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藍玫瑰丨彭娟:湘潭消防第一“女戰士”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編者按】在湖南消防救援隊伍裡,有這樣一群不一樣的人,她們沒有寬厚的肩膀,卻用微笑和工作贏得社會尊重;面對災情,她們與男消防員們一同堅守在一線上,她們就是火焰中的“藍玫瑰”。即日起,紅網聯合省消防救援總隊中央廚房全媒體中心一起推出“火焰藍玫瑰”系列報道,帶領大家走進“紅門”,看一下不一樣的“消防小姐姐”。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陳奧男 通訊員 顏雨彬 汪丹 朱亞軍 湘潭報道

今年2月,消防救援隊伍三定落編定崗後,彭娟主動選擇了下沉至基層消防站擔任指揮員。

“以前別人叫我‘娟姐’,現在大家叫我‘娟哥’。”談起稱呼的變化,湘潭市吉安路特勤站女副站長、三級指揮員彭娟臉上充滿了笑容。因為稱呼的變化,是特勤中隊上下所有消防指戰員對她的認同、包容和支持。

今年2月,消防救援隊伍三定落編定崗後,彭娟主動選擇了下沉至基層消防站擔任指揮員,脫掉高跟鞋走上訓練場,編入基層執勤戰備隊伍。從此,她就成為了湘潭消防救援隊伍中的唯一一名一線“女戰士”。

“你怎麼不去大隊?一個女的下基層消防站幹嘛?那裡不適合你。”對於她這個冒險決定,很多人表示不贊同。面對質疑,彭娟斬釘截鐵地說道:“崗位不分男女,女幹部下基層消防站在全國各地早已屢見不鮮。”

就這樣,這位曾經坐在辦公室敲著鍵盤的消防女幹部,穿上作訓服,走上了訓練場。負重摺返跑、5000米負重跑、水帶連接、出水操、模擬空間救人、移動水炮出水……一系列消防救援專業訓練,對她而言,不僅是身體考驗,更是意志的考驗。

“勤能補拙,體能弱我就多練點,總能趕得上。”彭娟為了更好更快地投入執勤備戰,請帶訓班長為她量身定製了一套訓練計劃。她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加練,“剛開始的時候身體還有點吃力,後面漸漸地能夠跟上訓練計劃,每次堅持下來後都會有一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沒有不會打仗的士兵,只有不會帶兵的將軍。”彭娟說,作為一個基層指揮員,除了體能的提升,還需具備過硬的指揮技能。於是,她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各種場景的戰評課件,每收集到一個戰例她都如獲至寶,一遍一遍翻閱,不懂的地方就請教經驗豐富的指揮員,並做好筆記。

為了儘快融入實戰,每次中隊出警彭娟都跟車學習經驗,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戰友勸她沒必要那麼拼。她反駁道:“我在滅火救援這方面是一個小白,作為一個指揮員我還不抓緊時間學習和跟班鍛鍊,以後怎麼獨立指揮。”

彭娟為了能夠做到一分鐘內跟警出動,她反覆練了上千次。

彭娟為了能夠做到一分鐘內跟警出動,簡單的一個著戰鬥服上車,她反覆練了上千次。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她從剛開始的幾分鐘練到一分鐘以內。在她看來,每快一秒就能早一秒到達現場,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就能早一秒得到保障。“不同性能的消防車,登車難度不一樣,只有多練習才能提高速度,不能拖後腿。”她靦腆地說。

相比消防男指揮員,也許彭娟少了一分力氣,但她有著女人天生的細心,能熟悉掌握戰友們的技能特長,並能合理分配任務。每個隊員的性格特點、家庭狀況、生日等都能瞭然於心。因受疫情影響,指戰員們不能休假,在長時間的執勤備戰中難免會想家,她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安撫不能休假的指戰員們,給他們疏導和幫助,週末組織大家一起包餃子。

“你出過警嗎?”“我出過,但是沒有到過現場,都是中途返回。”彭娟到基層消防站任職以來,每次出警,車開到半路就接到通知,火情已被解決,所以她也被隊友們笑稱“鎮站之寶”。她笑著說,雖然想去現場體驗一下,但更寧願每次出警都是中途返回。

每次脫下戰鬥服,彭娟身上到處都被汗溼了。

彭娟說,因為做了女指揮員,她多了一些成熟,多了一份責任。消防救援隊伍是一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隊伍,24小時隨時待命。穿上了這身衣服,就意味著做好了隨時戰鬥的準備。

【來源: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