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了就應該放下,那麼,如何才算放下?

很多人都覺得,結束一段感情,就要學會放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愛了就應該放下。”

可是,如何才算放下呢?

關於對放下的理解,大部分人的做法是,把對方微信拉黑,刪了所有的聯繫方式,再也不去你們曾經到過的地方,再也不看你們一起看過的影片,恨不得把所有一切與對方有關的東西都從腦海裡刪除掉。

然後告訴自己,這就是放下!這樣就能完全把他忘記掉!

可是漸漸的,你又會發現,腦海裡的某些記錄是刪除不了的,告訴過自己一千次、一萬次“不要想”,然而各種各樣的情境還是在腦海裡回放,揮之不去,就算你丟光了所有與他有關的東西,不再允許身邊任何一個人提起,他依然躲在你心裡的某一個角落,一經觸碰,還是傷痛。

曾看過一部青春記錄片,不記得叫什麼名字了,講述一個小女生深深地喜歡上一個小男生,每次的遇見,目光所及如小鹿亂撞,心怦怦跳。

他們曾經走近過,談天說地,暢想未來,但男生只是走近了她的生活,並未能走進她的生活。

後來的她,用了好多年的時間,回憶、懷念,卻從未想過要遺忘他,因為在她的生命中,那是最純粹最潔淨的感情。

只是,就算再難忘的人,經過時間的洗滌,記憶慢慢模糊,多年前那份最熱切的情感,也會止於唇齒,掩於歲月。

她一直介懷的,認為放不下的東西,卻在不知不覺中,在歲月的流逝裡,真正地遺忘了……

大概,這就是放下吧。

其實真正的放下,應該是,完全接受他離開的事實。不再對他念念不忘,不再對他抱有任何幻想,就算深夜看到他朋友圈經過字斟句酌的文字,也不再去揣測他的用意;真正的放下就是路上偶遇,也能波瀾不驚地打聲招呼,而不是倉皇失措。

人的一生中,本來就沒有什麼非要不可的東西,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割捨不下的人。

生命裡經歷的每一段感情,都是美好的,遇見了都應該好好珍惜,錯過了也應該學會釋懷,既然感情已經結束,就應該不留戀,不糾纏,不勉強,要知道,任何人的走近或離開,都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數的。

學會放下,才能成長。

讓自己長大,做一個懂事的大人,不動聲色去成長,才能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