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縣長來帶貨!上過《中國國家地理》封面的氧氣天堂,要火!

◆ ◆ ◆ ◆ ◆

這裡是“全國生態環境第一縣”,覆蓋率高達86%的茂密山林賦予了她最純淨的空氣。作為華東最大的天然氧吧,她總能在全國2348個縣(市、區)中脫穎而出↓


這裡有著全國數量最多,歷史也最悠久的廊橋:或鑿石為梁,或疊木為拱,或橫跨在懸崖峭壁之上,或靜臥於小溪碧波之上,與青山碧水構成了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畫卷,還曾上過《中國國家地理》的封面

@周勇/攝


不知是生活在此地的人們共同鑄就了這片土地的性格,還是這一座城賦予了當地人純樸、善良的靈魂。這裡是慢生活最完美的詮釋,安靜又閒適的小城裡生活,對於久居鬧市的人來說,可謂是一種別樣的奢侈↓

@周勇/攝


麗水·慶元,寓意“美好伊始”,一個很多人後悔沒有早點知道的地方。

正是因為山高水遠,這裡還有著沒有被人為過分修飾的原始山水。2020年的五一,不妨就把假期定格在這裡,枕山風聽雨眠,你會發現一路的舟車勞頓,都值得。


“雲啟百山,心動慶元”

2020百山祖國家公園創建雲推介會

將於4月29日上午9:00上線直播

書記、縣長邀您五一遊慶元


無人打擾的原始秘境

鮮有人知的“醉氧”天堂

地理環境的特殊造就了慶元獨特的自然之景。這裡薈萃了大量珍稀動植物資源,生態植被極為豐富。來過慶元的人,都忘不了她的蔚藍天空、青山秀水和清甜空氣。


百山祖 | 珍稀動植物的“博物館”

@周勇/攝

百山祖海拔1856.7米,它不僅是浙江第二高峰,也是甌江、閩江、福安江的發源地。特殊的地理環境不僅造就了這裡獨特的自然之景,沿著山澗臺階邊走邊看,兩邊林木遮天,林下通透,彎彎曲曲的枝丫飽經風雨滄桑。


@周勇/攝

龐大的森林系統涵養了源源不竭的水源,形成了落差不一、跌宕起伏的山澗瀑布。百山祖的瀑布雖不及天台山大瀑布那般氣勢磅礴,也比不上嵊州百丈飛瀑那般雷霆萬鈞,但這裡卻有百瀑之眾,個個跌宕多變,形態萬千。


@周勇/攝

中國名山大川中,很少有地方因為一種植物名揚天下,而百山祖就是這樣一個特例。被稱“植物大熊貓”,冷杉起源於白堊紀中期(約1.2億-1億年前),在自然狀態上極難傳宗接代。從原始的3株到如今的800多株,人工繁殖幫這種瀕危植物逃脫了滅絕的命運。

門票(供參考):65元/人(2020年6月30日前免門票)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百山祖鎮


巾子峰 | 飄忽雲深不知處

@周勇/攝

以巾幗英雄之意得名,巾子峰形似並肩聳立的兩姐妹,又如利戟直插雲天。碎石鋪成的山道在森林中蜿蜒,並無岔路,可一路直達山頂。這裡能俯視整個森林公園以及慶元縣城,甚至還能遠觀浙、閩兩省三縣,大有一覽眾山小之勢。


@沈世崗/攝

巾子峰以雲著稱,終年雲霧繚繞,“巾子祥雲”自古便是“濛洲八景”之一。山峰東南面奇險異常,乳白的雲霧,在山谷中團團溢出,緩緩漫上山頭,終散成片片輕柔的薄紗,飄飄忽忽地籠罩在整個山谷。


@周勇/攝

在山頂露營,夜看漫天星辰,晨起東觀日出,更是快事。晨曦中的巾子峰極其靜諡,東方天邊盡處,霞光撥開雲層穿過樹林,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運氣好還能看到佛光顯現)。霧散時,眼前一片清明,山頭各色杜鵑花自由綻放,宛如仙鏡。

門票(供參考):50元/人(2020年6月30日前免門票)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巾子峰景區

遊覽線路:祥雲臺-橫山綠道-淑女瀑-鳳凰瀑-起雲橋-親水浴場-十二飛瀑-山岱優客中心(約4.9km)


雙苗尖 | 海拔1600m的天空之境

@周勇/攝

雙苗尖之小眾,除了少數的徒步愛好者,可能連麗水人都少有人知。天然、原始,或是對雙苗尖最恰當的描述。1626的海拔之上,形狀各異的怪石、清澈凜冽的溪水、被灌木湮沒的古道……滿滿的都是野趣。


