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策略」A股確認“盈利底”——19年報20一季報業績速覽

詳細解讀敬請關注5月初發布的深度分析

報告摘要

● 我們在4.12的週報《“市場底”會滯後於“盈利底”嗎?》中指出,A股“盈利底”之後創新低的可能性很小。一季報A股“盈利底”得到確認,預計“市場底”也將得到進一步“夯實”。

A股收入和和盈利增速均顯著回落

A股整體20Q1收入增速-8.79%(19Q4收入增速8.58%);A股剔除金融20Q1收入增速-12.28%(19Q4收入增速7.71%)。

A股整體20Q1盈利增速-23.85%(19Q4盈利增速6.48%);A股剔除金融20Q1盈利增速-52.39%(19Q4盈利增速-1.89%)。

● 週轉率惡化,拖累ROE下行

A股剔除金融20Q1的ROE(TTM)為6.2%,相對於19Q4的7.4%明顯下行1.3%。在杜邦三因素中,資產週轉率是ROE(TTM)的主要拖累項,A股剔除金融20Q1的資產週轉率僅為58.6%,相對於19Q4的61.9%顯著回落3.3%%。

中小、創業板的收入和盈利增速也明顯下行

中小板20Q1收入增速-9.1%(19Q4收入增速7.0%);中小板20Q1盈利增速-16.4%(19Q4盈利增速0.9%)。

創業板20Q1收入增速-10.6%(19Q4收入增速11.1%);創業板20Q1盈利增速-27.5%(19Q4盈利增速13.2%)。

細分行業:科技製造+農業相對高景氣

在102個申萬二級行業中,我們篩選了一季報盈利增速在10%以上的高增長行業,且20一季報相對於19三季報和19中報均加速的行業,這些行業主要分佈在:科技製造(半導體、視聽器材、航空裝備、化學纖維、元件)、農業(飼料、畜禽養殖、漁業、農產品加工)等領域。

核心假設風險:

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超預期,企業盈利回落超預期,全球應對新冠疫情的政策力度低於預期,國內貨幣/財政政策低於預期。

報告正文

一季報收入增速大幅回落。A股整體一季報收入增速-8.79%(19年報收入增速8.58%);A股剔除金融一季報收入增速-12.28%(19年報收入增速7.71%)。

一季報盈利增速大幅回落。A股整體一季報盈利增速-23.85%(19年報盈利增速6.48%);A股剔除金融一季報盈利增速-52.39%(19年報盈利增速-1.89%)。

注:盈利增速是指“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下文同

利潤環比增速略高於季節性。受19年報商譽減值的影響(低基數),20一季報環比19四季報的單季淨利潤環比增速反而有所抬升:A股總體一季度單季淨利潤環比增速62.1%,A股剔除金融一季度單季淨利潤環比增速33.3%,略高於歷史季節性。

2週轉率惡化,拖累ROE下行

疫情導致週轉率大幅回落,是A股ROE下行的主要原因。A股剔除金融20一季報ROE(TTM)為6.2%,相對於19年報的7.4%明顯下行1.3%。在杜邦三因素中,資產週轉率是ROE(TTM)的主要拖累項,A股剔除金融20一季報的資產週轉率僅為58.6%,相對於19年報的61.9%顯著回落3.3%%。

3中小、創業板的收入和盈利增速也明顯下行

中小板一季報收入、利潤增速拐頭向下。中小板20一季報收入增速-9.1%(19年報收入增速7.0%);中小板20一季報盈利增速-16.4%(19年報盈利增速0.9%)。

創業板一季報收入、利潤增速拐頭向下。創業板20一季報收入增速-10.6%(19年報收入增速11.1%);創業板20一季報盈利增速-27.5%(19年報盈利增速13.2%)。

4細分行業科技製造+農業相對高景氣

一季報景氣度最高(盈利增速10%以上)的行業——在102個申萬二級行業中,我們篩選了一季報盈利增速在10%以上的高增長行業,且20一季報相對於19三季報和19中報均加速的行業,這些行業主要分佈在:科技製造(半導體、視聽器材、航空裝備、化學纖維、元件)、農業

(飼料、畜禽養殖、漁業、農產品加工)等領域。

風險提示:海外經濟和政策的不確定性、國內政策超預期、國內經濟增長超預期。

近期廣發策略重磅系列報告

【廣發策略】全球高波動的歷史密碼——“全球風雲”系列報告(一)

【廣發策略】危機期外資流動的五條規律——“全球風雲”系列報告(二)

【廣發策略】混合型財政,A股能否刻舟求劍? ——“全球風雲”系列報告(三)

【廣發策略】A股對海外風險計入了多少?——“全球風雲”系列報告(四)

2“場景革命”系列報告

【廣發策略】擁抱全球第三次場景革命——“場景革命”系列報告(一)

【廣發策略】疫情下產業“場景”重構的思考——“場景革命”系列報告(二)

【廣發策略】信息化建設:科技週期與“新基建”的交集——“場景革命”系列報告(三)

【廣發策略】財報視角三問“庫存週期” ——2020“輕問輕答”系列報告(一)

【廣發策略】如何看本輪“商譽減值”?——2020“輕問輕答”系列報告(二)

【廣發策略】“率先補庫”行業十問?——2020“輕問輕答”系列報告(三)

【廣發策略】科技成長估值能否突破“均值”?——2020“輕問輕答”系列報告(四)

【廣發策略】以史為鑑,美股七十年的四次急跌——2020“輕問輕答”系列報告(五)

【廣發策略】美股:懸崖邊還是臺階旁?——2020“輕問輕答”系列報告(六)

【廣發策略】全球疫情如何影響中國產業鏈?——2020“輕問輕答”系列報告(七)

