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約炮”,靠靈魂社交的app能擺脫給微信導流的命運嗎?


Soul被傳上市


據外媒The information報道,社交APP Soul正在計劃IPO,目前仍處於磋商階段。計劃融資約2億美元,估值約10至20億美元。目前Soul對此拒絕置評。


Soul App上線於2016年11月,Soul是一款主打“跟隨靈魂找到你”,讓用戶通過尋找特質相同的心靈夥伴的社交產品,講究“真實表達、純粹交流”,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善意平等地自我表達,發現可以深度交流的好友。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 Soul月活躍用戶接近2900萬,同比增長133%,用戶每天使用APP時長平均40分鐘。


Soul的創始人就是一位女性,名叫張璐,之前在一家歐洲諮詢公司工作,因此早期Soul的很多用戶都是留學生,這家公司目前註冊用戶已經超過1億,活躍用戶1000萬。


女性做社交軟件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要避免與“約”有關,這也是Soul與眾不同的地方,最開始憑藉興趣社交,另一面弱化顏值、地理位置等信息。


“靈魂”是Soul的主要賣點,這讓它獲得了大批女性的青睞,Soul注重精神交流,通過性格測試等標籤實現精準匹配,這也是Soul推出後被市場認可的原因。Soul創始人張璐曾表示,“Soul滿足年輕人消除心理孤獨的精神類需求,這一點是區別於微信等一些即時通訊平臺的。”


Soul的特別之處在於,當用戶進入Soul的主頁面之前,必須先通過一個靈魂性格測試,題目由淺入深,測的題越多,匹配度越高,先通過一套題來測試用戶,在瞭解用戶的基本信息後,系統再通過算法進行匹配。



應用包括廣場、星球、聊天三個功能,星球功能更是創造出滿滿的氛圍感和儀式感,這讓Soul從一開始就與一眾約會軟件不同,其會精細化的根據用戶數據做分析,走心而不是走腎,這也正中對交友標準較高的年輕群體的下懷。


Soul的用戶主要為Z世代,根據資料顯示,千禧一代占人口的31.5%,Z世代人口現在佔比為32%。年輕群體在社交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與品味,Soul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其為Z世代造就了一個精神烏托邦。


另一面,隨著平臺用戶數的增多,定位系統的削弱,也導致這款APP受到一定發展限制。隨著時間發展,用戶增長來到一定瓶頸,2019年,Soul上半年年月均DAU在270萬左右,但接近年中時MAU已經開始下滑,Soul的功能也開始越來越複雜,有不少用戶反映,Soul不再是單純的那個Soul了,為了吸引更多用戶,Soul也開始增加了增值付費功能,例如:同城卡、定位卡等,Soul逐漸也打破過往的習慣,開始擁有了同城定位功能。


比如在社區方面,開始增加“顏值”話題,用戶可以選擇性爆照,吸引異性聊天,也可以開啟聊天模式,自動接收異性信息。


Soul創始人張璐曾在採訪中提到,推薦算法會是下一步的核心,Soul最終會走向大中臺化,用數據去驅動,可能會和今日頭條很像,包括用數據去加速某個功能的冷啟動,至於商業化方面,則主要是通過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功能和增值服務去賺錢。


可見,隨著體量的增大,用戶範圍的擴張,Soul勢必要做出更多的改變。


陌生人社交還有前路嗎?


一直以來,Soul所在的陌生人社交賽道,在市場規模上因為跟熟人社交有著不小差距,也並未得到太多的資本看好。非國民剛需的陌生人社交還有前路嗎?


比如2011年上線的陌陌,在探探崛起前,通過陌生人社交業務做到2000多萬DAU,如今,陌陌的核心業務是直播和附近的人。


上市6年的陌陌一樣來到了陣痛時期。月活方面,截至2020年6月陌陌主App月度活躍用戶為1.115億,與第一季度的1.080億相比出現了上升,但與去年同期的1.135億相比下滑不少。


同樣不樂觀的還有陌陌一路走低的股價。2018年6月,陌陌的股價曾經達到了最高的54.24美元,而如今股價早已腰斬。


探探則是2014年上線,2019年年初國內DAU達到峰值近千萬,後來又遭遇過下架上架等情況,DAU增長也是相當緩慢。無論是探探還是它的母公司陌陌,顏值社交都是它們的基本特點。


