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紅”粉絲熱血打榜,因為他是周杰倫

1. 一代奶茶天王數據遭質疑

“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7月16日,一位年輕網友在豆瓣“自由吃瓜基地”裡發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他微博超話排名都上不了”

“代言不需要做數據嗎”

發問十分直接,也不是飯圈無意義式拉踩嘲諷,語氣裡還帶有一絲真誠的疑惑。這一連串的提問,問懵了80、90後粉絲,也揭開了霸佔微博熱搜榜數天微博超話排行榜大戰。

“一代奶茶天王遭小學生數據踩踏”的魔幻現實上演了,娛樂圈裡,竟然有人會因為流量數據,質疑周杰倫的實力。

該帖子被有心網友搬出豆瓣,在微博等社交平臺傳播,公眾討論熱度快速發酵。隔天,豆瓣上原帖刪除,發帖人ID註銷,但是#周杰倫需要做數據嗎#等相關話題空降微博熱搜,話題在大眾娛樂的烘炒下已然出圈。

似乎是為了在流量下,找回那顆被時代按在數據下摩擦的初心,也為了給自家只顧著喝奶茶的偶像爭口氣,“中老年”粉絲開始相互教學打榜,第一次為了偶像,拿起手機學習“刷數據”。


“你不投我不投,杰倫哥哥何時能出頭?”夕陽紅粉絲們努力學習狂吹彩虹屁的樣子真的笑skr個人了,控評模板學的有模有樣。

周杰倫的超話排名很快就跟了上來,一路從45衝到了第2名。

眼瞅著流量霸主地位岌岌可危,64周位居超話第一名的蔡徐坤粉絲們坐不住了,他們傾巢出動,宣稱勢必要守住第一,給過氣歌手一點顏色看看,超話榜首爭奪戰全面打響。

本是周杰倫粉絲的團建活動,卻迎來了網絡各路人士的支持,連營銷廣告博主都要為周杰倫打榜,繞了一圈,原來大家都是這個愛喝奶茶中年發福男人的粉絲。

7月21日0:30分,“被迫營業”打榜的周杰倫“中老年”粉絲,終於將周杰倫超話送至排名第一。

到目前為止,周杰倫在微博超話排行中影響力破億,力壓蔡徐坤登頂。


2.青春很長也很短,就三個字,周杰倫。

喜歡周杰倫的時候,很多人還在用著隨身聽和抄詞本。

晚上睡覺躲在被窩裡聽借來的磁帶;反覆練習那些難唱的饒舌;和喜歡的人告白是用“手心裡的優樂美”;和喜歡的男生逛操場時一人一隻耳機聽七里香……

每一個80、90後的青春,都有著自己和周杰倫獨特的故事,那段歲月裡的每一副耳機裡,都曾經流淌過周董的旋律。

籃球場上放《鬥牛》,戴上鴨舌帽扮酷,;循環播放著《七里香》,一起合唱《晴天》,聽著《蝸牛》會覺得,總有一天小小的夢想會實現;寫在汶川大地震之後的《稻香》,給了大家莫大的安慰;《聽媽媽的話》,讓我們在最叛逆的時候,學會與家人和解。

那些情竇初開的單純和小心思,只有周杰倫能詮釋,那些叛逆扮酷衝動不安的歲月,只有周杰倫能安撫。

周杰倫曾經在採訪中公開說,:我覺得中國人該有自己的嘻哈,而不是複製外國的。他們的暴力黃色,不適合我們國家。我想做和他們不一樣的中國嘻哈,我要做有愛的,向上的,陽光的音樂。

從《霍元甲》到《發如雪》《東風破》再到“天青過雨”的《青花瓷》,一字一句,每一個音符,都詮釋著華語文化的極致魅力。

《最後的戰役》《止戰之殤》唱著和平,《梯田》唱著環保,《懦夫》呼籲禁毒,《爸,我回來了》反對家庭暴力,他的歌詞裡講述的善良與正義。

他不僅僅唱出了一代青春的悸動,還用音樂告訴著我們,美好到底是什麼樣子。

3.曾經的數據國王,不是靠輪博輪來的

哪怕是PK數據,周董也沒有輸過。能代表一代人青春的,是一張接一張專輯打造的音樂帝國。

舊歌壇時代,他是一騎絕塵的流行天王。

從2000年第一張專輯《Jay》至今,周杰倫一共發行了14張專輯,四首單曲。

2003年7月16日,全亞洲超過50家電臺同步首播杰倫新專輯《葉惠美》中的主打歌《以父之名》,超過八億人同時收聽,這之後每年7月16日被定為“周杰倫日”,以表彰他對華語音樂的貢獻。

