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和28歲的戀愛有什麼不同?

常常發現,一個人的成長,比起外在的改變,更多的是心裡的觸動。

18歲的時候追求新鮮感,希望快快地長大,撐起一片自己的小天地。

28歲的時候,經歷過太多的開心和沮喪,才明白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最珍貴。

有時只有回過頭,才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遠,可是比起那個時候的自己,真的都變得更好了嗎…………


小編有一段時間,很喜歡在睡不著的時候,循環薛凱琪的《給十年後的我》。

歌詞只是講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十年前的那個自己,在不斷地追問著現在的自己:

真的甘願變得,圓滑而不衝動嗎?

每一件事都要停下三思,會很累嗎?

區區幾場成敗,應該沒有就此麻木吧?

長大也許就是一個失去的過程,不可能什麼都有,不可能什麼都握緊,所以人總要失落一些任性的權利和衝動的勇氣。

但再想想,長大也是一個不斷獲得的過程,哪怕是有過許多沮喪,可也因此得到了許多價值和快樂。

畢竟,經歷過人生的起伏,我們才慢慢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腳下的路。

才知道了對自己來說什麼最珍貴,也更加明白瞭如何去珍惜。

也許,對十年前的自己來說,一切又都是值得的。

因為,現在的自己,其實已經比過去,看得更遠更遼闊。

而下一個十年,也還會這樣,繼續生猛地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