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堪稱史上最牛和尚,造就盛世,編寫史上第一百科全書

現在我們說起和尚,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寺廟之中,端莊可態的僧侶主持,他們看破紅塵,不聞不問七情六慾,利益利害,一心普都眾生的賢者。可今天小編要講述的,是歷史上堪稱奇人的一位和尚,他不但精通謀略,幫助一國之君造就盛世,且文化素養極高,在他的參與下,我國曆史一大綜合類百科大全編訂,可謂一時功臣,他就是明朝歷史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想必最近熱火的電視劇,成功帶動大家狠狠的去關注我國朝代之一的明朝。明朝確實是有志氣的一朝,皇帝守邊疆,不割地不賠款,可謂正我大漢之氣節。且明朝也出過許多開創盛世的明君,我們要今天要講的黑衣宰相就和明朝一位皇上密不可分他就是永樂大帝——朱棣。

永樂大帝在當燕王之時,因建文皇帝的削藩政策,裝瘋賣傻也很難保住性命,為了一家生計和大明國運,朱棣就請了父親當時留給他的一位謀士,姚廣孝。當姚廣孝來到北平城任慶壽寺住持時,經常出入燕王府,與朱棣密談,勸朱棣生存之法。朱棣時長拿不定主意懷疑的問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麼辦?”姚廣孝都堅定的勸解,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至此,姚廣孝幫助朱棣在自己庭院裡的地下製造兵器,終於,靖難建功,朱棣終於當上皇帝,趕走建文皇帝,建年號永樂,開創永樂盛世。在整個事件中,姚廣孝這位和尚是主要的推動者,可謂永樂帝第一功臣。朱棣在勝利登基後多次勸解姚廣孝還俗,賜高官厚祿,但都被姚廣孝拒絕,無奈加封姚廣孝僧錄司左善世,後又加太子少師,輔助朱高熾太子輔政。

說道這裡,大家就一位姚廣孝的貢獻就此終結嗎?沒有,在永樂遷都北平,姚廣孝親自擔任北平的佈局規劃,後在解縉編書失敗後又擔任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在他的參與下,《永樂大典》成功編寫,這本融合中國古代文學之大成才展現到後人的眼前,姚廣孝對大明對中華古代文學藝術保存中,可謂功不可沒。


永樂十六年(1418年),姚廣孝病逝慶壽寺,朱棣悲痛追贈榮國公,諡號恭靖並親自撰寫神道碑銘,允許姚廣孝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在永樂十六年時,姚廣孝病重,不能上朝,居住在慶壽寺中。朱棣曾數次前去探視,可見朱棣對姚廣孝的感情至深,也看出姚廣孝的地位在永樂是多麼的重要,甚至在得知姚廣孝逝世時,悲痛的朱棣竟廢朝兩日,並以僧人的禮制安葬姚廣孝,可見的這位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和尚,是在永樂年間和當時最高統治者朱棣心中多麼重要的人物。

姚廣孝一生為僧,卻插足政治設計,為明朝的興旺乃至中華名族文化的規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謂中國最奇的和尚,也可為中國最神秘的黑衣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