從知名度和用戶體量上來看,探探明顯是規模更大的一家公司,目前歸在陌陌,值得一提的是,探探也傳言會獨立分拆上市,Soul與探探誰能搶先成為陌生人社交領域的資本香餑餑,將是市場未來關注的重點。


兩年後,Soul橫空出世,跟陌陌、探探比,核心業務更為單一,只是文字聊天或者語音聊天,雖然也有小遊戲,但整體功能依然較少。Soul的業務更加偏向於年輕化,依賴於核心算法進行匹配,更加註重於年輕人的留存率。而探探和陌陌則更加偏向於基礎功能的實現,看臉屬性明顯,用戶年齡範圍更廣泛。



但不得不說,社交賽道在近些年來一直缺乏新花樣,社交賽道的新面孔與新聲音更是寥寥無幾。


巨頭也有動作,但也僅限於試水狀態,以BAT、搜狐、網易、京東為代表的老牌互聯網巨頭在這幾年大舉入局,蠶食早期玩家們的市場份額。去年搜狐推出孤獨社交產品“狐友”,阿里的“Real如我”,百度的“聽筒”以及網易雲的“心遇”,也是小範圍測試,後續並沒有出現更大的聲量,產品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更難提顛覆社交市場。


巨頭雖然沒能從根本上威脅到陌陌、Soul,但不代表陌陌們的地位絲毫沒受到影響,就目前的現實來看,如今的社交江湖早已不是陌陌一家為大,下載量較大的積目等競爭社交應用層出不窮,甚至一些以陌生人社交為主的遊戲也分走陌陌、Soul的流量。


而且,由於切入的賽道性質特殊,陌生人社交併非國人剛需,從未下載過相關應用的人不在少數,這也導致這一賽道的天花板始終有限,在經歷過最初的爆發式增長之後,充分沉澱目標用戶以後,行業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逐漸成為常態。


Soul的IPO隱憂


如果傳言為真,Soul即將赴美IPO,Soul依然會面臨幾個隱憂:


第一,Soul是否能夠突破玩法同質化,實現用戶增長?畢竟年輕人的愛來得快,去得也快,Soul所處的移動互聯網行業已經進入“中年”,與大部分互聯網產品一樣,面臨著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枯竭,當年輕人對此類“靈魂社交”玩法有了審美疲勞以後,還能不能持續使用也很難說。


其實對於所有社交軟件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用戶不流失到微信上,有業內人士指出,很多人通過陌生人社交軟件認識之後,就會很快找到微信,然後之前的應用就會被閒置。


可見Soul若想長久留住用戶,在內容建設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廣場需要保證持續內容輸出,需要建立完整的社區內容系統等。


第二,隨著應用體量的變大,Soul用戶與內容質量也在下降,被不少人詬病調性“變味兒”。


近年來,Soul被曝出較多負面新聞,比如新華社曾調查發現,Soul的匿名小助手功能裡能看到許多帶有“軟色情”的狀態、評論和私密照。其中還不乏一些明碼標價疑似進行色情交易的相關內容。


2019年6月,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打擊利用互聯網傳播淫穢色情和“軟色情”內容的行為,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網站平臺,Soul也在名單之內。


此外,在網上搜“soul詐騙”,顯示結果超174萬個,騙子大多憑藉光鮮高顏值的人設,對不設防的年輕人進行詐騙。以交友為名義的詐騙“殺豬盤”在Soul上面也一度氾濫。一名Soul貼吧用戶發帖自曝被騙經歷,自嘲稱,本以為在Soul遇到靈魂,結果都是“才貌雙全的騙子”。


據澎湃新聞統計,僅昆明2020年12月份,因在社交平臺Soul結識陌生人被詐騙的案件11起,最高被騙金額34萬元,最低被騙金額9千元。


雖然soul平臺內部經常會為用戶發送防騙貼士,但這依然很難解決陌生人交友平臺的各種問題,基於身份無法被核實,很多人依然避免不了被騙的命運,這也嚴重破壞Soul的社區氛圍。一旦用戶在平臺上遇到詐騙問題,很容易就對平臺產生牴觸甚至厭惡心理,對Soul極其不利。


總而言之,即使IPO似乎給整個陌生人社交賽道帶來一絲希望,但Soul依然有不少的隱憂,長遠來看,如果這些隱憂不解決,行業也不會因為某個IPO而發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參考資料:

《Soul和探探明年或將啟動IPO 社交還有得玩?》陸玖財經;

《唐巖王力交接背後,中年陌陌還能講出新故事嗎?》;首席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