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面有序推進 常州深化產教融合助力產業升級

我市深化產教融合助力產業升級

“2020創新生態”校企協同育人論壇暨2019“校企合作雙百計劃”授牌儀式日前在我市舉行,來自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和60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深化產教融合進行深入研討,分享最新實踐經驗。

據市教育局副局長王華剛介紹,作為國家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我市不斷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產業升級、助力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能力。目前,全市著力從四方面有序推進。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2019年江蘇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室內空中巡邏救援”無人機賽中獲一等獎。

加大政府統籌力度,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我市建立了市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牽頭服務高等院校及推進城市、大學共同發展專班,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積極參與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聚焦5大專項行動計劃、20條具體工作舉措,紮實推進常州職業教育在全國標杆引領。

加快產教深度融合,打造“技能人才搖籃”。一是推動在常高校產教融合平臺創建,常州大學阿里雲大數據學院等入選2020年省級重點產業學院建設點,入選數佔全省1/5;信息學院、機電學院成為國家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創新中心共建單位。二是推進產教融合項目建設,投入3650萬元提升改造“一園多校”示範性產教融合公共實訓平臺,助力高職園區現代工業中心升級建設;發行9500萬元專項債券用於常州工學院產教融合發展工程建設,推動該院建設省內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新增44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目前總數達到78個。三是助推職業院校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13家企業入選省級產教融合企業培育庫,數量居全省第一。

深化院校內涵建設,提升服務產業能力。我市職校新增現代化專業群6個、現代化實訓基地7個,創建率均居全省第一;新增省現代化示範校和省優質特色職業學校各1所,職校優質率位居全省第一。在著力優化職業院校專業設置上,今年已完成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備案89個、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備案92個。同時,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組織教師參加教學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改,開展“龍城十佳雙師型教師”“龍城十佳教授”等評選,充分發揮高端人才引領示範作用。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助推工人隊伍建設。在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上,我市今年申報並獲批“3+4”中職與本科等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項目26個,項目總數與質量繼續領跑全省;新增第二批“1+X”證書試點職業學校7所、試點項目6個;推動常州3所“雙高計劃”高職院校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在實施職業技能培訓上,我市積極參與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組織職業院校開展在校生第二技能培訓近7000人,其中6006人取得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今年1至7月,全市本科院校培養複合型人才14003人,全市職業院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32147人。 市總宣 楊力平 秋冰 胡平圖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