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驚豔的漢服頭冠,卻被罵上熱搜?網友:這種美麗,不該傳承

曾經在小學的課本里學過關於一隻鳥的文章

一隻翠藍色的鳥兒
像箭矢一般竄入水中

隨後破水而出
在水珠飛濺中


宛若涅槃重生的鳳凰

嘴裡還叼著自己的戰利品

這是一段網上非常火爆的視頻片段

這隻美麗的鳥兒名叫翠鳥

目睹這份美麗後
有人選擇用相機記錄下來
與陌生人分享

有人卻選擇用殘忍的方法佔有它

圖片來源@攝影師Alan Mcfyden


惹全網怒罵的“百萬頭冠”


最近一場風華無限的“國風大典”

讓許多人再次見識到了漢服的美

但沒想到的是

本該只有美與感動的走秀
卻因一頂頭冠
捲入了爭議之中

這頂頭冠非常華麗
綴滿祥雲與花草圖案
四周配以靈動的步搖

尤其是
金色胎底上
瑩瑩生光的翠藍色
更是具有一種攝魂奪魄的美

頭冠上美麗的翠藍色裝飾
由中國傳統技藝點翠製成

點指鑲嵌技法,而翠指的便是


翠鳥美麗的藍綠色羽毛

右圖翠鳥攝影師@shinc

圖片源自新浪微博@故宮博物院


美則美矣

翠羽的獲取卻十分殘忍

雖然無需殺鳥取羽
但翠鳥生性膽小
取羽時的應激反應
很容易會讓翠鳥喪命


因此,被取過羽的翠鳥
幾乎都會很快死亡

更何況翠鳥體型嬌小
每隻鳥兒僅有

28根翠羽可用於點翠

攝影師@shinc,圖片源自新浪微博@故宮博物院


製作一套華麗的點翠飾品
往往需要犧牲
數十隻乃至上百隻翠鳥

有位戲曲演員就曾炫耀過

自己的點翠頭面用了八十隻翠鳥


對了,點翠取走的28根羽毛

是20根翅羽及8根尾羽

靠敏捷捕食的翠鳥

即使不應激而死

恐怕也會餓死在野外吧


“我用的是真翠”,這值得驕傲嗎?


起初,有人在抖音上炫耀
這頂頭冠是博物館館藏的
明末清初點翠古董,價值百萬
此次是特地借來走秀


因為在秀場淋了雨
已經被緊急送去修復了

小編也是一臉懵逼
博物館怎麼可能外借藏品給人走秀

如果是真的館藏文物
不在下雨的第一時間收起來
還大大方方戴著走完全場
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很快,就有網友發現了真相
這不是文物
而是某工作室採用翠鳥真羽
仿清代點翠古董製作

“使用真翠製成”
讓人更加憤怒
一時間引來無數網友怒罵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
除了1958年,修復故宮文物時
曾組織過一次大規模採羽外

國家一直嚴禁獵殺珍稀翠鳥

《如懿傳》中的點翠頭冠


博物院等相關機構
也多次呼籲
“讓翠羽只存在翠鳥身上”

面對罵聲
該工作室很快給出了回應
“點翠技藝已傳承四代人”


“使用的白胸翡翠並非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以此來證明自己製作點翠的合理性

但許多熱心網友和權威專家

卻站出來給這大家科普了:

首先,點翠技藝
並不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與之相關的花絲鑲嵌製作技藝

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

花絲鑲嵌代表作明代萬曆花絲鑲嵌代表作明代萬曆皇帝金冠皇帝金冠

花絲鑲嵌技藝包含兩種工藝

將金銀細絲編結成型的花絲

和將珠玉寶石嵌入金銀的鑲嵌

花絲鑲嵌代表作清代金甌永固杯

如果再鑲嵌這一步

使用了翠羽

便成了點翠工藝

《甄嬛傳》中的點翠飾品

也就是說

點才是真正的非遺文化
而翠只是使用的道具

點的對象可以寶石瑪瑙
也可以是鵝毛絲綢

佩戴點綢頭面的京劇演員


事實上,官方文博機構

在修復及製作點翠展出品時

使用的也是鵝毛綢緞等代替品

山東博物館展出活動中的點綢仿品


其次
為什麼可以做皮具,不能做點翠?

因為現在大部分皮革製品

來自人工養殖場,而非野生動物

不會對種群生存及生態環境
造成太大影響


但養殖翠鳥難度高,成本大
只能使用野生翠鳥羽毛


在某寶上,有許多
頂著翡翠旗號的點翠賣家
宣稱自己是採集翠鳥
自然掉落的羽毛製作

這撒謊的水平差得

小編都不想吐槽


首先,翠鳥是獨居動物

毛只能一隻只分開掉

其次,它就那麼點毛


那麼,點翠首飾的翠羽從哪裡來呢?

炫過點翠頭面的京劇演員

也發出過這種疑問


羅湖海關的這張照片

也許能給我們答案

這是境外私運來的222只野生翠鳥屍體


最後

白胸翠鳥是否為保護動物?

走秀頭冠用的白胸翠鳥


的確不是國家保護動物
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裡

它被評為無危等級


但如今瀕危的幾類翠鳥
也曾生機盎然

沒有保護政策,沒有養殖技術
只是一味捕殺取翠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
白胸翠鳥又能堅持多久呢

攝影師@shinc,圖片源自新浪微博@故宮博物院


傳承的是手藝,守護的是文化


非遺文化的核心
是匠人精粹手工技藝
而不是珍稀材質
清代有替代點翠的燒藍技藝

同樣藍光瑩潤,美麗動人


如今,也有很多手工愛好者
使用綢帶,染色鵝毛

製作點翠飾品

鵝毛點翠首飾

有一個手工主雁鴻Aimee

就使用染色羽毛和丙烯顏料
還原過遊戲裡的點翠首飾

然而

有些以翡翠為賣點的製品
卻工藝不佳,細節粗糙

傳承的是手藝

守護的是美好

在觀念革新的今天

與其執著於材質珍貴

不如認真研習改進技藝

圖自@雁鴻Aimee

只要

技藝精湛,心懷美好

廢舊玻璃可以開出花團錦簇


垃圾也能變成唯美的復古擺件


以溫柔的心對待世界

才能擁抱真正的美麗

漢服很美,點翠很美

但不應該建議在美好生靈們的

生命甚至滅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