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問題青年的原生家庭往往都有缺憾

這幾天網上熱炒某留美學生

談這個話題,感覺很疼痛。

因為留學生群體在海外求學生活,很不容易,他們是有父母的孩子,也是中國人的孩子。

我相信絕大多數留學生,在海外學到的,是知識文化,是先進科技,是開放包容,是現代文明。

但是,其實任何一個社會環境,都有嚴重偏離公眾價值底線的特例,

3月29號晚,在美某留學生就成為這樣的標本


有些人說,這就是一個說話不注意場合,敢說心裡話的孩子,當然這個心裡話未必100%正確。

也有年輕人說,她的言行在她們這個年齡中算不上有什麼出格的地方,很正常的帶有意氣的言話,其中不少還是說了真話,不裝而已,如果非要裝的話,也要裝得像樣一些, 很多人線上的表現和線下的表現是相反的,或至少是不一致的,有教養的人對年輕人這種明顯帶有意氣的言論應是一笑。

有句吳語俗話:“過頭飯可以吃,過頭話不能講”,其表現出的赤裸裸的自私和惡毒,還值得替她辯解嗎?哪怕是看起來是“童言無忌”般的真實?

所以我覺得,為人教育最基本的禮貌是應該可以做到,談吐不說芬芳,至少能夠不說粗話,其次,24歲的姑娘,這已經不是“熊孩子”的階段,應該有獨立人格和起碼的是非標準,直言不諱和人倫道德底線,完全是兩個維度的事情,看完許可馨言行,只有一個感想,就是什麼樣的家庭把孩子培養成為這樣的垃圾人,這個女孩,到底是如何成長的?網傳是某規劃系統的領導,據說這個女孩子不是出國才這樣,其蘇州中學同學曝光在初中時候就這樣

中國的教育有一點誤區:成績好的孩子,都是優秀的,所謂一好遮百醜,缺乏綜合素質評價,尤其是道德品質評價。

沒有餓過肚子就很難有生存危機感,一路順遂的唯我獨尊就很難對他人產生同理心,缺失了那種共情能力,也就只能在叢林法則裡佔據一個虛幻的“高處”,面對她認為的無理攻擊繼續張牙舞爪,再加上天高皇帝遠,失去了可能的懲罰機制和壓力約束,沒有邊界地自我膨脹而不自知也就成為必然。

公派留學生大多是很優秀的,那些自費留學的學生許多人更多的是為了更好的教育,開拓國際視野而出去的,很多出去的孩子在國內本身就很優秀,當然也有因不適應國內殘酷的競爭環境,“逃”出去的,因此他們當中人渣很多,所以這一族群的孩子嬌縱任性,不可理喻,張揚跋扈都是明顯的特點,並且不自知。

其實許多中小學生人格未定型就送出國留學是很成問題的,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

這一事件值得每個為人父母靜心思考,如果養孩子就是用錢養大,學習理論知識,失去人格素質培養,留下的只有荒野的軀殼。

這種孩子的反社會人格,很多行為也可能是父母日常言行的映射!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體制內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是否值得深思?

站在家庭倫理角度,我還是想說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血濃於水,樹連著根! 但這也未必是個孤例,警惕這樣的孩子身上的惡,是否有其必然性?

青年人的狀態應該是意氣風發,願我們年輕的新生代總有健康的思想,積極的態度,正確的認知,和平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