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又寫錯字了...

前陣子,德雲社很不安寧。

先是郭德綱弟子吳鶴臣突發腦出血,其家屬眾籌百萬元鉅款惹來爭議;後是郭德綱弟子張雲雷調侃汶川地震,惹眾怒後出來道歉。

十幾年來,郭德綱一直紅,德雲社一直火。風生水起的同時也容易風波湧起,飽讀太平歌詞、飽覽人情世故的郭德綱不會不懂這些,所以,他一直用書法來警醒自己。

用書法寫名言、書警句,一則鞭策自己,一則告誡世人,所以但凡能用毛筆的人,都特別喜歡這種形式。

這不,最近郭德綱就在微博上曬出書法新作,內容發人深思——

看看局部——

寫的是:

天雨雖寬,不生無根之草;

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

己亥春月郭德綱。

書寫內容,應該是摘自清人郭小亭的《濟公全傳》,第一百八十一回《醉禪師書寫忠義詞 假道姑拍花盜嬰胎》有兩句: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

郭德綱把潤寫成了生,雖不如原文恰當,倒也說得通。

但是網友們仔細欣賞了一下書法,發現這20個字的正文,居然錯了5個字!

這個字就不算錯了。看下文——

難的繁體字,少了兩橫;度人的度,多了三點水,善字少了一橫。

再回頭看看前面——

雨寫了八個點,但這個不算錯。趙孟頫還寫過九個點的——

不過無字的五個點,就不知來歷了。而且似乎,把這個點挪給雖字更合適——

這麼一算,20個字裡,錯字多達5個,四分之一的錯字率。

平常寫寫毛筆字是個好習慣,但最好認真些。作為公眾人物、微博大V,有正本清源的義務。

一個相聲演員,缺乏最基本的校對知識,確實不妥。就拿前兩年推出的《德雲社家譜》來說,繁體字錯誤連篇,還用了啟功體,所以很多內容看起來都很詭異——

為警效尤的警,是個錯別字,正確的用法是為儆效尤。而令人髮指的發,應該是頭髮的髪,而不是中發白的發,繁體字用錯了。

文字小貼士——

除了這倆字,還有一些繁體字誤用,我們來羅列一下——

十不準,準的繁體字全錯了,不是繁體就一定要加點東西。

文字小貼士——

情有獨鍾的鐘,應該是鍾,不是鐘。鍾情會想,鐘情可會響的。

文字小貼士——

這哥們的藝名,應該是松樹的松,不是鬆散的鬆吧。即使藝名誇張一些,那這位的本名呢——

等等,連武松也不放過嗎?

除了名誤用,姓也給人用錯——

範振鈺的範,豈是模範的範?

文字小貼士——

用錯繁體字,不能完全怪德雲社。但德雲社的問題在於,搞不懂繁體,偏偏用繁體。

最近微信上有句話很流行,叫“別用你的業餘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郭德綱通過多年苦練,從一個業餘相聲愛好者打進專業文藝界,一路艱辛,得來不易。但天下聞名,並不意味著通吃天下,寫毛筆字門檻很低,但是書法的標準很高,玩好了別人給你點贊,玩不好就會鬧笑話,而這種笑聲,恐怕不是郭德綱想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