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種植想要高產量,首先要做這一步,讓老農教你選育良種

大家好,花生豐產的第一步就算選用優良的花生品種,一個優良的花生品種,一般有高產量、抗逆力強等優點,新選育的雜選四號花生,中熟、大果,不僅有利於改革耕作制度,實行二年三作,而且可代替大花生出口,比大花生增產近二成。

(一)選育良種的方法

良種是怎樣形成的呢?種子能把本身具有的性狀相對穩定的傳給後代,這種特性,叫做遺傳性。但在栽培過程中,這種特性又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叫做變異性。我們拿了這種對遺傳性與變異性對立統一規律的認識,充分發揮人的積極因素,通過優中選優、雜交、輻射等方法,就可選育出好品種來。

1.優中選優

從現有優良品種中,把具有豐產、早熟、抗早耐澇、抗病等優良性狀的變異植株選留出來,加以繁殖利用,這種方法叫做優中選優。優中選優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單株選種法",一種是"混合選種法"。

(1) 單株選種法即從現有良種中選擇優良單株。這種方法簡單易行,選種效果高,性狀穩定快,如伏花生、群選五號等花生良種就是採用這一方法選出的。具體做法是:在花生生長期間定期進行觀察,把觀察情況記錄下來,如早熟性、抗早耐澇性、抗病性等,收穫時根據觀察結果和豐產性狀,將優點突出的或變異單株選留出來,編上號碼進行單株摘果保存。第二年一個單株種一、兩行,每隔十至二十行,種上兩行本品種或當地的良種作對照。收創時,根據確定的選擇標準和對照種比較,好於對照種的就可作為初選的材料。

(2)混合選種法它的好處是方法簡便,時間短,見效快。姜半良種就是採用這一方法選出的。具體做法是:在生長期進行定期觀察,收穫時挑選性狀一致的優良單株,摘果後混合一起,次年和本品種或當地推廣良種進行產量比較,經兩、三年鑑定,確實增產顯著或具有早熟、抗病等突出優點的,就可繁殖推廣。

為了提高選種效果,要注意在生長均勻不缺裸的地方進行選種,不要在地頭、地邊或"糞盤地"上選種。

2.雜交育種

雜交時,供應花粉的品種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品種叫做母本。父本和母本統稱親本。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品種的優良性狀結合到後代身上,創造出具有雙親和多親優點的新品種,叫雜交育種。

(1) 確定選種目標和雜交親本我區各地的氣候、土壤以及耕作栽培制度不同,生產上對花生品種的要求也不同。正確的育種目標,必須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發展的要求來確定。例如,為了適應改革耕作制度提高複種指數的需要,就需要選育早、中熟的豐產品種。育種目標確定後,就要正確選擇雜交親本,一般選擇親本的標準是:第一、選擇優點多,缺點少,而且它們的優缺點可以相互取長補短的兩個或幾個品種作親本;第二、選用類型不同的品種作親本,選種效果較大,如雜選四號就是用小花生作母本,大花生作父本,通過有性雜交選育而成的。

(2)人工雜交的方法用具:鑷子、培養皿或碟子、小紙牌、藥棉、百分之七十的酒精、紅塑料繩、樹條等。植株和花朵的選擇:雜交親本應挑選發育健壯無病的植株。母本花朵的選擇,應選側枝基部上靠近主莖的花節,每個花節一般只選用一朵花雜交,其餘的花蕾或果針結合去雄時一律摘掉。

授粉:第二天上午七至九時進行授粉,先採集好父本花朵,左手託著去雄的花朵,用拇指或鑷子輕壓龍骨瓣,使社頭露出,再用鑷子蘸著花粉向柱頭上輕輕碰幾下,社頭上就可粘土足夠數量的花粉,然後再將龍骨瓣推回原處包住柱頭。一個雜交組合授粉完畢,調換另一父本花粉前,把級子上殘留的花粉用酒精殺死,避免花粉混雜。標記:去雄時按實際去雄花朵數,插樹條標出,將小紙牌掛在雜交花朵的花節上,授粉後十天左右,待果針伸出後用紅塑料繩套在果針上,作為收穫時的標記。成熟以後以組合為單位,適期單收、單曬,妥善保存。雜交親本的種植,為了人工雜交操作的方便,母本最好起大壠種植。

(3)雜交品種後代的選擇雜交品種後代的選擇方法有兩種,即單株選擇法和混合選擇法。

單株選擇法:把通過雜交得到的種子種下去,叫做雜交品種第一代,在它旁邊種上父、母本,以便比較。比較純的親本雜交第一代同一組合單株間性狀一般表現是一致的,因此,在第一代只是和父、母本相比較,一般不進行雜交組合內的單株選擇。如果雜交品種第一代的植株很象母本,而又不現出任何雜交品種優勢,那就是假雜交品種,應該將假雜交品種、病棟、劣株淘汰掉。第二代的植株長的各式各樣,有的象父本,有的象母本,有的既不象父本又不象母本,有的除了部分性狀象父、母本外,也有的部分性狀比父、母本都要突出,這種變化多端的表現,叫做分離現象。

混合選擇法:就是在雜交品種的最初幾代都不進行選擇,只是剔除病株、劣株,按照組合混合種植,到三、四代後,遺傳性已基本上穩定了,再根據主要性狀進行一次嚴格的分類和混合,並挑選出特別優良的單株進一步鑑定,其餘的下一年再與推廣種進行產量比較試驗,顯著增產的就可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今天的內容就說到這裡咯,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大家有什麼希望我們可以發佈的內容也可以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