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蓮不再是熱帶氣候獨有的,與深圳同一緯度的屏東成功種出貓山王

被譽為馬來西亞國寶的水果之王-貓山王榴蓮,個頭較小,採用的瓜熟蒂落的方式,口感絕佳,冷藏後就像在吃奶油雪糕一樣。網羅了一大批忠實粉絲,目前,價格還是高高在上!如果我國能種出來那該多好啊?


其實我國三亞的保亭已經成功種出了少量榴蓮,當然三亞和泰國一樣都是熱帶季風氣候,種出來並不驚奇。今天,我們主要來看臺灣屏東是如何種出來的,屏東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深圳緯度差不多,北緯22°左右。


榴蓮屬於熱帶果樹,喜歡溫暖多雨氣候,所以目前主要種植地點在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地區。現有來自我國臺灣種植出了貓山王,該農場位於由臺灣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與榴蓮魏農場合作,克服寒流與颱風的威脅,歷經多年開花結果,已能穩定生產臺灣榴蓮,每顆重達3至4公斤,口感、品質佳。


這個榴蓮園的園主叫魏德義,曾在證券公司上班。也是農業的門外漢,在種植榴蓮前很多人跟他說,種植榴蓮沒有前途。因為進口的太多的。但是他卻偏不相信,硬著頭皮做了下去。

260棵的榴蓮樹園區


將原本1.2公頃檳榔樹的農地,改種榴蓮樹,魏德義說其實很多人並不看好他,但他覺得種比較差異化的果樹,比較有未來和長久性收入;從種植金枕頭開始,種子成樹後當成枮木再嫁接其他品種。目前品質較好的「貓山王」經歷5年的照顧與管理,終於開花結果,產出第一顆在地的榴蓮,今年是第7年,氣候上較平順,產量也隨之穩定增加。


在馬來西亞的榴蓮樹,通常都是比較高大的果樹,但是在這裡的果園,卻是矮化型的果實。

貓山王掛果



為了讓種植者們更好的種出榴蓮,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於2020年4月13~14日,在榴槤魏農場舉辦榴蓮生產與模式建立觀摩會,讓農民可以觀摩現有的榴蓮生產模式。

魏榴蓮果園目前是以種植和販賣苗木為主,在加以給農戶教學

嫁接教學

嫁接聯繫

傳授技術中


學員們在認真的學習嫁接


觀察園區的榴蓮果


榴蓮成長階段建議用黑色塑膠網罩遮陽避免曬傷,夏季颱風侵襲可用鍍鋅管作為支架固定植栽預防折枝傾倒等技巧。


農場種植榴蓮面積大約15畝,以頂級的「貓山王」榴蓮為主,今年邁入第七年,植株更健壯,結果也比往年豐碩,五年生的結果株已超過八成。期盼透過觀摩交流,給廣大農友種植新選擇,並持續開發榴蓮在地生產模式。


當然,該農場主要還是賣苗木和種植技術,種出來收益如何不得而知。本文不是廣告,只是作為一個參考,說明榴蓮其實還是可以在亞熱帶種植的,不一定非要熱帶。相信榴蓮,慢慢的會在海南,雲南,廣東,廣西等部分地區會慢慢種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