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艾什頓 帶你重新認識物聯網

文章解讀:預測未來並不難,更難的是相信未來。我們都可以大膽預測未來10年、20年至100年會發生什麼事情,也許這就是我們科技發展的方向。幻想的事情未必不能實現,人類從陸地到天中,再到太空,每一步的實現原因都非常相似,那就是大膽的想象。而物聯網現階段由感知層收集數據、網絡層傳輸數據、數據層處理存儲數據及應用層提供應用服務,共同組成了物聯網的基礎。因此物聯網最終的形態會是個怎樣的未來,我們不妨大膽猜想,如果當所有層級的行業標準統一之時,所有物體,生物的信息沒有壁壘,能在安全的網絡中自由傳輸共享,也許這時才會開啟萬物互聯的新時代。

△ 物聯網之父:凱文·艾什頓,RFID(射頻識別技術)先驅

物聯網之父從微觀和宏觀上分別向我們介紹了物聯網的誕生、重要性、技術關係、對人類走向未來的幫助以及所能帶給你的創業啟示。

大家試想下,如果在2005年的時候,當我站在大家面前,從口袋裡面拿出小設備,拍一張高清的全景圖,散發到網上,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這絕對是一個奇蹟,現在卻是一件平常找樂子的事情,根本不會感覺到意外。如果我在10年前說10年後可以做這件事,大部分人也不會相信我,所以這中間發生了幾件事情:我們習慣新事物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技術的世界裡面,事物可能從從荒謬變成不可思議,然後再變成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用智能手機拍一張照片,我們每天都在做,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剛才用的這個技術是物聯網的技術,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具有革命性的事物,也是現在這一代人在見證的技術革命。

預測未來


我自己的本職工作是討論、研究、出版關於未來的見解,我需要了解很多各方面的趨勢。在上圖中,大家可以看到左上角圖片是一張85年前拍的關於冥王星的照片,那時的人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是第一次意識到有一顆叫做冥王星的星球,離太陽很遠。我們不僅僅能夠看到它,而且能夠拍到它,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後來這張照片在不斷地演進,21年前我們又拍了冥王星照片,畫質更好,可以看到它是橢圓形的,4年前這張照片質量的提升更快,2個月前這張照片直接可以看到星球表面,1個月前的照片可以清晰看到看到地表是什麼樣的。

同樣一項技術,因為物聯網的發展速度,效果已經大不一樣了。互聯網在連接技術方面日新月異,所以才有了高解析度的照片。技術發展不是線性的,可能前面的幾年發展緩慢,但是到了某個時點會大幅提升。

預測未來並不難,更難的是相信未來。

這是我今天強調的一個結論。我對未來的相關預測,為什麼實現的概率很高?可能只有少數人相信這些說法,但是相信的少數人如果未來去創業的話,他會比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具備先發優勢,做出了不起的技術和事業。

10年前,還沒有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但現在已經是在世界普及了,正如冥王星的照片由模糊走向高清。事物發展速度非常快,你不能等它來了再應對,否則就太晚了。可能大家是世界上最大的50家企業或者最富有的100人之一,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還是可以在未來的發展中即使錯過趨勢也挽回敗局,但是大多數人還是需要對未來預測,在未來到來之前做準備,有獨立性和自信去堅信、去實幹。如果你能夠對於某一種未來特別堅信,你很有可能實現這個未來。

在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時代,計算方式可以發生改變,在20世紀的時候,最強大的計算機科學原理被稱為摩爾定律:你所獲得的計算能力,每18個月會翻倍。在21世紀和摩爾定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是庫梅定律:單位運算的電耗量,每一年半就降低一半,從計算機誕生開始,都會持續下去。

這點和摩爾定律是相關聯的,但不是等同的,正如你的手機功能比幾年前改善了非常多,不再像以往那麼耗電了。以計算機為例,世界上最簡單的是RFID,也就是無線電射頻技術。這個技術在票務、大眾交通、支付系統、體育賽事都可以應用到,大家可以看到票根、鑰匙、收費公路等等。

這個標籤有自己的運算模塊,摩爾定律提出通訊的過程中只有一個信道,這可能造成一個問題:一方聽不到另外一方。這個問題有多種方式可解決的,就是通過RFID標籤進行運算,它基本上耗不了什麼電,不怎麼需要充電和插電,它的電源來自於無線電電波,這是非常低量的電流。RFID需要耗的電,與無線電裡面帶有的電是非常類似的,用無線電電波就可以實現RFID的運算了。

21世紀初,它被提出來時,它的很多前沿工作是放在中國完成的,我們當時跟上海的復旦大學有很好的對口合作,由教授帶隊研究。RFID就是自通電的技術,智能手機可以被看作計算機,在2012年有27億臺智能手機,2014年是30多億,沒有人能否定智能手機現已是無處不在的事實了。RFID的數量超過了智能手機,每年發貨量都多出十億,去年總數超過40多億。我們單純看2014年的數據,智能手機、平板、手提電腦佔據了我們的生活,但是RFID標籤更是無處不在。因此,20年之內,大部分電源是可以自給自足的。

90年代,我推出物聯網概念並提出這方面預言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我非常瘋狂,但我和同事們堅信這一點。大家聽到這些預言,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相信者可以獲得先發優勢,比其他人更早看到未來,也能實現更多事情。