圖源@Feekr

雙苗尖山頂常年被雲霧繚繞著,一片高山草甸把春天蓬勃的生機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天邊。春夏之際,這裡百花齊放,即使在石頭縫裡,也能綻放出倔強的美麗。不遠處,牛群在此無憂無慮地食草、休憩,使這江南景色更添了幾分塞外風情。


@周勇/攝

廣袤的高山草甸是一處天然的露營地。帶一頂不大不小的帳篷,不多不少的行李,與自然為伍。與山風為舞,頭頂無邊的星光璀璨,身邊搭著未盡的星火,跨進帳篷是家,跨出帳篷就是全世界。

露營貼士:山上可以露營,需自帶裝備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荷地鎮蘇湖村雙苗尖,自駕導航至慶元荷地鎮蘇湖村,可在鎮山或村內簡單用餐前往三號風機口,爬山至雙苗尖山頂大約需要25分鐘左右


黃皮溼地 | 未經發開的處女地

@周勇/攝

待到抵達黃皮溼地所在的黃皮村以後,一路單行山道旁邊就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極為險峻。黃皮溼地由上湖和下湖兩部分組成,其中上湖又稱天湖,是黃皮溼地的精華。


@周勇/攝

作為一處未經發開的處女地,這裡仍保留著最原始的狀態,一望無際的土地無需矯揉造作的修飾,只有老樹盤根和荒草萋萋的原始風貌。因為高海拔的緣故,這裡哪怕到了7月盛夏,也不過22度的氣溫,是個極好的避暑地。


@張少峰/攝

千畝的高山溼地被茂密的松樹林分割成大大小小數十個形狀各異的“湖”泊。當地村民稱溼地為湖,但“湖”裡卻大多不見積水,只是類似沼澤的溼地,草木茂盛。光和影完美融合,原始的野性氣質渾然天成,不知驚豔了多少人的時光。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百山祖鎮黃皮村


一山一村一廊橋

名副其實的中國廊橋之鄉

在慶元只要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會有廊橋。目前全縣境內現存各類廊橋130餘座,既美觀實用又有深厚的民俗文化淵源,每一座都擁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想要說給你聽。


@葉茂柚/攝

↑月山村,是一個被遺忘在綠水青山中的村落。小村後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銀鉤,村莊座落其間,如同山環水抱的一輪圓月,又被稱為“月亮下面最美山村”。月山村有“二里十橋”之說,一座座閣樓高聳的廊橋如長虹臥波,美得別具一格。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城東南57公里月山村

廊橋筆記:從南門進入月山必經步蟾橋,此橋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意取步入蟾宮,更有蟾宮折桂之意;村口的“來鳳橋”和村中央的“如龍橋”是“舉溪八景”之一的“龍鳳兩橋”,是仙靈之地月山村的精髓。


@王建平/攝

↑大濟村,有一個更亮堂的名字——進士村!這個歷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卻先後湧現出26名進士!徜徉於村中,走近雙門橋、進士府第、迎旨門街、接官亭、扁鵲廟……彷彿連空氣中都散發著詩書文禮的氣息。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濛洲街道大濟村

廊橋筆記:雙門橋是全國有史料記載時間最早的木拱橋之一,是從木撐架發展為木拱架成熟的標誌,比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還要早100多年,較好地保存著北宋時期橋樑的原始特徵。


@洪子根/攝

↑西洋殿坐落在縣城前往百山祖景區的路途中,四面山環水抱,一溪清水依附腳下,有著近三百年曆史。村裡有一座西洋殿,雕樑畫棟、飛簷翹角,氣派非常。相傳,這是為了感念菇神吳三公在800年前開創了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先河而建。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五大堡鄉西洋殿

廊橋筆記:西洋殿旁有蘭溪橋靜臥松源溪碧波之上,這是一座大跨度木拱伸臂廊屋橋,也是全國現存單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橋。陽光下,廊橋和倒影吻合成一對圓弧,豐滿的弧度有著猶如摺扇展開般的畫面美感。


@周勇/攝

↑濛淤村背依青山、面臨綠水,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一座浙江慶元革命老根據地紀念碑直刺蒼穹,見證了無數慶元人的理想與責任。村中有一條應嶺嵐古道,全長約5公里,是慶元到壽寧古道的其中一段,曾作為連接浙南閩北的交通要道,一度繁盛。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五大堡鄉濛淤村

廊橋筆記:

濛淤廊橋距今已有730餘載,周邊四角飛簷涼亭、石汀步錯落有致,青山綠水間,移步皆是景。它曾經歷過戰爭的硝煙,多次被毀壞重建,也見證了革命先輩不屈的精神,數百年靜靜佇立於山水之間。