【廣發策略】再議如何減記 A 股盈利預測——“輕問輕答”系列報告(八)

【廣發策略】財報披露期,如何衡量估值與景氣匹配度?——2020“輕問輕答”系列報告(九)

4近期重點大勢研判和行業比較

【廣發策略】業績減記後期,配置思路轉變——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20年4月27日)

【廣發策略】“風險溢價頂”後增配科技 ——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20年4月20日)

【廣發策略】“市場底”會滯後於“盈利底”嗎?——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20年4月13日)

【廣發策略】如何減記20年A股盈利預測?——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20年4月6日)

【廣發策略】業績減記和政策對沖的角力——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20年3月29日)

【廣發策略】不卑不亢——A股市場點評(2020年3月19日)

【廣發策略】A股市場的三大預期差——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20年3月15日)

【廣發策略】底部已現——A股市場策略點評(2020年2月5日)

【廣發策略聯合18大行業】疫情的“危”與“機”全行業解析(2020年2月2日)

【廣發策略】03為鏡,比復刻歷史更多的思考——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20年2月2日)

【廣發策略】貼現率下行加持“冬日暖煦”——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20年1月12日)

【廣發策略】冬日暖煦——週末五分鐘全知道(2019年12月8日)

【廣發策略】把握地產鏈“逆襲”好時光—暨10月經濟數據策略點評(2019年11月14日)

5“新能源車”主題投資系列報告

【廣發策略】新能源車主題能否“貫穿全年”?——“新能源車”主題投資系列(一)

【廣發策略】新能源汽車的中線動量—“新能源車”主題投資系列(二)

【廣發策略&4大行業】進擊的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車”主題投資系列(三)

【廣發策略】新能源汽車主題歷史覆盤啟示—“新能源車”主題投資系列(四)

6定增研究範式系列報告

【廣發策略】定增投資高收益的奧秘——定增研究範式(一)

【廣發策略】定增與業績起舞之謎——定增研究範式(二)

【廣發策略】定增新舊項目全景比照—定增研究範式(三)

【廣發策略】定增一二級聯動四大戰術—定增研究範式(四)

【廣發策略】尋跡定增行業比較方略—定增研究範式(五)

7“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

【廣發策略】金融供給側慢牛——19年二季度策略展望

【廣發策略】否極泰來:A股歷史性底部全對比——“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二)

【廣發策略】“供給側慢牛”2.0時代——“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三)

【廣發策略】科技牛的估值:從中觀到微觀—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四)

【廣發策略】科創板映射— “金融供給側慢牛 ”系列報告(五)

【廣發策略】“穩”民企,“興”製造——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六)

【廣發策略】週期股迎來絕對和相對收益階段 ——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七)

【廣發策略】A股進化:中國優勢企業勝於易勝——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八)

【廣發策略】新規後回購的同與不同 —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九)

【廣發策略】A股Mini版Q1進行時—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十)

【廣發策略】基建鏈助力A股Mini版Q1行情 —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十一)

【廣發策略】廣譜利率下行期的A股佈局之道 —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十二)

【廣發策略】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邏輯—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十三)

【廣發策略】5G引領科技投資進入蜜月期——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十四)

【廣發策略】消費“新”視界——金融供給側慢牛系列報告(十五)

【廣發策略】A股進化論2.0開篇:分層時代,進化新生

【廣發策略】“新金融寡頭”時代來臨——A股進化論2.0系列報告(二)

【廣發策略】週期進化,製造“優先”——A股進化論2.0系列報告(三)

【廣發策略】消費篇:從"長跑"到"常勝"-A股進化論2.0系列(四)

【廣發策略】成長篇:效率時代,聚焦硬核—A股進化論2.0系列(五)

9A股“進化論”系列報告

【廣發策略】PPT-A股“進化論”開篇之作——新生態,新均衡,新方法

【廣發策略】新生態:溫和去槓桿路徑下的A股展望 ——A股“進化論”(二)

【廣發策略】PPT-新生態:全球價值鏈締造A股科創範式 ——A股“進化論”(三)

【廣發策略】PPT-新生態:產業資本與一二級市場聯動 ——A股“進化論”(四)

【廣發策略】新均衡:A股全球化下的中外機構行為差異——A股“進化論”(五)

【廣發策略】新均衡:全球視野重構A股估值新體系——A股“進化論”(六)

【廣發策略】新方法:成長股估值體系重塑——A股“進化論”(七)

【廣發策略】PPT-新方法:“以龍為首”的A股護城河演繹——A股“進化論”(八)

【廣發策略】PPT-新方法:ROIC為“矛”,現金價值作“盾”——A股“進化論”(九)

【廣發策略】新方法:大類資產角度看債股聯動——A股“進化論”(十)

本報告信息

對外發布日期:2020年4月27日

分析師:

戴 康:SAC 執證號: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報告正文請參閱廣發研報系統(可向對口銷售諮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reportdetail/500010249

請向下滑動參見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微信推送內容的完整法律聲明:

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僅供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證券”)客戶參考,相關客戶須經過廣發證券投資者適當性評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讀者在訂閱本微信號前,請自行評估接收相關推送內容的適當性,若使用本微信號推送內容,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解讀及指導,廣發證券不會因訂閱本微信號的行為或者收到、閱讀本微信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

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廣發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為準。完整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廣發證券認為可靠,但廣發證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報告內容亦僅供參考。

在任何情況下,本微信號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廣發證券不對因使用本微信號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做出決策。

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僅反映廣發證券研究人員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號及其推送內容的版權歸廣發證券所有,廣發證券對本微信號及其推送內容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未經廣發證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

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