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APP及其他

當前,除了新冠肺炎,“網課”應當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了吧?怎麼在疫情時期讓孩子上網課?用誰的什麼的APP?詢問之下充滿焦慮。依我之見,用你小孩老師的或者所在學校裡的APP就好了。

網絡教學可供選擇餘地大,但自己小孩的老師水平低……比你孩子水平高就可以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網課面對的是人,不是冰冷冷的機器,不是簡單的人機對話。教你小孩的老師瞭解你的孩子,最低程度也會有點“因材施教”的意義。

再者,最重要的是你的小孩喜歡學習嗎?有主動學習的熱情嗎?沒有的話,網課對你的小孩來說是巨大的品性考驗。這些才是從根本上影響你小孩使用APP的效果的問題。

常常看到許多家長為自己的孩子需不需要補課、找誰補課而煩惱,也看到許多家長因為經濟能力的問題,對補課很憤怒,以為是老師為了利益而打開的潘多拉的盒子,迫使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下文,嚴禁老師補課。但是,認真看看,補課的事其實還是要問問你的孩子,大部分情況下,補課真能做的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在教室裡,在老師的關注之下,學不好的孩子是性格出了問題。他到哪裡都難有好的學習的態度,自然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許多家長不懂教育,以為APP勝,教育就贏;“補課”勝了,教育就贏了。就像一部車,是奔馳?是寶馬?還是廣本、現代?其實,在路程一定的情況下,在幾部車在基本狀況一致的前提下,它們會幾乎相近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

不需要再瞎想什麼。一直以來中國的教育裡,貫穿了一條哲學原理: “內因決定外因”。對的,相對社會而言,你的家庭是內因;相對學校而言,你的孩子是內因。做好定位,才不至於推卸責任。

對於你孩子自身的關心一定要高於關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