅色接班人”之意更名紅育坡。

10.謝家灣

清順治年間此灣居民多位謝姓,故名。

11.袁家崗

此地原系山樑,曾有袁姓在此耕種,得名袁家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