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開花多,坐莢少?記住這3點,結莢數增加20%,粒數增加30%

今天有農民諮詢說,大豆開花了,但是花都萎焉了,幾乎沒有結莢。

當前河南、河北等地區的大豆正處於開花結莢期,安徽、山東地區大豆還沒開花,東北黑龍江等地區大豆正處於結莢期-鼓粒期。

大豆開花多,結莢少的情況很常見,每年都會遇到。像圖片這種情況,多與花期高溫,缺硼有關,高溫抑制花葯開裂散粉,花粉活性低,花粉管伸長障礙,導致花朵敗育,授粉受精不良,無法坐莢。此外,大豆旺長,開花結果養分不足,也會出現開花多、坐莢少,甚至不開花的情況。

大豆開花結莢期,如何管理才能促進大豆開花坐莢,提高大豆產量呢?

大豆開花結莢期是大豆生長最旺盛的時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是幹物質形成和累積最多的時期,對產量影響最大。這個時期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水分、養分供應,滿足大豆開花結莢的發育,促進多開花、多結莢、防止早衰,控制徒長,增花保莢,減少脫落

,管理上主要做好以下3點:

1、追施花莢肥,促花增莢

夏大豆多在小麥收後播種,加上大豆本身固氮的特性,很多農民來不及施肥就直接播種了。在開花結莢期,經常出現下部葉片發黃早衰的情況,花莢脫落,這個時期每畝追尿素6-7公斤,可以促進增花保莢,減少脫落,提高產量15%以上。

但是,如果基肥足,土壤供肥好,則不需要施肥,相反在初花期田間一片深綠,通風透光性差的情況下,及時進行控旺,以免花莢脫落,後期倒伏和早衰。

看到這裡,我相信很多朋友心裡有一個很大的問號,那就是大豆可以自己固氮,為什麼還要尿素?

根瘤在苗期形成,固氮作用主要在結莢期後,而且根瘤只提高大豆40%的氮素,因此施用尿素是必需的,尤其在生長前期追施以及豆莢鼓粒期葉面噴施。

2、合理控旺,協調養分平衡,抗倒伏

大豆生長太旺,是導致開花結莢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大豆進入初花期開始,不僅要長莖葉,還要開花結莢,如果大豆莖葉生長太旺,則開花結果養分不足,結莢少。

這個階段需要促控結合,不僅需要促進開花結莢,更需要控旺長,協調養分平衡,大豆旺長後,葉色發黑高稈,花序少,結莢少,多空莢,病蟲害多,下部小葉發黃,早衰,一場暴雨後易倒伏,嚴重影響大豆的產量。

關於大豆控旺,一般在分枝期-初花期進行,每畝用5%烯效唑20克,兌水20公斤噴施,均勻噴布在葉片正反面,不重噴也不漏噴,能控制大豆植株高度,縮短節間長度,增加單株分枝和莢粒數,提高結實率,促進頂莢的形成,增產12% 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市場上都會出現各類控旺增產的產品,比如安徽,大豆專用肥(氨基酸,硼,鉬等微量元素)又貴,還說能控旺,農民噴幾次,還長一米多高。控旺劑就是單純的控旺劑,指的是烯效唑、多效唑、矮壯素等,

大家切記不要買錯了。

對於小面積大豆種植,盛花期摘去主莖頂心 2cm,進行人工打頂。

3、補充磷鉀肥、硼鉬肥,防旱排澇,促授粉結莢,防高溫熱害

高溫乾旱,不僅會影響開花授粉,而且會導致莖葉早衰。超過33℃,花粉發育不良,畸形,授粉受精障礙,坐果率低,出現大量空莢秕粒,嚴重減產30%以上。而田間溼度太大,花粉粒吸水脹裂,也會嚴重落花。

(1)葉面補充硼、鉬、磷、鉀等元素

大豆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主要體現在硼、鉬兩種元素上。是豆科作物必需,能促進根瘤的形成與生長,使根瘤數量增多,體積增大,固氮量提高;對大豆氮素代謝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加大豆各組織的含氮量,提高蛋白質含量,提高大豆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促進大豆植株對磷的吸收、分配和轉化等;

能夠促進開花結實,尤其在高溫環境下,能夠提高花粉的活性,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伸長,減少受精不良引起的落花落莢,提高結實率,促進碳水化合物的運輸,使籽粒飽滿。開花結莢期噴2-3次硼中鉬,能提高大豆單株莢數 11%~21%,提高單株粒數 30%~43%。

磷酸二氫鉀則能夠增強光合作用,尤其對於旺長的大豆,補充磷鉀養分,能夠促進大豆向生殖生長方向轉移,尤其在防莖葉早衰,促進光合產物的累積和向籽粒轉移,提高籽粒飽滿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此外,磷酸二氫鉀還能夠提高大豆的抗高溫、抗倒伏特性。

建議初花期、結莢期、鼓粒期,每畝用100-200克磷酸二氫鉀+20毫升硼中鉬,兌水20公斤噴施,初花期結合控旺劑一起噴施。硼中鉬,大豆高產法寶,點擊瞭解更多


(2)中耕培土,防旱排澇

“大豆鋤莢,壓斷揚叉”。 大豆初花期中耕能促進大豆根系向深層伸展,增加根系營養吸收面積,增加結瘤和共生固氮,乾旱時蓄水保墒,多雨時通氣散墒,具有很好的增產作用。 中耕時進行培土,可防止大豆倒伏。

開花結莢期是大豆需水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日照長, 蒸發量大,如果水分不足, 植株就會出現萎蔫現象,這一時期澆水可增產15%-30% 。

灌水方法以溝灌為好,小水溝灌至土壤溼潤即可。降低田間溫度,增加溼度,減少花落落莢,切不可大水漫灌,否則易使根系窒息腐爛,溼度過大,也會導致花粉粒爆裂,敗育花多,大量花莢脫落。且大雨過後,土壤板結,並在土壤乾燥後引起龜裂,損傷根系,也會導致植株倒伏。

(3)防大豆症青

點蜂緣蝽是大豆“症青”發生的主因,莢果全部受害,籽粒基本沒有正常發育,而

下部部分莢果貌似鼓粒正常,但剖開後籽粒出現滯育軟化或發黑減產絕收。可在大豆植株現蕾、開花和初莢期用化學藥劑一併防治。使用 10% 吡蟲啉可溼性粉劑、5% 高效氯氟氰菊酯、3% 阿維菌素乳油、5% 啶蟲脒乳油、20%氰戊菊酯、氟蟲腈、或氯蟲·噻蟲嗪防治。

硼中鉬,大豆高產法寶,點擊文末“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