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民樂:寒旱農業有種頭 縣委書記來“代言”

工人包裝處理採摘出來的新鮮番茄

本網記者 沈文剛 劉悅

走進民樂,處處是特色產業火熱發展的景象。民樂縣利用地貌複雜、氣候多樣的自然稟賦,挖掘高寒乾旱特色農業蘊含的綠色有機特質,發展綠色生態循環農業,以鄉村振興統攬特色產業佈局,傳統農業生產的烙印已漸褪去,彰顯出獨具特色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新圖景。

時值初夏,在地處祁連山北麓的張掖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智能溫室工業化栽培蔬菜包裝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忙碌。剛採摘下來的新鮮“串收番茄”和“迷你彩椒”正在裝箱。

民樂縣委書記李作明“代言”致富果

溫室裡,智慧農業設備令人大開眼界:每株作物無土栽培,不易感染土壤傳染病菌,採取有機質營養缽栽培,通過電腦操控所需水肥;一排排風機通過電腦控制旋轉,及時通風保持恆溫;通風管里根據作物所需,定量輸入二氧化碳;溫室頂空安裝了太陽能傳感器,對作物進行光照,棚頂幕布自動升降,控制光照度……

“溫室裡形成了一個密封的生態循環系統。” 張掖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楊白樺介紹, “溫室裡有從國外引進授粉的熊蜂,還投放了一定比例的瓢蟲、麗蚜小蜂、小花蛙等防治病蟲害的天敵,不用任何農藥,生產出的蔬菜很健康”。

楊柏華介紹公司情況

民樂縣委書記李作明告訴記者,縣裡引進的海升集團現代智能溫室工業化栽培示範項目,也是立足縣域灘大地廣、光熱資源充足優勢,按照“不打一口井、不突破現有用水總量、不破壞地表結構”為基本原則,擴大戈壁設施農業基礎,形成以“乾旱”為特質的戈壁生態農業示範區。

截止目前,畝產均值達到100萬元,約等於民樂縣境內170萬畝農業用地全部種植小麥的經濟收益總和。

“公司職工大概有230人左右,受疫情影響,工人才復工不久”。楊白樺介紹,“復工工人大都是緊挨著廠區的‘圓夢苑’小區住戶,目前所有人員身體狀況均無異常。”

有機番茄

楊白樺所說的“圓夢苑”小區,是民樂縣易地扶貧安置點。該項目共投資2.38億元,佔地面積377畝,涉及民樂縣10個鎮172個行政村。目前,小區已分三期遷入建檔立卡貧困戶1019戶3985人。

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自落戶民樂生態工業園區以來,一直把讓貧困群眾增產增收、脫貧致富融入企業的運營管理模式中,吸納當地易地扶貧搬遷人員入企務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

南豐鎮村民朱德鵬是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落蔓工作人員。2019年,朱德鵬一家搬入 “圓夢苑”,他也不用東奔西跑去打零工了。“經過勞動力市場一週培訓,就可以上班了,日常工作各環節我都能熟練操作,月工資有5000多元。” 朱德鵬告訴記者。

朱德鵬正在整理落蔓

看到記者與朱德鵬攀談,縣委書記李作明不禁激動起來,面對鏡頭,李作明摘下兩顆番茄,說道:“我想為這顆致富果站個臺、代個言,寒旱農業有種頭,希望我們的企業和老百姓能實現共贏。”

楊白樺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將吸收更多搬遷人口進棚工作,通過培訓,實現搬遷群眾從普通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