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欠費超30天影響竟然這麼嚴重!裝ETC的司機們速看

裝過ETC的司機們注意了!後果非常嚴重! ETC欠費超30天將上報個人徵信!

隨近日,央行、銀保監會公佈《關於金融服務支持收費公路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銀辦發〔2019〕185號)。該意見指出,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徵信。

具體內容為

支持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在取得信息主體授權和履行告知義務的前提下,將自通行交費交易日起超過30日仍拖欠未付款的用戶信息提交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信息保存期限按《徵信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執行。

目前市面上的ETC收費模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預付費模式,另一種是綁定銀行卡後代扣的模式。

具體而言,很多人採用的是信用卡模式,也就是說銀行首先替車主支付了路橋費,然後車主再還款給銀行。這種便捷的模式在受到歡迎的同時也有隱患,惡意欠費的現象屢禁不止。

指導意見提出,支持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推廣應用,力爭2019年底前所有人工收費車道均支持移動支付產品。

不過在著眼推廣的同時,指導意見也劃定了五條“紅線”:

1、不得無故拒絕用戶綁定已有賬戶;

2、不得強行要求用戶新開賬戶綁定;

3、不得在用戶辦理ETC業務時強制搭售其他服務或產品;

4、無合理理由不得拒絕用戶解除綁定賬戶;

5、不得故意引導已安裝ETC用戶變更扣款賬戶,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安裝和社會資源浪費

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一旦上報個人徵信,將面臨嚴重後果!

個人徵信報告裡記錄了個人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個人基本信息,信貸信息(是否有銀行貸款、是否有逾期、信用卡透支記錄等)、非銀行信息(水、電、燃氣等公用事業費用的繳費信息、欠稅情況、民事判決等)。這些信息將影響到個人在金融機構的借貸行為。比如辦理個人房貸時,銀行都需要看徵信報告,如果信用狀況好的可能得到優惠,而有過逾期記錄的可能就要提價,甚至是無法獲得貸款。可以說,個人徵信報告是個人的經濟身份證。

做好這幾點維護好我們自己的徵信、

1、拒絕頻繁的查徵信

一般來說,每個人每年查詢1~2次徵信就足夠了,日常交易中,不要過多的申請信用卡、網貸,這樣盲目的申請,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徵信查詢次數,很多銀行有不成文的規定,半年內查詢次數不能超過10次左右。

因為一個人徵信查詢次數太多,說明這個人是迫切需要貸款或者信用卡申請不來,或者最近急用錢,會被歸為貸款風險較大人群,那麼貸款平臺拒絕放貸的可能性就很大。

2、利用好信用卡

只要有條件申請信用卡,那麼就要好好利用這個金融工具,正常的刷卡消費不僅會積累良好的信譽,還會使得你的信貸額度越來越高,日後有機會辦理信用卡貸款、現金分期等業務,只要按時還款,徵信記錄會越來越好。

有了信用汙點,也不要自暴自棄,銀行一般只會審核最近兩年的信用記錄,除非是大額重要貸款才會仔細審查5年內的。所以只要持續使用信用卡,有機會讓你的徵信記錄得以修復。

3、為別人做擔保

有些朋友會找上門來請求自己幫忙做擔保,然後礙於面子就答應了。提醒大家,這個時候可不能顧忌情面,該拒絕的還是要拒絕。

為別人貸款做擔保,這對徵信也是有影響的,被擔保人出現了失信的情況,你是有責任的,銀行審核的時候也會顧忌這一點。

為了大家都有好的徵信、轉發,提醒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