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陪孩子讀書,你的方法用對了嗎?培養孩子獨立閱讀要趁早

這是乖媽育兒第82篇原創圖文。

這篇文章,寫給家有書香氣的你。

在知乎有個熱門討論:有哪些育兒書籍讓你覺得相見恨晚?

不得不說這屆網友真硬核。

有位寶媽整理出她的寶藏書單,從百科、餵養,到死亡教育,足足分了27個類別。

光是她認可的經典書籍,就多達150本。

她說:"養孩子遇到的困惑,基本都能找到對應的書籍。"

正應了那句話:

人生一切難題,知識給你答案。

讀書,能給你什麼?

為人父母,太需要讀書了!

曾以為上完學、修完專業,就可以掌握足夠的知識點。

一朝分娩才發現,試卷上的答案,竟沒有一條能用在養育孩子上。

育兒之路總是充滿無數的不確定性和挑戰。

第一次面對孩子吐奶、鬧覺,博士都會手足無措。

孩子越大,冒出來的新問題越多。

於是我們重拾書本,開啟了邊學邊練的模式。

這才發覺,讀書帶給我們的好處還是挺多的。

01.內心的平靜

孩子的生活說起來也不過是吃飯、穿衣、睡覺、出行、學習、社交、行為習慣。

好像很簡單?老母親呵呵一笑。

哪一條都能牽扯出一系列么蛾子。

年輕父母一邊要應對生活壓力和家庭瑣事,一邊還要對孩子展現耐心有愛。

被物質和情感雙重碾壓的疲憊感,使我們變得易怒、焦慮、煩躁。

看看書,才發現原來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更沒有完美的孩子。

我們經歷的,都不過是所有父母都會面臨的正常問題。

看著書,不知不覺就能平靜下來。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

02.解決問題的乾貨

為什麼會有起床氣?

為什麼一定要反著穿鞋?

為什麼米飯不能和菜拌在一起吃?

孩子總是會給我們帶來十萬個奇怪的為什麼。

還好,書中總是能給我們適當的解決方案,免得我們想破頭。

03.榜樣的力量

父母愛讀書,孩子則會效仿。

愛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喜愛讀書,能讓孩子完成知之--好之--樂之的過程。

在讀書中找到學習的方法,讓學習變成終身的樂趣。

對孩子有益的讀書方式

01.陪孩子讀書

伴讀,是一種正面的親子互動。

6歲以前,父母有規律的伴讀有助於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挑一本繪本,陪孩子慢慢翻閱,問問孩子在插畫中看到了什麼,聽聽孩子對圖畫的理解。

一次讀不完一本也沒關係,同一本書讀很多遍,都能讀出不同的感悟。

建議在固定的時間段,每次30分鐘左右,前15分鐘你讀,後15分鐘讓孩子學著給你讀。

藉著書本的情境,我們可以和孩子進入同頻溝通。

鼓勵孩子開口說,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學會自己講故事。

如果孩子只能有一套睡前故事,我一定選這套瑞典駐華大使宋蓮、童話大王鄭淵潔力薦的《愛與想象繪本》。

全套有21冊,兩年前買回來,我孩子反反覆覆讀了將近一年。

到現在,很多看完的繪本都送人了,唯獨這套書她還會經常拿出來,照著插圖畫畫。

書中有500多幅高清插圖,張張都是藝術品,充滿了愛和想象力,一張插圖孩子就能解讀出不同的故事。

知名童書選品人劉婷,還把它形容成"大師繪本插畫博物館"。

我感到最神奇的是,孩子連續兩週睡前讀了這套《愛與想象繪本》後,常常一起床就給我講她做的夢,那都是一個個很有趣的故事。

這套書不僅讓我收穫了每晚的美妙親子時光,還培養出一個想象力豐富的故事小天才。

423頭條知識節大促,低至5折,點擊下方鏈接,瞭解千萬家長選擇的大獎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