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銅藝術何時能再現青銅時代輝煌?承影閣帶你體驗鑄造的魅力

青銅鑄造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從最早的範鑄法鑄造青銅器開始,創立了中國才獨有的青銅範鑄技術,鑄就了影響世界的“青銅時代”。不得不說,很多古代技術所達到的高度是今人所不能及的。範鑄技術被國人重新找回時,發現雖然使用了同樣的工藝流程,但是現在青銅範鑄技術所鑄造岀來的青銅器從紋飾和神韻上和古代青銅器比較,難以望其項背。說明核心技術已經丟失,加之現代社會人心浮躁,所做器物都首先從成本考慮,這就極大的限制了工藝發展。

宋代中國的商業得到極大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應運而生的就是錢幣鑄造技術的改革。之前的範鑄技術鑄造速度上和數量上已經完全不能滿足商業發展對錢幣量的需求,翻砂鑄造技術迅速崛起。根據相關考證,翻砂鑄錢在大唐盛世就已經開始大量使用。這裡就不做過多敘述。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宋代大觀通寶折十和崇寧通寶折十兩種錢幣直接把翻砂技術推至頂峰。如下圖:

尤其是大觀通寶,將翻砂鑄造技藝推向巔峰,後世再無超越。

通常提到翻砂鑄造,大家往往會理解到的像鐵鍋,鋁鍋,包括像陰井蓋這種翻砂鑄造品。認為翻砂鑄造就是粗糙的底層鑄造技術,今天看了宋代翻砂鑄造的大觀通寶和崇寧通寶,你還會認為翻砂鑄造出來的都是粗活嗎?

本期由承影閣青銅藝術和銅鏡真偽鑑賞圖錄開辦的翻砂鑄造體驗,讓大家瞭解了宋代精翻砂鑄造技術,真正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

篩砂

將準備翻鑄的錢幣放進砂箱

放入紅砂

填滿壓實

用木槌夯實

將多餘紅砂颳去

將砂箱打開

翻出來砂箱紋飾細節

開澆鑄口,澆道

熔鍊青銅合金

將砂箱圍好

開始澆鑄,新人請勿模仿,有危險性,需要防護

等銅液冷卻後打開砂箱

將多餘砂土刷乾淨

原鑄態

錢幣這個更直觀,澆鑄口和澆道都在

去飛邊,粗打磨

精打磨,出成品

漂亮吧

銅鏡從砂箱取出來樣子

筆者第一次學習鑄造,飛邊有些嚴重

另一爐錢幣

打磨好的銅鏡成品

側面圖一

側面圖二

萬曆做成黑漆古皮克,這個犀利度如何?

這面銅鏡也簡單嘗試了皮克。

筆者瞭解了宜興紫砂文化,洛陽唐三彩文化,禹州鈞瓷文化。都是從仿古做起,成就了大批的工藝美術大師,並且做到了仿古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新作器物的價格很多超過了古代,帶動了一個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產業。縱觀整個青銅製造業,無論是洛陽煙澗村還是禹州神垕地區,都沒有很好的青銅鑄造的工藝美術大師,有的只是生產和銷售青銅器的產業鏈,卻無精品。這個很可怕,不得不說這是中國青銅文化的一種缺失。

最後,筆者期待在以後,青銅鑄造業可以重現“青銅時代”的輝煌,讓世界看到中國青銅鑄造藝術的帶來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