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學會10個規則,能讓孩子“體面”一輩子

文/危機奶爸 (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隨著社會進步,國民素質也在不斷提高,作為家長,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良好的內涵和素質。如果從小就教育孩子,遵守社會規則,提高個人修養,那麼這些方法都會一直伴隨著他(她),一起成長,將來長大成人就不會吃”沒素質“的虧了。


1、拒絕撒謊

不要撒謊列在第一位說明非常重要。孩子撒謊大部分是因為不想去面對,比如說好看3集動畫片,看完後孩子說只看了2集。當然對於孩子來說,他的撒謊是潛意識的,他希望能多看一會動畫片而已。但是家長如果發現,還是要及時引導,告訴孩子,這屬於撒謊行為,是不正確的。畢竟誠實是這個社會必須的道德品質之一,一定要重視。


2、懂得珍惜食物

節儉一直是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食物都是辛苦種植出來的,來之不易。包括蔬菜,肉類,也都是有一個生長和製作過程,才到我們的餐桌上來的。我們可以教導孩子,所有食物都是有代價的,我們現在豐衣足食也是建立在生產者辛勤勞作的基礎,要有珍惜食物的概念。

3、有心事、秘密,可以進行溝通

如果希望孩子性格開朗、活潑,就要讓他從小就學會表達,不僅僅是日常瑣事,如果有秘密,也可以和家長進行一些溝通,但前提是家長會幫他保護這些秘密,不被其他人知道。那樣孩子以後和家長的交流就會更頻繁,因為他們會認為,你是足夠可靠的人,那樣就不會把一些事情藏起來,變成心事,甚至內向。

4、勇於承擔責任

孩子在生活中,經常會做一些大人認為的”錯事“。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做錯事並不要緊,但是需要知道錯在哪裡,如果孩子無法理解,家長就可以進行一些引導。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做錯事後要敢於承擔錯誤,不要吝嗇”對不起“,”我知道錯了“這些詞彙,因為將來會經常用到。

5、勤說你好,再見

我們是禮儀之邦,哪怕是第一次見面,我們也會很客氣的說你好和再見。那麼孩子就要從小培養,成為有禮貌的小朋友,這不僅能讓他鍛鍊自己的勇氣,提升自信,還能讓陌生人也覺得這是個懂得尊重的孩子。當你尊重了別人,自然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6、堅持到底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始有終,尤其是遇到了困難,不要輕易放棄。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可以經常給孩子講一講,讓孩子深刻明白其中的道理,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挫折,但是如果能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成功。

7、公共場合注意文明禮貌

孩子天性都是活潑的,但是也要看場合。如果平時在家鬧騰一下,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但如果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打鬧都是不文明的表現。家長可以適當引導孩子,如果在外面,有什麼話想說,可以用小聲,輕微的動作表達,目的就是不要影響到其他人。

8、情況緊急可以放棄原則

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孩子在外遇到危險,可以暫時放下一切約束和原則,優先選擇保護自己。學會判斷很重要,這樣才能順利呵護孩子長大成人。

9、守時

也許孩子現在暫時還不會遇到”守時“的重要性,但也不妨家長從小就將這個概念灌輸給他。因為將來社會上,守時是立足社會的基本禮貌之一。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多考慮別人的感受,將來別人是不會沒有任何理由去等待你,也沒有那麼多理所應當的事情。認真對待守時這件事,可以讓孩子將來踏上社會後,不至於輸在起跑線。

10、懂得寬容

很多時候,別人會侵犯到自己,這其中有一些是故意的,有些是無意的。但無論怎樣,都要用一顆平和,寬容的心態去面對。誰能保證自己不會犯錯呢?如果你現在用寬容去對待別人,將來你犯了錯,別人也會用寬容來回報你。

好了,我是危機奶爸歡迎關注我,長期傳播無責任帶娃秘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