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集團融資成本持續地位 短債增加不減財務安全性

低槓桿、低融資成本是金地集團的財務優勢,穩健的財務優勢護航公司行穩致遠

金地集團(600383.SH)日前發佈年報,在簽約規模破2000億元的同時,淨利潤也邁上百億臺階。並且在積極拿地的同時,金地集團的淨負債率仍然維持低位,公司擁有充裕的現金儲備和槓桿空間。

憑藉著多年的平衡發展理念,金地集團是少有的能夠獲得超低融資利率的房企之一。加之公司多年來堅持低槓桿,在疫情導致的不確定性面前,金地集團有望享受財務穩健和槓桿空間的雙重優勢。

淨負債率維持低位

金地集團4月23日發佈的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4.2億元,同比增長25.09%;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0.75億元,同比增長了24.41%。

與此同時,2019年金地集團的簽約規模達到2106億元,順利完成2000億元的銷售目標。2016年金地集團的簽約銷售才首次邁上千億元規模,三年後金地集團的簽約規模就不止翻倍來到了2000億元之上。

並且,金地集團銷售規模的擴大並不是以大幅增加槓桿為前提的,金地集團的負債率始終保持在相對平衡的水平。2019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75.4%,剔除並不構成實際償債壓力的預收賬款後,公司實際資產負債率僅為67.16%。2016年公司的這一指標為57.9%,與銷售規模翻倍相比,實際資產負債率可以說是原地踏步了。

在機構和投資者更加重視的淨負債率上,金地集團顯示出了自己穩健經營的更大優勢。2019年公司的淨負債率為60.24%,連續10年穩定在50%上下。而且與眾多房企存在明股實債等負債出表相比,金地集團的負債率更加乾淨、真實。

數據顯示,近10年來金地集團的淨負債率始終穩定在50%左右,這也體現了金地集團為尋求穩健經營從而採取的“平衡發展”策略。公司的規模訴求不是以犧牲財務穩健為代價。

房企想要做低淨負債率的方法有多種。增加明股實債的少數股東權益,發行永續債,將高負債高風險項目放入聯營合營企業中,增加長期股權投資從而實現負債的表外化等等。

金地集團的少數股東權益從2015年開始明顯增長。2015年-2019年,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分別為140.17億元、156.73億元、171.92億元、200.27億元和282.75億元,少數股東權益佔所有者權益的比例分別為29.44%、29.51%、29.66%、30.13%和34.33%,

同期金地集團少數股東損益分別為16.43億元、22.75億元、26.35億元、40.06億元和53.9億元,佔當期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33.93%、26.53%、27.8%、33.09%和34.85%。

公司少數股東權益佔比與少數股東損益佔比基本相一致,即少數股東獲得了與歸母股東相一致的回報。金地集團並不存在通過少數股東權益將表內負債表外化的情況

由於近幾年合作拿地增多,金地集團控股的項目納入合併範圍後,新增的是少數股東。公司不能控股的項目便列入聯營合營企業中,形成長期股權投資。2015年-2019年,金地集團的長期股權投資規模分別為63.25億元、98.83億元、154.06億元、247.87億元和359.55億元。

如何確定長期股權投資不存在明股實債或者高負債項目呢?淨資產收益率是一個最佳指標。2015年-2019年,金地集團來自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分別為7.97億元、14.72億元、46.63億元、29.26億元和50.18億元,同期的投資回報率分別為12.6%、14.89%、30.27%、11.8%和13.96%。

根據年報,2015年-2019年,金地集團的淨資產收益率(加權)分別為9.86%、17.84%、17.62%、18.66%和20.14%。雖有波動,但金地集團長期股權投資的收益率與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兩者基本處於同一水平,表外的項目與表內項目有著類似的回報率。

負債水平低不代表償債壓力小,金地集團的低負債還體現在公司的負債結構、借貸成本和融資渠道上。公司有息負債基本以長期為主,融資利率在所有房企中以超低著稱。並且,在金地集團的有息負債中,幾乎沒有高利率的非標負債。充足的利息保障倍數保證公司擁有足夠的財務安全。

償債壓力安全可控

2019年年報顯示,金地集團期末的融資餘額為947.59億元,公司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為4.99%。

在與金地集團簽約規模相近的上市房企有三家。招商蛇口(001979.SZ)2019年年末的融資餘額為1397.54億元,融資平均利率為4.92%。旭輝控股集團(0884.HK)融資餘額為1036.99億元,平均融資成本6%。陽光城(000671.SZ)期末融資餘額為1123.21億元,整體平均融資成本為7.71%。

實際上,在所有規模以上房企中,融資利率能夠低於金地集團的僅有屈指可數的幾家房企,且基本都是以中國海外發展(0688.HK)為首的國企,民營房企中僅有龍湖集團(0960.HK)的融資利率能夠與金地集團一較高下,除此之外,絕無其他。

由於房企年報還未披露完畢,僅以2019年半年報為例。2019年上半年融資利率能夠低於金地集團的僅有萬科、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1109.HK)和龍湖集團四家房企,金地集團的融資利率甚至要好於招商蛇口和保利地產(600048.SZ)等央企龍頭房企。

回溯歷史不難發現,低成本的資金優勢始終是金地集團的一大特色。2015年-2019年公司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基本在4.5%-5%之間,從未超出過5%。能夠做大這一點的房企屈指可數。

金地集團有息負債規模小、成本低,負債的結構也非常合理。2019年,在總計約千億元的融資餘額中,金地集團長期負債佔全部有息負債比重達到63.1%。近幾年來公司長期負債的佔比基本是逐漸提高。2015年-2018年,金地集團長期負債佔全部有息負債的比重分別為為60.34%、78%、75.77%和81.85%。

長期負債的增加意味著短期債務的減少。2019年,金地集團短期債務為350.51億元,期末公司的貨幣資金為451.42億元,公司貨幣資金與短期負債比值為1.29。從長週期來看,自從2016年至2018年,金地集團貨幣資金與短期負債的比值都在2以上,完全可以覆蓋短期債務,償債風險安全可控。

短期負債有所增加,但金地集團財務的安全性並沒有降低。利息保障倍數是衡量企業支付負債利息能力的指標。要維持正常償債能力,利息保障倍數至少應大於1,且比值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2016年-2019年,金地集團的利息保障倍數分別為5.31、5.66、4.6和4.58,完全可以保證公司優秀的利息償付能力。並且2019年金地集團的現金利息保障倍數達到3.5,這更明確地表明瞭金地集團用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現金償付債務利息的能力。

雖然2019年金地集團的短期債務有所增長。但與一線房企相比,公司短期負債佔比完全處於合理水平。並且憑著強大的融資優勢,市場完全不必為此擔心。公司2020年發行的數筆公開融資利率都在3%以下,融資成本的優勢盡顯無疑。

金地集團2020年3月共發行3筆超短期融資券合計募資30億元,票面利率最高的一筆僅為2.69%,最低的一筆票面利率僅為2.6%。4月發行的20億元中期票據中,品種一規模15億元,發行利率3.05%;品種二5億元,發行利率3.55%。金地集團在2月底發行的1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利率也僅有2.83%。

在此期間,一線房企中,在發行利率成本上能夠唯一與金地集團相提並論的僅有招商蛇口,萬科、保利地產和龍湖集團等等公開融資的成本都在3%以上。

融資成本持續處於行業低位,優秀的財務結構和槓桿水平奠定了公司未來穩健發展的基礎。堅持規模和利潤平衡增長的金地集團愈發行穩致遠。

本文源自中國網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