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關心的:關於癌症你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

抗癌衛士成立六年以來,發佈了數千篇的原創抗癌科普文章,很多癌友們都從中受益匪淺,對癌症、抗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而最近一段時間,抗癌衛士收集到了眾多癌友們的經常提到的問題,今天統一做一個解答,希望對癌友們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更需要的朋友們!

一:不抽菸不喝酒、作息規律,年紀不大,為啥還得癌症?

事實上,根據近些年來癌症新發的數據調查,不難發現,得癌症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在以前我們都認為癌症都是70歲以後的老人需要擔心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在抗癌衛士服務的眾多癌友中,不乏二十多歲、三十多歲罹患癌症的年輕人,而無論是老年病友還是年輕癌友,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疑惑:反思過往,沒啥不良嗜好,不抽菸、不喝酒、不熬夜、飲食也規律、心態也挺平和,但為啥癌症偏偏降臨到我頭上?

事實上,癌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內源性疾病,截止到目前,醫學界對癌症確切的發病病因尚不清楚,只是說其成因可能與基因突變、免疫功能缺陷、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以及器官老化等諸多原因有關。但具體是哪種原因呢?不好說!以基因突變來說,人體細胞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其遺傳的物質同樣會複製和再生,而這種過程是非常複雜和精密的,可能就會出現一小部分的基因突然發生了變化,但是這個變化是隨機的,運氣不好,那可能就是隻愛突變,運氣好,那可能就是基因優化,比如讓你更聰明、更美麗等等,當然大多數幾率都是沒啥意義的突變。

而既然是隨機,那麼就牽扯到一個概率問題,通俗的說就是“運氣”,並不受人物的意志控制,而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攝入有毒有害的物質、焦慮陰霾的情緒等等,都是讓這個隨機致癌的概率提高,而保持運動、睡眠、飲食的健康習慣,則是讓這個致癌概率降低。但最終誰得癌,誰不得癌,以及什麼時候得癌,那真就跟買彩票誰中獎一樣,得了癌症的人只能說運氣差了點,也不要怨天尤人,只能說“既來之、則安之”!

二:體檢是健康的保障,但為啥年年都體檢,還是逃不過癌魔?

目前來說,大家的健康意識比以往提高了很多,而且大多數公司都會組織員工定期體檢,而還有很多朋友在公司體檢之外,也會自費進行一系列的體檢,比如血常規、胸片、腹部彩超、心電圖、男科、婦科、眼科、耳鼻喉科……基本該查的都查了,但是年年檢查,年年體檢報告都挺正常,但為啥突然就罹患癌症了呢?那體檢還有啥用?

這就要說到大家對體檢的誤區了,其實為什麼說癌症一旦發現就是中晚期了呢?因為早期的癌症體徵不明顯,甚至沒有任何感覺,其隱秘性非常強,即便你去體檢,如果不是針對性的檢查,那依然查不出來。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的幾種癌症可以通過常規的體檢能查出來,大多數癌症都是查不出來的。

比如說低劑量胸部CT可以篩查肺癌、抽血化驗AFP聯合腹部B超可以篩查肝癌、大便潛血配合腸鏡可以篩查腸癌、胃鏡篩查食管癌和胃癌、鉬靶和B超篩查乳腺癌、肛門指診配合抽血化驗PSA篩選前列腺癌等。這些癌症雖然能夠篩查出來,但試問,又有多少人會在每年一次的常規體檢中選擇這些篩查項目呢?

更別說像胰腺癌、腦瘤、淋巴瘤等其他癌症,目前幾乎沒有可靠的篩查手段。當然了,我們也不鼓勵普通人群為了篩查癌症,年年都去做所謂的基因檢測或者PET-CT,既沒有科學依據而且還費用昂貴,同時PET-CT還有輻射,對身體有一定損傷。所以抗癌衛士建議大家根據年齡、性別、家族史和平時的高風險因素去針對性的做一些癌症篩查即可!

三:罹患癌症的寶媽都很擔心,得了癌症會遺傳嗎?

