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東漢戰爭:班超橫掃北道,操盤大局,貫通西域兩道

公元90年,正月。

此時,班超打通西域南道已有四年,漫長的四年足以讓班超消化戰果,穩定南道局勢,著手收拾北道諸國。

可班超還未動手,曾經幫助過班超的大月氏開始搗亂。

大月氏以助戰有功,主動奉上珍寶,想要和東漢和親。

班超聽到這個爆炸性的新聞,簡直笑掉了大牙。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東漢立國僅65年,一個國強民富的時代,這樣的時代,東漢會選擇和親?

你把泱泱大國的臉面放在了哪裡?

班超果斷拒絕了大月氏國王的請求。

公元90年,五月。

大月氏王派遣副王統領七萬大軍,圍攻在疏勒駐軍的班超。

西域這塊地方,雖然國家眾多,但是其戰術思維固化,或者說幾乎沒有所謂的戰術思維,其作戰風格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

---喜歡耀兵

在他們的思維認知裡,大兵壓境是威懾諸國的最好方式。

但是,一場戰爭怎麼打?如何統籌佈局,他們從來不會去想。

西域內部諸國屢屢相互攻訐,你會發現他們交戰的時候極少,大多數你把雄兵一放,那些勢力弱小的國家便望風投降。

戰術打仗嘛?

不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

這也是為什麼班超進入西域三十六人,最終卻打穿西域南道。

分析局勢、聯合外兵。

這個戰術思維,收拾西域兩道諸國,足矣!

大月氏副王提領大軍逼近疏勒,班超帳下的士兵極為恐慌,這些人多為西域各國的組成的聯合軍,他們望風而降的思維早已經固化。

班超開始安慰大家。

大家不要怕嘛,大月氏兵力雖然眾多,可他們從駐地長途跋涉,翻越蔥嶺,戰線拉伸幾千裡,不僅士兵勞累,時間一長就會缺糧。

我們現在把穀物都收了,堅守城池就行了!

莫怕莫怕!

大月氏七萬大軍進抵疏勒國境內,突然發現七萬大軍實在太耗糧,壓根不夠吃吶。

咱也沒看過兵書,不知道怎麼辦啊?

但他們求援的思維意識還是有的,畢竟這些人太喜歡抱大腿。

龜茲國作為西域北道最強悍的霸主,這條大腿是時候抱一抱了。

副王派遣騎兵,拿了金銀珠玉準備前往龜茲國求援。班超早已經料到這一手,他下令在龜茲東翼一帶設伏,將這股騎兵一網打盡。

大月氏副王謝聽到這個消息,馬上派遣使者向班超請罪。回到國內的謝說服國王,班超這傢伙太虎了,咱壓根不是他的對手啊。

趕緊投降吧!

最終,大月氏國王聽取謝的意見,年年上交保護費,算是為了自己年少的衝動背上了債務。

年輕人,衝動是魔鬼吶!

班超在收拾大月氏的時候,一個好消息也傳到了西域。

北匈奴主力被打殘!

公元89年,夏季。

竇憲引兵斬殺一萬三千多匈奴,牲畜百萬餘頭,其餘部眾投降者八十個部落,民眾多達二十萬。

這差不多少是北匈奴的全部家底。

班超一聽大喜,他知道西域北道完了!

西域北道的最強大國龜茲國乃北匈奴所扶立的一個傀儡政權。

他的後臺嗝屁,自己還在西域折騰啥?

公元91年,龜茲、姑墨、溫宿三國排隊投降。

班超被任命為西域都護,要名頭有名頭,要實力有實力,成為了西域名副其實的扛把子。

班超馬上下令入主北道,收拾其餘諸國。

說實話,其實西域北道也就剩下慣犯焉耆國

這傢伙在西域沒少幹壞事,西域都護被他殺了仨,西漢、新朝、東漢的都護中,有三人全部死於他手。

班超開始分兵屯駐,先穩戰局,其次出手。

班超居龜茲它乾城徐幹屯疏勒國

整頓北道三國耗時三年,班超終於選擇出手。

公元94年,秋季。

班超徵調

龜茲國、鄯善國等八國兵力,合計七萬人衝向了焉耆國。

大軍開拔至尉犁境內,班超下令傳喻焉耆、尉犁、危須三國。

“都護來者欲鎮撫三國。即欲改過向善,宜遣大人來迎。”

鋪天蓋地的宣傳單很快進入這三國境內,焉耆王廣馬上派遣左將北鞬支,持牛酒迎接班超。

班超心想,這小子沒誠意,為何不親自來?你是不是欠收拾?

北鞬支被班超怒斥一番,回到了國內,將情況告訴了焉耆王。

焉耆王一聽,班老頭不好惹,他親自與大臣在尉犁迎接班超,上奉寶物。

同時,焉耆王還下令斷絕葦橋,堅決不允許班超引兵進入國境線。

面子工程可以做,但是正兒八經的事情可不好辦。你班超帶了七萬大軍,一旦進入國境,還不得投降?

我好好的國王不做,為啥依附你?

焉耆王這股軸勁兒,堪比當年執著襲殺三位西域都護。

他算的上一個狠人。

公元94年,七月。

班超下令繞過葦橋,在大澤安營紮寨,距離焉耆國不到二十里。

焉耆王大驚,帶領焉耆民眾全部進入山中,防止被班超擊潰。

打不過你,我躲開還不行?

不行!

因為,班超能把他騙出來。

班超聲稱召開諸王大會,金銀錢財大把大把給。

這些人聽到這些消息,眼冒金光,焉耆王廣尉犁王汎

及北鞬支等三十餘人出山面見班超。

可當時焉耆國相、危須王兩人害怕誅殺,沒有前來參會。

他們兩人恰好為班超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理由,反正是為了騙你們出山,這個理由簡直太完美。

你們焉耆國太不尊重人!

金銀錢財沒有,屠刀倒是有一把!

班超下令將焉耆王廣、尉犁王汎押送到陳睦故城,隨後當場斬首。

陳睦是東漢在西域的第一位都護,也是第一個將性命留在這裡的人。

殺人者,正是焉耆王。

解決了國王,三國被一舉蕩平,被殺者五千餘人,俘獲牲畜三十餘萬。

西域大定!

漢和帝下詔嘉獎,特封定遠侯:

“不動中國,不煩戍士,得遠夷之和,同異俗之心,而致天誅,蠲宿恥,以報將士之仇”。

此時的班超已經六十二歲,垂垂老矣!

41歲入西域,62歲定西域。

他幾近半生的汗水都流淌在這片土地上,是時候回到故土了!

公元100年,班超上書: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班超太想回家了,西域這片土地重新屬於大漢,可他也有自己的家,他想回到那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公元102年,八月。

班超終於回到了洛陽,在家安息一月後,班超病逝。

回到故土的那一年,他已七十一歲。

闊別了近三十年的老家,他僅待了一個多月。

自古定天下者有之,享社稷之福者有之,可在西域那片土地上,忠魂很少。

少的讓人心酸。

很少有人願意將自己的青春,將自己的半生託付那裡。

因為足夠的艱辛,因為足夠的痛苦。

本文地圖繪製於“發現中國”——地圖分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