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乃文壇“教父”,他的後人如何?一個做了高官,一個家喻戶曉

    作為文壇的泰山北斗,魯迅的大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其作品如《吶喊》、《朝花夕拾》等,都是不朽名作,而如《孔乙己》、《閏土》等文章更曾上過教材,影響極為深遠。同時,這樣一位人物,他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中國國內,他也對日、韓等國的文化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讚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魯迅的獨子周海嬰自然也非庸人。自誕下週海嬰後,魯迅便對這個獨子傾注了無限的希望。不過,他的教育手段卻與一般家庭不同。他沒有填鴨式的教育,只是讓周海嬰自由地成長,二人亦師亦友間,也令周海嬰成為了一個“敢說、敢罵、敢打”的人。

    在良好的家風下,周海嬰成長迅速,聰慧無比,但他卻沒有繼承父親的衣缽,在文學方面繼續深造。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愛好,對他而言,文學不是他未來發展的方向,技術才是。而對兒子如此“叛逆”的舉動,魯迅竟也不生氣,反而還默默鼓勵他。就這樣,他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路,最終考入北大物理系,成為了一名科研人員。對於父親給他帶來的光環,他不以為意,強調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贏得社會尊重。而他最終能成為廣電總局副部級幹部,也正是靠著他的真才實幹上位!而他也的確為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魯迅的兒子已經如此“離經叛道”,但他的侄孫子卻更出人意料,因為他決定成為一名演員。他的名字大家或許不太熟悉,但卻不可能不認識這個人,此人便是著名演員許紹雄!在當時,許紹雄的家族無疑極為恐怖,其太公是清朝一品大員,也是慈禧的乾兒子,甚至還能在紫禁城內騎馬。其叔公是參與創立黃埔軍校的粵軍總司令。而他的姑婆,正是魯迅的夫人許廣平。在姑婆身上,他學到了低調,不顯擺的作風。同樣,當他決定成為演員,也是靠著自己的努力,盡力將每一個角色塑造豐滿,對每一部戲負責。這才讓他在圈內聲名鵲起,被譽為影壇的“無冕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