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區的《上風》雜誌將何去何從

近兩天來,意外地聽到一個壞消息,金牛區所辦的《上風》雜誌有可能於近期停刊。《上風》雜誌於2014年創辦,雙月刊,由金牛區文聯等單位主辦,金牛區作家協會承辦。這本雜誌圍繞金牛區的大局開展組稿,區域內外作者眾多,全面反映金牛區的新時代新面貌。

成都各個區縣均辦有自己的刊物,且多數辦得有聲有色,既繁榮了區縣文學藝術,同時助力區域文化、經濟發展,如武侯區的《武侯文藝》、成華區的《沙河風》、青羊區的《琴臺文藝》、新都區的《桂湖》、郫都區的《鵑城文藝》、龍泉驛區的《龍泉山》、溫江區的《魚鳧文藝》、雙流區的《瞿上》等等。

為何此時傳出《上風》雜誌要停刊的消息呢?有一種說法是,一些領導認為,刊物少有人閱讀,出的成績也不夠多。簡言之,在今天沒有存在的價值。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區縣的融媒體中心辦的內部報刊也時不時刊發區域內作者的文學作品,金牛區的《新金牛》自從改版之後,就與此隔的有些距離了。

那麼,如果《上風》停刊了,金牛區的基層作家的發表作品的平臺也就不存在了。我還記得去年五月份,我參加“重走金牛道”的活動時,沿途與各地區縣的作協進行交流時,他們對《上風》的印象,都是美好的。

這幾年,行腳成都時不時應邀參加金牛區作家協會的活動,這個月會已經成為成都文學的品牌活動。每一次活動中,金牛區基層作者就圍繞著金牛區的各項工作開展采風、創作,同時,區域內外作家的交流、互動,讓更多的作者走向文壇這個大舞臺,這種文學活動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

我還記得簡陽市的《簡陽文藝》不再刊發文學作品之後,我們也進行了呼籲。文學發展不能像經濟指標那樣考核,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行腳成都也留意到,金牛區的一些作家呼籲對《上風》雜誌的關注。他們除了表達對金牛區的熱愛之外,就是期望能有一塊發表文學作品的園地。對基層作家來說,發表作品的舞臺看似寬廣,因寫作內容為區域文學,就難以在其他媒體刊發,這也是一種現實。

在今天,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地區的歷史記事,不應該只是宏大敘事,像作家創作的各種區域文學記憶,也是區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歷史的一部分。

《上風》雜誌將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