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書法篆刻題竟佔40分


2020年高考的

兩套全國卷語文試卷中

分別在高達20分的大題裡

出現了書法篆刻方面的內容


全國I卷中的一道語文題

是一篇關於

中國印章藝術

和篆刻藝術的文章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全國I卷)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在中國各種藝術形式中,篆刻是一個____的門類。篆刻是從實用印章的應用中發展而來的,中國的印章最初用在製陶工藝方面,上面鐫刻的是圖案、花紋或族徽,到春秋戰國時期,刻有官職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後,由於文人士大夫參與到印章的創作中,使這門從前主要由工匠承攬的技藝,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侷限於用來昭示身份與權力,而是通過鐫刻人名字號,齋館名稱、成語警句等來表達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實用功能,成為文人表達自己審美追求的獨特方式。


中國印章藝術由此實現了一次完美的昇華——演變為中國文化特有的篆刻藝術。明清時期,眾多____的藝術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對漢字形體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們對印面佈局的精心設計,對各種刀法的熟練掌握,篆刻藝術的發展及成就,使印章成為與中國畫、中國書法緊密結合的藝術形式,同時也是中國畫和書法作品中____的組成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別具匠心 才思敏捷 異彩紛呈 彌足珍貴

B.別具匠心 才華橫溢 奇光異彩 不可或缺

C.十分獨特 才華橫溢 異彩紛呈 不可或缺

D.十分獨特 才思敏捷 奇光異彩 彌足珍貴


而全國ΙΙ卷語文試題中

更是提及甲骨文等

一些相關知識


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ΙΙ卷含答案)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1899年發現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國史料“四大發現”之一。殷墟甲骨文內容豐富,甲骨刻辭大多是占卜的記錄,但占卜的範圍很廣,涉及祭祀、征伐、農業,田獵、氣象、疾病等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會生活。從目前的發掘情況看,甲骨文不止出現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陝西、山東、湖北,____寧夏都發現了刻有卜辭的甲骨。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數量最多。但它不是當時唯一的文字。《尚書·多士》記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甲骨文有“典”“冊” “聿(筆)”這樣的文字,說明殷人祖先常規的書寫材料是簡冊,書寫工具是毛筆。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簡冊____腐爛,似乎無法在北方的地下長期保存,所以至今____沒有發現商代的竹簡。從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後才出現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銅器上已有少量銘文。( ),甲骨文字體簡化較多。對於文字本身來說,漢代學者總結的“六書”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現,已經說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質上是記錄語言的,____受書寫材質和體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記錄當時的語言現象,但是已經能夠反映漢語的基本語法、詞彙系統。


17.依次填入文中機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以及 容易 尚且 然而

B.乃至 容易 仍然 雖然

C.以及 易於 仍然 然而

D.乃至 易於 尚且 雖然


18.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由於相較於鑄造的青銅器銘文,用刀在龜甲和獸骨上刻字比較困難

B.用刀在龜甲和獸骨上刻字比較困難,這是相較於鑄造青銅器銘文而言的

C.由於用刀在龜甲和獸骨上刻字比較困難,所以相較於鑄造的青銅器銘文

D.用刀在龜甲和獸骨上刻字,相較於鑄造青銅器銘文而言,比較困難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就文字本身來說,漢代學者總結的“六書”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現,已經說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B.對於文字本身來說,漢代學者總結的“六書”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現,已經說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C.對於文字本身來說,漢代學者總結的“六書”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現,說明它已經是成熟的文字。

D.就文字本身來說,漢代學者總結的“六書”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現,說明它已經是成熟的文字。


書法雖然並未單獨設考

但近幾年的高考卷裡

都出現了有關書法的試題


2019年高考數學試題中

提到獨孤信的“印信”

這枚印章由煤精刻制而成

在中國古代

煤精常被作為

文人墨客的文房四寶

如筆筒、硯臺等的原料

有時也被製為串珠或陳設品


2019年高考數學試題(全國II卷)


16.中國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狀多為長方體、正方體或圓柱體,但南北朝時期的官員獨孤信的印信形狀是“半正多面體“(圖1)。半正多面體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正多邊形圍成的多面體,半正多面體體現了數學的對稱美。圖2是一個稜數為48的半正多面體,它的所有頂點都在同一個正方體的表面上,且此正方體的稜長為1。則該半正多面體共有____個面,其稜長為____。(本題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歷年高考中

書法頻繁出現在語文卷中


2019高考語文試題(江蘇卷)


