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接近完美,Nike AIR MAESTRO為何至今未曾復刻?

在回顧了一系列世紀之交的經典球鞋後,不妨讓我們將目光轉向1992年。在進入運動鞋「黃金年代」的前夕,我們同樣能發現籃球鞋發展史中「一顆隱藏的寶石」,它對現今的籃球鞋設計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顆「寶石」就是Nike Air Maestro。

Air Maestro隸屬於Nike著名的Flight產品線,同時也是Maestro「大師」系列的開山之作。當年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沒有超級明星的代言,但Maestro卻是當時那個年代性能最好的籃球鞋。對於這雙鞋,當時所有穿著它的球員,都會給出高度一致的反饋——這雙鞋的性能幾近完美:它有著襪子般貼合的內靴、超輕的重量、良好的抓地力以及全面均衡的實戰體驗。

在1989年Nike籃球推出Flight概念後,便將球員及球鞋按特點進行劃分,分別是注重力量的Force系列和注重速度的Flight系列,而憑藉此前Air Flight 89和Air Flight Lite為Flight系列積累的口碑和人氣,在92-93賽季開始之後,便有眾多球員選用了這款Flight家族的新成員——Air Maestro。

斯科蒂·皮蓬(Scottie Pippen)、羅恩·哈珀(Ron Harper)、約翰·斯托克頓(John Stockton)、加里·佩頓(Gary Payton)、拉特里爾·斯普雷維爾(Latrell Sprewell)等一批嶄露頭角的球員都為其出眾的性能所折服。

儘管受當時NBA著裝的限制,他們腳下的Air Maestro只能以黑白配色為主,但仍舊組成了一個足夠「出彩」的明星代言陣容。

「皮二哥」當時已堪當Flight首席代言人,自然也要力挺「大師」

在全明星賽上腳黑紅配色,也可算是日後皮蓬與Maestro「紅透全明星」的先兆

初出茅廬的斯普雷維爾和彼時的「船王」哈珀同樣為Maestro著迷

斯托克頓和佩頓之間的對抗因腳下相同的Maestro而多了幾分惺惺相惜之感

就在同一時期,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賈森·基德(Jason Kidd),帶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殺入NCAA十六強,並戰勝了強大的杜克大學,基德這個一年級新生也一舉成為了新聞人物,而當時他穿著的正是伯克利配色的Air Maestro。

基德穿著Maestro登上了《體育畫報》封面,也由此踏上了自己的「大師之路」

Air Maestro的設計師同樣是我們提及過的特雷西·蒂格(Tracy Teague),他在設計Maestro時採用了非常規的方式,就是

對球鞋做「減法」

這一初衷將球鞋不必要的部分悉數去掉,大大減輕了球鞋的重量。當提格徵詢運動員意見時,大家的普遍想法是希望得到一雙輕盈、貼合、能隨雙腳自如移動的球鞋。

由此提格想到使用鏤空式鞋面與內靴搭配的鞋身結構,並通過中部內置與鞋帶相連的固定束帶,以及在腳踝加入與鞋帶相連的加強束帶,來保證支撐性並加強包裹感。

從設計圖不難看出,提格為這款鞋準備的「減負」方案實則頗為複雜

除了通過結構「減負」外,提格仍想在輕量化方面更進一步,於是他使用了當時的一種新型材料Durabuck,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人工合成磨砂皮。這種合成皮鞋面比此前慣用的全粒面真皮鞋面重量更輕,很快便在運動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而Air Maestro正是Nike旗下首款使用合成磨砂皮面的籃球鞋

不僅如此,Maestro還是

第一款採用新型Phylon材質中底搭配後掌內置Air Sole的籃球鞋,這種二次發泡中底較傳統的PU聚氨酯材料,具有更輕更彈的優點,也是Nike沿用至今的功勳中底材料。

巧妙的「減法」設計加上創新的輕質材料,便構成了當時最輕的籃球鞋,也將Flight的理念進行了完美詮釋。這些都要歸功於提格對於工業設計的深刻理解,正是他用這款Air Maestro為未來的籃球鞋設計開啟了全新的思路。

事實上,2014年由Nike籃球產品設計總監張傳禧(Leo Chang)設計的Zoom Hyperrev 2014便是效仿Air Maestro的輕盈、貼合設計而來的產品。

Hyperrev完全可以視作「風大師」的入室弟子

作為Flight系列早期產品的集大成之作,Air Maestro不僅將家族的聲望推向了新高度,也開啟了籃球鞋設計的新紀元。雖然Air Maestro至今未曾復刻,但相信這雙代表著90年代初Flight家族榮耀的經典,終有閃耀迴歸的一天。

本文由「斯尼客(iSNKRS)」特約作者耳火人韋撰寫除「斯尼客」水印圖片外,其餘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斯尼客還討論過這些話題:

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我們為什麼對廣告圖冊情有獨鍾?

NIKE要換“親兒子”了?巴西天才恐成足球“一哥”

用球鞋致敬黑人月 除了Air Force 1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