周杰倫成為繼王菲、張惠妹之後,第三位出現在《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的華人歌手,並被讚譽為“新一代亞洲流行天王”,

而這一年,他才24歲。

2004年周杰倫唱著《龍拳》登陸春晚,《七里香》專輯銷量位居年度世界第42位。

2006年周杰倫推出《依然范特西》,2007年推出《我很忙》、2008年推出《魔傑座》,周杰倫連續三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大中華區最暢銷藝人”獎。

數據顯示,在當時盜版猖獗的是代理,十年時間,周杰倫專輯單張全亞洲最高銷量達到320萬張,10張專輯累計正版銷售達到2145萬張。有媒體報道,2004年《七里香》加上盜版專輯,實際銷量應該超過2000萬張。

新流量環境裡,他是“糊壇”堅挺的神話。

從2010年開始,華語流行音樂走入下坡狀態,數據專輯代替了實體專輯,大量歌手沉寂,音樂產出也迅速下降。華語樂壇被越來越多人的稱為“糊壇”。

可再糊的樂壇,周杰倫依舊是那顆最閃耀的巨星。

從2010年至今9年的時間裡,周杰倫推出了四張專輯,在音樂行業被流量明星與粉絲群體輪流羞辱的情況下,周杰倫的歌曲依舊保持著極高傳唱率與認知度,《告白氣球》成為各大婚禮場所必備歌曲之一。

截至今年6月23日,《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全網(不包過蝦米音樂與咪咕音樂數據)銷量接近200萬張,累計銷售額3938萬。同時周杰倫也是QQ音樂歌曲累計播放量最高的歌手,QQ音樂巔峰熱歌榜前100名中有23首是周杰倫的歌。


時光沉澱的人氣,也讓他的演唱會長期處在一票難求、場場秒空的狀態。

目前周杰倫進行過7次巡迴演唱會,累計達到329場,2019年10月17日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上海站門票已經全部售空。

在現代偶像們將微博作為一個必須攻佔的流量發酵地時,一個沒有微博賬號的人,卻有如此強大橫掃流量的號召力,只因為他是周杰倫!

4.曾經的少年再度熱血,是對流量泡沫的集體抗議

已經是一代人的青春了,為什麼又要下場霸佔數據?一邊看不起第一,一邊又要呼籲著全網求第一,明明是工作了有娃了,還這麼激憤。很多人壓根不明白,這個第一,究竟意味著什麼。

有個網友這麼說,重要的不是超話第一,重要的是出道20年了,還有人願意幫他拿超話第一。

我們緬懷青春,我們保護內心永遠的胖倫,說到底,是一群人,對於流量當道,最無聲的抗議。

在當下的娛樂環境裡,流量,似乎是判斷一個明星紅不紅的唯一標準。無論你是否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無論你的才華和人品是否真的配得上萬人追捧,只要你能上熱搜,能出現在微博的超話榜,發一條微博能有成千上萬的轉贊評,你似乎就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星。

當下粉絲們打榜,無非是迎合了當下對“紅”的定義,也就是流量越高越紅,廣告主、營銷號才能青睞你。

流量可以從人設來,可以從曝光率來,可以從水軍來,甚至可以直接買,唯獨從作品來,是在過於艱難。只要能跳過“作品”直接擁有流量,就可以賺大把的快錢。

有一個人開始走入歧途,其他人也要跟著走上這條路。劣幣驅逐良幣,好作品,究竟是什麼,再也沒有人細細追究。

資本助推流量,被粉絲響應,幾乎成為大勢,可是沒有作品藝術價值作為基礎,所謂流量就是空中樓閣。最終,沒作品的愛豆只能販賣顏值和人設這種快消品,容顏會老,人設會倒、情懷也會消散。

美好被排擠,歲月流逝,只剩空虛,那一天,世界究竟還能剩下什麼真實的感動?

我們憤怒也好,我們無力也好,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那個只看作品不看臉的時代,確實已經開始漸行漸遠的了。

我們眼睜睜看著一個時代越來越壞,而這一場堪比鬧劇的戰役,是當年叛逆獨特的中二少年們,發起對荒誕數據世界無聲抗議的集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