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在節目中談到父親落淚:在教育道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董卿在節目中談到父親落淚:在教育道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家長不再滿足能吃飽穿暖了,開始看重孩子的教育問題。過去我們信奉的是"嚴師出高徒",現在引進了很多西方的文化,覺得要給孩子自由,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快樂學習,但是由於很多家長對這個西方文化的不瞭解,導致出現一些錯誤,父母對孩子的成績不管不顧,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半路輟學。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還是要逼著孩子學習,孩子年齡太小,並沒有什麼自覺性,家長的放任不管就是孩子不愛學習的幫兇。董卿在一檔節目中哭著說道她的父親,在她小時候對她的要求特別嚴格,從識字起,每天都強迫她抄寫古詩詞並背誦,還要求她多長時間看多少本書,每天都要檢查她的作業。

小時候,董卿很恨父親,在別人家的孩子都在玩遊戲唱歌的時候,她只能在屋裡完成父親佈置的任務,但是現在,董卿感謝她的父親嚴格要求自己,養成了她現在每天都看書的好習慣。

一、快樂教育並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小時候就是在父母的強迫下學習和上課,很不幸福,所以現在對自己的孩子基本沒什麼要求,孩子願意做的事情家長會支持,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家長也不會勉強,只希望能夠讓孩子快樂成長。

但是這並不是真正的快樂教育,快樂教育是啟發孩子的興趣,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去幫助孩子學習,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二、孩子不會主動自覺的學習

孩子的自制力都很差,就像我小時候一樣,即使知道作業還沒有完成,也不想去寫,因為我的媽媽還沒有催我去寫作業,所以我是不會主動寫的,因為我沒有很強的自制力能抵抗看電視和玩遊戲。

電視劇《小歡喜》裡面的喬英子的媽媽,對喬英子的要求非常嚴格,幾乎就是看守犯人一樣的看守著喬英子,去逼迫她去學習;裡面方一凡的爸爸媽媽就比較隨意了,方一凡玩心不退,每天上課都是吊兒郎當的,他媽媽也會兇他,讓他去學習,但是他爸爸在中間會和稀泥,導致方一凡就不愛學習,在考試中幾乎每次倒數。

這兩個例子就是用來對比一下,喬英子在媽媽的壓迫下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而方一凡在一個沒有壓力的家庭中,成績一直處於倒數。這其實就是差別,孩子都喜歡玩,只有在家長的逼迫下才會學習,孩子的自制力都很差,想要讓孩子自覺主動的學習,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嚴格的父母對孩子特別重要

還記得當初的"清華虎媽"嗎?她畢業於清華大學,在她的孩子三歲的時候為孩子制定了計劃書,每天早上5點起床之後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當這份時間表在網上流傳的時候,大家是怎麼評論這件事情的呢?很多網友說這個媽媽太狠心了,孩子這麼小,還什麼都不懂,就強迫孩子去學習;也有網友說幸好自己不是她的孩子,各種諷刺和批評的話都出來了,在替這個孩子打抱不平,但是這個媽媽就一定是錯的嗎?

其實大多數的家長都不懂教育孩子,所以也不理解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其實啊,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會埋怨家長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但是孩子長大了之後,會感謝家長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讓自己學會了堅持。

總結

孩子的自制力差,其實就差一個人來逼一逼他,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孩子都需要適當的強迫,大家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