剛才也說了癌症是基因突變等諸多因素導致的,既然是基因突變,那就是後天產生的,而並非先天所有,因此絕大多數癌症都不會遺傳,因為它們都是後天長年累月的隨機突變疊加積累的過程中產生的。但是,也的確有極少數的癌症被證實是可以遺傳的。這一類型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父母攜帶了非常強烈的致癌突變基因,而這類突變基因遺傳給了子女,所以導致子女從孃胎開始就帶有致癌突變。

不過這種情況對比普通的癌症患者,有幾個不一樣的特點:首先來說,因為是遺傳所帶,所以他們幾乎全身所有的細胞都攜帶著致癌突變基因,而普通的癌友們只有腫瘤細胞中含有致癌基因。第二,這類型的患者通常都表現為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說一個有血緣關係的家族裡多人甚至人人都得癌症,而通常情況下癌症畢竟還是一個少見病,一個家族裡有一兩個同類癌症患者已經很不幸了。第三,這一類型的癌友們年齡一般都偏輕,而且非常容易得多種癌症。

這種可以遺傳的癌症,一般都是由於BRCA、MMR等少數強烈的致癌基因突變導致的,而針對這些基因突變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一部分針對性的特效藥。所以,假如某個腫瘤患者發現自己得病很年輕、一個人又得了好幾種癌且家族裡很多人都得了類似的癌,那麼就要高度警覺,諮詢相關的醫生,自己是不是得了可遺傳的癌症,從而對自己的下一代的健康做好提前的規劃和安排。

四:得了癌症,會否傳染?

肯定得說,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人類得癌症會傳染。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癌症是因為病毒、細菌感染而引起的,所以癌症不會傳染人,但這些病毒和細菌則是會傳染的。比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EB病毒、幽門螺旋桿菌、HPV病毒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肝炎病毒、HPV病毒和幽門螺旋桿菌。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肝炎大國,全國80%以上的肝癌患者都是由於肝炎病毒不好好控制而導致的。這裡要叮囑各位肝炎患者,規律複查、規範治療,同時要給小孩接種肝炎病毒的疫苗。同理,超過90%的宮頸癌,以及部分頭頸部鱗癌,都和HPV病毒感染有關,目前HPV疫苗在國內已經上市,鼓勵少男少女們積極接種。至於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抽血化驗或者呼氣試驗診斷,國內相當高比例的人群都攜帶幽門螺旋桿菌,有的是殺了又得,得了又殺,這種細菌通過食物和共餐傳播。通常來說,合併胃潰瘍、家族裡多人得消化道腫瘤等高危人群,如果幽門螺旋桿菌呈陽性,一定要積極殺滅,一般口服三聯或者四聯藥物二週左右,絕大多數人可以殺滅這個壞細菌。

五:如果得了癌症,我是不是要越快治療越好?

得了癌症,尤其是在剛剛確診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會驚慌失措,惶恐焦慮。不過,國外的病友因為各種制度的限制(比如必須要由家庭醫生轉診到專科醫院,專科醫院的醫生都要提前一段時間預約,同時各種就診行為還要受到保險公司的制約,否則保險公司會拒絕支付,自費看病又極端昂貴等等),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按照治療規範完成一全套的檢查,經過多學科專家討論後再製定治療方案,然後等待具體實施。在歐美等國家,一個腫瘤患者,從發現癌症到開始治療,平均需要等待3-6周左右。

而與之相反的是國內的患者,通常是在發現腫瘤以後,恨不得第二天就得到治療,醫生苦勸建議病人等一等免疫組化結果出來、等一等基因檢測結果出來、等一等專家會診意見,但是很多病友卻不願意等待。去年美國腫瘤學會議期間,美國梅奧診所的一位教授展示了一組數據:他把2000到2016年16年間就診於梅奧診所的10010名肺癌患者,分成了2組。一組是發現癌症到開始治療小於3周內的患者,一組是大於3周的患者,結果提示:後者的中位總生存期明顯長於前者,分別是28.6個月和39.1個月。

事實上,磨刀不誤砍柴工。腫瘤患者的第一套治療方案往往決定了整個治療效果中的絕大部分。第一套治療方案萬一有所誤差,後續修補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不知道各位癌友們看了這篇文章是不是有所收穫呢,如果想針對自身瞭解更多抗癌相關問題,請私信抗癌衛士哦!也歡迎大家把這篇文章收藏、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