圖源@廊橋博物館

↑楓堂村,春風一吹,這裡的油菜花,便在明媚的陽光中裝點成金黃明亮的模樣,滿眼盡是生機盎然的希望。花田裡,清新、自由、沁人心脾的香味與熱烈、燦爛、無言以表的色彩調和成了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焰,吸引著無數路人駐足觀賞。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竹口鎮楓堂村

廊橋筆記:楹廊瓦頂的後坑橋始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年),呈東西走向,是浙江少有的木拱廊橋之一,有廊屋15間。浙西南革命歷史上著名的竹口戰鬥就發生在這裡,為古橋添上了一筆豔麗的紅色。


作為慶元的北大門,↑曹嶺村沿石嶺兩側依山而建,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全村300餘戶人家,姓氏卻有91個!在古時,這裡曾是曹運碼頭,有“八百里甌江第一碼頭”之稱,在那個還沒有修建公路的年代,慶元所有的貨物流通都要經過這裡。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黃田鎮曹嶺村

廊橋筆記:龍慶橋橫跨甌江主源梅溪之上,東踞龍泉小梅鎮,西峙慶元黃田鎮曹嶺村,是一座五孔36間,長140米的石木結構屋式橋。畫龍描鳳的橋樑飽經風雨滄桑,刻下了一段無法磨滅的記憶。


@周先麗/攝

↑城北村,浙南山區藏了大大小小像城北村這樣的村落。小村雖然並不知名,也不是什麼旅遊勝地,但卻見證了中共慶元縣特別支部的誕生,也見證了慶元抗日救亡運動掀起高潮,更見證了革命志士在困境中頑強和堅持。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松源街道城北村

廊橋筆記:橫跨在竹坑溪與松源溪交匯口上,詠歸橋始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橋東建有補天閣,閣頂畫像衣錦臨風、楚楚動人;橋下石龍潭、放生潭波光盪漾、水天一色;橋西石龍山樹木鬱鬱蔥蔥、雲霧繚繞……美極。


↑中國慶元廊橋博物館,慶元的青山綠水涵養了歷經歲月風霜卻依然巍峨古樸的廊橋,這裡還建有中國首座廊橋博物館。完整地逛完整座博物館,你會更加驚歎勞動人民建造廊橋的美學和智慧。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濛洲街道石龍街1-1號


@首席造夢師/攝

慶元縣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源地,中國首個↑香菇博物館也在這裡落成。博物館運用幻影成像技術將香菇文化的源遠流長,香菇產業的絢麗輝煌都直觀地展示給前來觀戰的觀眾。原來一朵香菇也有這麼多的秘密,如果不知道就去看看吧。

地址:麗水市慶元縣詠歸路6號(生態公園內)


做最會吃的山裡人

土生土長的原味食材

不同於麗水其他九個縣市,慶元的飲食有許多的習慣更接近於閩北,其味既有浙江人的酸甜,又有閩北人的薑辣。慶元人對於野蔬菇果的烹飪技藝最為高超,其“粗菜細做”的功夫讓蔬菜的味道遠勝雞鴨魚肉之類的葷腥。


↑百菇宴,在這個以香菇為支柱產業的地方,飲食裡可謂無菇不歡。燉、炒、炸、熘、蒸……不同的烹飪手法造就不同的香菇口感,好吃又健康。


↑社粿,如果你想找到可以代表慶元的食物,那麼肯定就是它。將採摘的鼠麴草洗淨,搗碎,加入米粉和炒蘑菇,幹筍,瘦肉末,洋蔥等,使其成為甜或鹹味的社粿,聞起來香氣濃郁,口感酥脆可口。


↑油菜火鍋,吱啦燃燒的酒精爐子上,小鐵鍋裡切片的五花肉,應季的油菜、剛採摘的鮮香菇、鮮筍冒著熱氣,帶著濃濃的酒糟風味,大概是每個慶元人對家鄉最懷念的味道吧~


↑黃粿,是慶元特色的小吃,傳說能吃上黃米粿表示本年的豐收,預示著來年的希望。黃米粿製作工藝非常講究,每道工藝都不能草率,這樣才能做出純正地道的黃粿。制好的黃粿,可煎可蒸可炒,有點像我們常吃的年糕。但年糕沒什麼彈性,黃米粿倒十分有嚼頭。


↑甜桔柚,因為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慶元的甜桔柚果面金黃,光鮮亮麗,充沛的陽光賦予了滿滿的糖分,每一個都甜過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