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MO課堂NO.1:漫說IoT和5G


IoT、5G、NB-IoT當屬時下最熱門的通信詞彙,隨著5G的成熟,“萬物智能互聯”正在成為現實,物聯網已經被推向風口浪尖,本節課讓我們先認識一下這些常說的詞彙到底是什麼吧,話不多說,乾貨送上。(歡迎來扣群討論:123242102)

姿勢點1 物聯網和5G不能劃等號

IoT(Internet of things)即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用戶端由人擴展到了萬物,目的是實現萬物智能互聯;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是一個通信標準;5G是支撐物聯網中無線通信能力的手段之一,5G之於物聯網相當於4G之於互聯網。

姿勢點2 NB-IoT和5G的關係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的大連接(單小區連接數5w)、低功耗(PSM態耗流uA級別)、低成本(NB芯片目標1美元以內)、廣覆蓋(是2G覆蓋的100倍)的特點與5G應用場景的mMTC吻合,因此被3GPP劃入了5G標準之一,同時NB-IoT也彌補了5G標準沒有完成之前物聯網的部份應用需求。

姿勢點3 NB-IoT和LTE的關係

NB-IoT協議脫胎於LTE,為了適應物聯網的實際應用需求,在LTE的基礎上對信令和功能做了簡化,在連接數和低功耗方面做了改善,頻率上採用180KHz也是為了在部署時與LTE系統儘量的兼容,實現平滑升級,從而減少部署成本。

姿勢點4 物聯網需要無線通信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物聯網的應用場景非常多,且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不一樣,如智能抄表需要低功耗,自動駕駛需要低時延,VR/AR需要大流量,智能井蓋需要深度覆蓋等等,由於這些條件同時滿足較為困難且有些要求是相互矛盾的,為此5G標準相應的制定了三個應用方向,即eMBB(移動性增強)、mMTC(海量及其類通信)、uRLLC(超高可靠低時延),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

姿勢點5 物聯網無線通信還使用了其他技術嗎

目前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分為兩大類,一是授權頻率通信技術,包括NB-IoT、GPRS,二是使用非授權頻率通信技術,包括WIFI、BlueTooth、ZigBee、LoRa、NFC、兩者各有優劣,互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