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機構隨意撕毀贈課承諾?老母親們怒了!

賣課的時候,把贈課算進課時,拉低課時單價,以吸引家長購買大課包,有些家長甚至因此囤了數百節課;然而,等交易達成後,贈課說取消就取消。

家長當然不接受,要求機構繼續履行承諾,但機構方要麼甩鍋給一線的銷售,稱非公司層面政策,屬銷售個人行為,要麼以這是福利,未寫進合同,有權更改為由,拒絕履行。

這就是近些天,某在線英語教育機構的家長們正在遭遇的事情。

這群家長明明感覺受到了欺騙、傷害和損失,可他們彷彿就是不佔理,處處都是死衚衕,至於維權,更是難有實質進展。

在黑貓投訴平臺,該機構集體投訴事件,衝上了最熱投訴第二。

1、步步退讓的家長,最終退無可退

魚sir發起的“星廬家長圈”裡,有多位報名了這家機構的家長。4月13日,魚sir在一位家長的幫助下,進入了幾個維權群,群內已有超500位家長。

根據群中家長提供的截圖和信息,魚sir將事情先進行簡單還原:

該教育機構此前推出一個分享政策,向家長承諾,家長只要每月按照要求將相關信息分享到朋友圈,就可獲得8000積分,這8000積分可兌換一節1對1的主修課,價值約140元。

分享的要求不低

“8000積分兌換一節1對1的主修課”,這個倒一直沒變過。但家長獲得8000積分的方法、時間變了,而且變得有些離譜。

一開始,家長每個月根據任務要求分享朋友圈就可獲得8000積分=1節主修課。

期間,不同家長,不同時段,分享的要求不盡相同,比如有些家長一個月分享一次就可獲得8000積分,有些家長則要兩次,不過大部分家長覺得只要保證每個月有一節贈課,細則的變化能接受。

但最近的變化卻超出了家長們的接受範圍。

魚sir加入的一個維權群群公告內容

多位家長髮現,從4月1日開始,每次任務完成,積分降到只有1000,一個月2000,按此,4個月才能累積到8000,進而兌換一節主修課。

也就是說,現在4個月才能獲得一節贈課,一年從12節課降為3節課。

不同家長,做任務獲得的積分不同,但4月1日開始都降為1000。

如果單單看事件的後半段,不少人可能會覺得,既然是贈課,機構當然有權更改玩法,家長薅羊毛還薅得如此理直氣壯?!

可把事件看全了,魚sir發現,是家長被機構玩了。

我們看看事件的前半段。

在維權群內,家長們反映的一個共同點是,該機構老師在向他們推介課程時,會有意將贈課加進整個課包後再計算課單價。

按把贈課加進去算,如果買一年的課包,每個課時的價格會被拉低不少,該機構老師會幫家長把這筆帳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家長也會因此,更樂意囤課。

這家機構擅長利用家長的痛點,進行銷課並宣傳,他們知道多數家長在乎贈課,因為贈課的含金量不低,是一節主修課,因此能刺激家長囤更多的課,他們更加清楚,家長們為了獲得贈課,會不遺餘力地分享,幫機構免費宣傳。

前文提到,這家機構對於朋友圈的分享要求並不簡單(如圖),他們在儘可能地榨取家長的宣傳價值。

日積月累地,家長們潛意識裡,其實已經不視贈課為贈課,更不是什麼額外的福利,而是“花錢”買的一節課,只是買的方式不同罷了。

最直觀的是,家長們通過買更多的課,以及在朋友圈按時按要求分享的方式,來“支付”了這節課。

它的性質並不是一節純粹的“贈課”。

它成了一種手段,機構和家長通過它,達成了彼此的目的。

如今,機構打破了其中的平衡,並且大有要拉著家長一起承擔自己決策失誤造成損失的趨勢。

從根本上來說,這次事件不是簡單的一個什麼福利、贈課活動,它關係到家長的教育投入和教育計劃,涉及的金額也不容小覷。

比如,原來的贈課數(一年12節)和後期減少的贈課數(一年3節),算下來前後拉開1000多元,這對有些家庭而言,並不是小數目。

按照正常邏輯,家長們不可能對這樣的改變不痛不癢。許多家長,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