互聯的世界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飛機的網絡至少存在六七十年時間了,比互聯網網絡存在的時間更長。但在飛機網絡上流動的不是信息,航空網絡包括飛機、乘客、行李。還有一個網絡更為久遠:航運,航運的大部分不是為個人所用,是集裝箱貨輪。還有光纜連接圖,我們講到物聯網的時候,就是把剛才所有的網絡形成一體,把生活所依賴的網絡打通。

在這三個網絡中,互聯網網絡其實是最不重要的,即使互聯網今天癱瘓,我們還是能夠照樣存活的,因為我們可以忍受不使用微信,但是航運等交通網絡癱瘓,這些問題會更多、更需要我們解決。互聯網的二進制不是實物,儘管互聯網是非常強大的技術,但是我們要謹記:實物重於互聯網。一旦我們把所有網絡連接起來形成統一的網絡,這就是物聯網。

究竟什麼是物聯網?

首先,全世界究竟有多少數據?我的意思不是指互聯網捕捉到多少數據,或者全世界的數據庫有多少數據,而是現在全世界究竟存在多少數據?比如在今天這個會場,我們就可以做個例子:多少人、水、溫度、空氣質量、燈泡數量、健康水平、什麼樣的地毯、什麼樣的空調,所有這間屋子相關的物都可以提出問題,以此類推。在這個房間,幾乎產生了無限的數據量,每一秒過去,這些數據都會發生變化,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斷變化中,數據量在不斷增加。那麼,全世界究竟有多少數據,採集了多少數據?人類今天已經採集的數據與真正全世界的數據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過去,計算機只有一個信息來源,就是我們人類通過鍵盤、二維碼告訴計算機,給它傳輸數據,計算機的數據99.99%來源於人類,但是人類在採集世界的數據方面並不擅長,我們更擅長創意、交流、思考,所以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利用庫梅定律,建立遍佈於世界的傳感器網絡,和計算機進行連接,建立自動化獲得世界信息的範式,更好地收集世界的數據。我們要建立大思維,正如我們的五官等感官都在收集信息供給我們處理,你的大腦會不斷比較,從而建立一個關於世界的圖景。

所有的傳感器收集的數據要有價值,這取決於我們的信息能夠共享。在新世界中,我們需要的計算機不僅可以為人收集信息,也要為它自己收集信息。原來的數據太少,沒有規模,當我們得到如此之多數據的時候,我們該做什麼呢?要讓計算機可以自動化決策,做出有用的決策,這個非常有趣,也很難,這個領域我們稱之為“機器學習”。

在我們一般的語言裡,我們也稱之為“人工智能”,這些“機器學習系統”可以分析所有數據,然後產生決策,從而影響到人,人類從而採取干預。在正常情況下,這個決策有什麼前景呢?最終的結果就是做出行為,改變世界。從分析數據、做出決策到給世界帶來改變,這點就我們回到的起點:在傳感器網絡當中發現改變、提供數據、做出決策、改變世界,然後再次循環。這是非常深刻的信息變革,這就是我們講的物聯網,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會不斷地發生變革。

物聯網的經濟影響是消費越少、生產越多

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說:“物聯網是地球的智慧。”這是一個非常有詩意而美妙的互聯網技術總結,它結合了實物和數據。中國正在有意識地做物聯網信息技術的投入。如果大家能夠比其它人更先看到未來,就可以具備更大的先發優勢。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技術是人創造出來的,我們如果想要製造更多東西,就得投入更多的資源和能源。隨著人口的增加,我們的消費也在增加,我們會使用更多的自然資源、土地、勞動力,但是這個時候就開始出現一些問題了:消費導致了太多廢物廢品等汙染問題。但隨著我們採集了更多關於現實世界的信息,我們用不著投入那麼多了。信息系統可以使我們的消費越來越少,產出越來越多,這就是物聯網帶來的經濟影響。

任何一個人類本來就具備了創造力,每個人都可以創新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具有相同的創造力,總是有些人更擅長創新,甚至超過其他人。很多人覺得創新這件事是神秘的,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很多創新並沒有想象中的神秘和了不起,很多具有魔力和神秘的說法是無意的。如果你要等著被靈感的閃電打中,那你最後只能是無疾而終的。

我們現在的創新就是把前一輩人或者同時代人的成果連接起來,個人主義、英雄式的創造者是不存在的,創新都是社區團隊的力量。物聯網為什麼重要呢?就是把信息貫穿到物和物的聯繫中。

創新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行為,可見,僅僅是由於人口的增加導致了更多的生產力,與此同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你就更容易創新了。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我們正從幾千代人打造的創新中受益。我們並不是獨立的英雄,我們不可以閉門造車,恰恰是我們所有整體的群體為我們做出了貢獻。任何一種創造都可以反映到你的生活中,不管是歷史發明或個人發明,都和你個人相關聯。

2100年的人類會是怎樣的呢?可以看到人類的哪些變化呢?那些不可思議的預言很快就會出現的。人口基數是否就是創新的基礎?數據顯示中國是高科技含量最高的國家,美國的高科技含量在萎縮,中國能夠佔有第一位,是因為中國佔有非常好的人群,與全世界溝通和合作。在中國,作為中國人,你可能在創造力的發揮上具備更充分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