六、現代文閱讀(二)(12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題。


書家和善書者

沈尹默


“古之善書者,往往不知筆法。”前人是這樣說過。就寫字的初期來說,這句話,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韻一樣,四聲清濁,是不能為晉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們作文,只求口吻調利而已

。筆法不是某一個人憑空創造出來的,而是由寫字的人們逐漸地在寫字的點畫過程中,發現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認真利用它,彼此傳授,成為一定必守的規律。由此可知,書家和非書家的區別,在初期是不會有的。


寫字發展到相當興盛之後(尤其到唐代),愛好寫字的人們,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就產生出一批好奇立異、相信自己、不大願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創立各人所願意的規則。凡是人為的規則,它本身與實際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會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動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滿意地沿用著它而發生效力。在這裡,自然而然地便有書家和非書家的分別了。


有天分、有修養的人們,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寫出一筆可看的字,但是詳細監察一下它的點畫,有時與筆法偶然暗合,有時則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種皆工。既是這樣,我們自然無法以書家看待他們,至多隻能稱之為善書者。講到書家,那就得精通八法,無論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點畫使轉,處處皆須合法,不能四號苟且從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歐、虞、褚、顏諸家遺留下來的成績,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書和畫來相比著看,書家的書,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畫師的畫;善書者的書,就好比文人的寫意畫,也有它的風致可愛處,但不能學,只能參觀,以博其趣。其實這也是寫字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


六朝及唐人寫經,風格雖不甚高,但是點畫不失法度,它自成為一種經生體,比之後代善書者的字體,要嚴謹得多。宋代的蘇東坡,大家都承認他是個書家,但他因天分過高,放任不羈,執筆單鉤,已為當時所非議。他自己曾經說過:“我書意造本無法。”黃山谷也常說他“往往有意到筆不到處”。就這一點來看,他又是一個道德的不拘拘於法度的善書的典型人物,因而成為後來學書人不須要講究筆法的藉口。我們要知道,沒有過人的天分,就想從東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無成就可期的。我常看見東坡畫的枯樹竹石橫幅,十分外行,但極有天趣,米元章在後邊題了一首詩,頗有相互發揮之妙。這為文人大開了一個方便之門,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習慣破壞無遺。自元以來,書畫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兩代,可看的書畫就越來越少了。一個人一味地從心所欲做事,本來是一事無成的。但是若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卻是最高的進境。寫字的人,也需要做到這樣。

(有刪改)


15.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善書而不知筆法,這一現象出現在寫字初期,當時筆法還未被充分發現和利用。

B.唐代愛好寫字的人漸多,有一批人好奇立異,自創規則,經生體就是這麼產生的。

C.二王、歐、虞、褚、顏諸家都是嚴格遵守筆法的典型,他們都屬於書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書畫創作每況愈下,優秀作品越來越少,與守法度的習慣被破壞有關。


16.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在寫字過程中,那些與實際不能完全切合的人為的規則,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動性,因而不能稱之為筆法。

B.書與畫相似,書家之書正如畫師之畫,謹嚴而不失法度,而善書者之書正如文人的寫意,別有風致。

C.蘇東坡天分高,修養深,意造的書畫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羈,成為後世不守法度的藉口。

D.一味從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寫字的人如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卻能達到最高的境界。


17.書家和善書者的區別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6分)


2018高考語文試題(全國ΙΙ卷)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後(節選)

陸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更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寫詩人觀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書作品,並回顧它的創作過程。

B.詩人馳騁疆場殺盡報國的志向無法實現,借書法創作來抒發心中鬱悶。

C.詩人把書法創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戰場上的戰士,氣吞山河,勢不可擋。

D.詩人豪情勃發,他在硯臺中磨出的濃黑墨汁,也映射著燭光縱橫飛濺。


這些年

書法元素多次出現在

各類重要的大型考試中

中考裡書法試題

所佔的分值也不小

並且覆蓋的科目更廣


中考中的書法試題


網傳2019江蘇中考歷史卷


網傳2019江蘇中考數學卷


網傳2019武威市中考語文試卷


2016年北京中考試題


2016年湖北中考試題

2016年甘肅中考試題

2016年山西中考試題

2015—2016年北京城西初三試題

2015年江蘇南京中考試題

2015—2016年北京順義初三試題

2015年山東德州中考試題

2015—2016年北京密雲初三試題

2015年浙江溫州中考試題

2015年北京語文中考試題

2015年福漳州中考試題

2015年江蘇南京中考試題


書法在中高考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

在此提醒

即將參加中考的學子

千萬不要小看書法知識

平時多注意積累

好好把握!

#書法愛好者##書法##篆刻##一起學書法#

​ 轉載自《書微君 書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