他們自發組織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投訴,不過在維權過程中,遭遇的阻礙不少。

比如,有些投訴機構表示超出自己受理範圍,有些則遲遲不予回覆。

最大的阻礙是,這個“贈課”沒有寫進合同,機構方顯得更在理,他們或不承認或甩鍋,或認為自己有權更改政策。

雙方爭持不下

但不可否認的是,家長處在弱勢方,他們分散在全國各地,沒有專業的法務團隊,尚有數百節這個機構的課程未上完,顯得更加被動,也難以準確評估真正的利弊。

不過,能確定的是,事情到了這一步,不少家長意識到,一味地退讓或安分守己未必能保全自己的權益,有時候,生氣和反擊才顯得更有力量。

只是,這場“戰鬥”,並不好打。

2、教育行業、信任危機四伏

針對這個事件,魚sir認為其中的邏輯非常清晰:

賣課前,機構把做任務贈課放進去,並和家長強調,哪怕這些沒有被寫進合同,那就是承諾,既然是承諾,就要履行到底。

如果,“贈課”是家長在買完課後,機構推出的一個活動,後期說取消,魚sir相信,家長們不會有任何疑義,頂多遺憾一下。

二者的性質顯然完全不同。

魚sir相信,多數家長知道自己究竟是在薅羊毛無理取鬧,還是被套路了,不得不維護自己的應得權益。

想必機構也不會不明白這個差別,但他們為什麼還是不惜冒用戶流失、被大規模投訴的風險,單方毀約?誰給的“勇氣”?

魚sir分析,癥結是整個行業性的。就拿分享贈課,後期毀約這個事情,魚sir發現並非僅這一家機構。

這些機構如出一轍的操作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困境:近幾年,在線教育機構競爭加劇、成本上升;加上疫情影響,日子並不好過。

機構必須想方設法開源節流,似乎他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從家長身上開刀。

他們的政策自然也是圍繞這個目的進行變動的。

套路大同小異。

前期,新加入的家長,他們的朋友圈還有裂變價值,因此,分享朋友圈獲積分,進而獲得贈課,對機構而言可取,畢竟用幾節課換幾個新用戶還是划算的。

但一個家長的朋友圈裂變價值有上限,基本分享個幾次,就差不多了,再分享,不再可能給機構帶來新的流量,於是,機構自然轉向新的流量獲取方式。

比如這次事件,有家長跟魚sir反饋,在原來的贈課政策發生變更後,這家機構的一些老師給的回應是,老用戶只要轉介新學員,就能獲得比之前更豐富的回饋。

沒有了朋友圈宣傳價值的家長,必須要直接拉新才行。

另外,有家長向魚sir透露,這家機構會刻意將所有的贈課都放在最後上,即家長必須要把買的課時先上完,再消耗贈送的課時。

這裡面的坑是,家長每次續課獲得的贈課,會累積到一起,放在最後。

比如家長第一次付費買了一年課包獲得12節贈課,期間續了一年的課時,又獲得12節贈課,那麼這累積的24節贈課,要在家長把付費的兩年課程全部上完,才可上。

如此,家長只要一直續課,就永遠沒機會上到那些贈課。

這家機構通過付費課時加有效期,贈課無有效期,續費再送贈課,幾乎鎖死了家長的選擇,最終達到讓家長持續續費的目的。

要不是這次“贈課”事件,許多家長都未必意識得到,這其中的層層套路。

有位家長,選擇退掉了3月份買的課包,準備把此前累積的贈送課時上完,就和這家她心目中的“好機構” say goodbye。

3、寫在最後

有一點,魚sir要始終提醒各位家長: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教育機構無論大小,都將面臨經營上更嚴峻的挑戰;類似取消贈課這樣的事情,老實講,可能還會層出不窮。魚sir前段時間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疫情高峰過後,家長也許不得不面對一場新的戰鬥!

家長們要及時給自己打預防針,防止心塞變心梗

而最重要的是,關注機構動態,鑑別更多坑,維護自身權益。

最後,魚sir還想說,寫這篇文章,是希望那些投訴無門的家長們能夠得到一些幫助,也希望機構能夠正視問題、改善自身,而不是一味透支家長的信任。

畢竟,家長的信任才是一家機構長期生存的基礎。所以,對於涉及到的機構而言,與其想著通過各種途徑“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倒不如想想,如何幫助家長們真正“解決問題”。