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阻礙保修的細節,質保五年的十銓開創者M.2固態

要說變化最大的硬件,固態硬盤的發展路程真的非常有趣。SATA流行的時候,TLC顆粒一直不被看好,到了NVMe時期清一色的TLC出現,MLC才徹底失去了追捧。大家把目光轉向滿山偏野的TLC,試圖尋找相對耐用的款式,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質保期。

NVMe固態體積很小,基本就沒有能發揮個性化設計的空間,同質化嚴重程度跟電源差不多。如果出現一款與眾不同的NVMe固態,不是PCIe4.0就是加燈了,然而PCIe4.0的高發熱還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案。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固態最好質保期優先,十銓這款開創者1TB保5年,雖然現在有不少固態是5年保的。只要是個老牌子,價格能接受的都可以選取。

很多固態自帶散熱片,這就跟部分主板衝突了。選之前看清楚就好了,有些牌子只要銘牌保存好了,就可以保修。十銓把銘瑄貼在固態背面,安裝時不需要理會。

表面有一層小金屬散熱片,看著不怎麼厚。有些主板散熱片可能會衝突,加熱後慢慢拆下來就可以了。但有些主板設計得比較好,能直接把固態連自帶的散熱片一塊放進去。

硬件更新的速度太快,10900K也漸漸的迎來落後淘汰的階段了。那時候為了這U,還特意搭配了個不錯的主板。

散熱片沒拆,看了一下沒影響到安裝,就直接讓它疊加在那裡了。

跑了一些軟件,速度正常,這東西只要能穩定就行。

拿軟件測一回就跑掉1PE了,溫度只有45℃,主板的散熱片起了很大功勞,而且沒拆掉的原帶散熱片也不影響。

如今選NVMe除了保質期,其餘就是看散熱片適不適合主板,看預算的程度,只要是個正常牌子,穩定性都不會差。一些追求極致速度的型號,還會帶來難以解決的高發熱問題。而且使用時,很難感覺到速度的差距,能穩定反而是更重要的。有些型號把銘牌放在正面了,就是顆粒與主板散熱片接觸的那面,多少有點影響。如果是同級別的型號,還是選細節更好的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