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花果山上到底有多少隻猴子

很多影視劇以《西遊記》為藍本,塑造了鋤強扶弱、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廣受觀眾歡迎。“悟空熱”方興未艾之餘,一些和猴哥有關的冷知識卻少人問津。美猴王在花果山當起了“齊天大聖”,成為猴子猴孫的帶頭大哥。問題來了,生活在這裡的猴子到底有多少呢?


其山其猴

花果山,位於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國,“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山中怪石嶙峋,雲霧繚繞,生靈繁茂,花草不謝。正是凝結了日月精華,山頂的仙石“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胎”,孕育出石猴孫悟空。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孫悟空在花果山也有幾個能力超強的猴助理。《西遊記》第三回中,學藝歸來的孫悟空“將那四個老猴封為健將,將兩個赤尻馬猴喚做馬、流二元帥,兩個通背猿猴喚做崩、芭二將軍。”

猴王“逐日操演武藝,教小猴砍竹為標,削木為刀”,四健將負責“安營下寨、賞罰諸事”,帶領群猴大舉練兵,逐日不輟。

“各樣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猴王稱讚眾猴:“汝等弓弩熟諳,兵器精通。”說明花果山的猴子過得井井有條,趣味盎然。


群猴統計

孫悟空跟隨菩提祖師學藝之後,思維能力也跟著上了一個層次。他回到出生地,聚集群猴,首次統計了全山的猴口數量,“計有四萬七千餘口”。這與猴王出生之時“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的情形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孫悟空第二次統計猴口,是小說的第28回。三打白骨精之後,孫悟空遭到唐僧誤解,“寫立貶書為照,永不聽用”。遭到除名的孫大聖回到花果山,只見“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巖倒塌,林樹焦枯”。這番景象完全顛覆了花果山“福地洞天”的美稱。

猴王好不容易找到幾個小猴,忙問:

“你們還有多少在此山上?”群猴回答:“老者小者,只有千把。”所幸的是花果山“還有馬流二元帥、崩芭二將軍管著哩。”自“四萬七千餘口”到“千把”,花果山猴群數量銳減,減員嚴重。


暴跌原因

花果山猴群數量從高峰跌落谷底,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戰爭。美猴王曾經率領群猴和十萬天兵天將展開大戰。跟隨二郎神出戰的梅山六兄弟,“縱著鷹犬,搭弩張弓,一齊掩殺,可憐衝散妖猴四健將,捉拿靈怪二三千”。四健將束手無策,無計可施。

其次是火災。當大聖被如來困囚在五行山下,群猴無人領導,孤立無援。二郎神不講武德,縱火焚山。煙熏火燎,導致猴群“燒殺了大半”。眾猴見勢不妙,紛紛“蹲在井裡,鑽在澗內,藏於鐵板橋下”,方才逃脫火海。


第三是自然環境的惡化。劫後餘生的猴子,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受到破壞的花果山“沒花果養贍,難以存活”,猴群的生存難以為繼。在飢餓的驅使下,猴群發生了分裂,“別處又去了一半”。食物短缺,加快了猴群數量減少的步伐。

最後是人禍。堅守花果山的猴群,再次遭遇附近的獵戶的捕殺。殺死的猴子,“拿了去剝皮剔骨,醬煮醋蒸,油煎鹽炒,當做下飯食用”。捕到的活猴,“教他跳圈做戲,翻筋斗,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頑耍”。獵人的圍獵行為,又使猴群損失了一半成員。戰爭平息後,多種因素相互疊加,促使花果山猴群數量急轉直下。


重修洞天

群猴的不幸遭遇,惹怒了爭勝好鬥的孫悟空。他吩咐小猴:“小的們,都出去把那山上燒酥了的碎石頭與我搬將起來堆著。或二三十個一推,或五六十個一堆,堆著我有用處。”恰好此時有獵戶組團進山獵猴,規模達到千餘人馬之眾。美猴王掐訣唸咒,捲起了一陣狂風, 碎石“乘風亂飛亂舞”,獵戶被飛石砸中,旋即斃命。

孫悟空組織群猴蒐集戰利品。猴子們虜去獵戶衣服,用來禦寒,屍首推入萬丈深淵,馬匹一邊剝皮做靴,另一邊醃製馬肉備用,“弓箭槍刀”用來“操演武藝”“雜色旗號”“收為我用”。經過一番處理,孫大聖去除了人禍對花果山的威脅。

緊接著,孫悟空豎起“重修花果山復整水簾洞齊天大聖”的旗幟,積極“招魔聚獸,積草屯糧”,解決了長期困擾猴群的溫飽問題。猴王利用他的好人緣,又去找了“四海龍王,借些甘霖仙水”,花果山“前栽榆柳,後種松楠,桃李棗梅,無所不備”

。隨著花草樹木的不斷生長,改變了原先的惡劣環境,恢復了山林的往日生機。孫悟空靠一己之力,重修花果山,猴子們“逍遙自在,樂業安居”


化敵為友

二郎神是屠戮花果山群猴的首要兇手,孫悟空本該報仇血恨,但他出於自身的考量,並未那麼做。《西遊記》第6回裡,猴王大顯通神,曾和二郎神“鬥經三百餘合,不知勝負”。論能耐本領和法相變化,大聖和二郎神半斤八兩,難分伯仲。孫悟空為群猴復仇沒有十足的把握。

其次,二郎神征剿花果山,不是出於自願。四天王、李託塔、哪吒等眾神拿孫悟空毫無辦法。觀音菩薩向玉帝推薦了二郎神,由大力鬼王向二郎神頒佈旨意,稱:“今特調賢甥(二郎神)同義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後,高升重賞。”


第三,孫大聖大鬧天宮才是花果山遭受劫難的根本原因。當日天兵天將大戰花果山的起因,完全是由美猴王“因在宮偷桃、偷酒、偷丹,攪亂蟠桃大會”的任性行為導致的。玉帝派遣眾神前往捉拿孫悟空,二郎神不過是其中之一,不應把所有猴子的死難全部歸咎於他一人。

最後,孫悟空受戒取經,風餐露宿,實質上已經改邪歸正。如此一來,他和二郎神有了和解的基礎。《西遊記》第63回,二郎神和孫悟空冰釋前嫌,聯手對付九頭蟲。“二郎即取金弓,安上銀彈,扯滿弓,往上就打”,九頭蟲受創遠遁,清除了唐僧取經路上的一大阻礙。孫悟空和二郎神的握手言和,標誌著花果山之劫劃上了句號。


根據小說中猴群成員減少的說法,可以倒推出眾猴的具體死亡數量。按現存1000只猴子計算,遭到獵人捕捉的有1000只,往別處謀生的有2000只,被梅山六兄弟捉拿的有二三千隻,死於花果山山火的猴子至少有4萬多隻。這才是《西遊記》中花果山猴群的真實生存狀況。

作者:計白當黑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吳承恩 《西遊記》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